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结构形式合理性

发布时间:2017-10-05 08:27

  本文关键词: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结构形式合理性


  更多相关文章: 隧道工程 沉管隧道 剪力键 结构形式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摘要】:为了优化剪力键结构,改善剪力键受力,采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沉管节段接头剪力键的受力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结果与大比例尺模型试验剪力键受力特征及破坏状态进行比较,得出了剪力键端角处局部压应力较大,剪力键与衬砌衔接处局部拉应力较大的受力特点。针对上述受力特点,提出了在剪力键与节段衔接处增设受拉钢筋,对剪力键的结构形式进行了3种改变的建议,并将改变后的剪力键与工程原型进行局部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工程原型,增大剪力键端头倾角有利于剪力键受力,但效果并不显著;端角处采用圆角设计,能够明显改善剪力键受力,其端角处的局部应力较工程原型降低了27.2%;在端角处采用倒角设计,剪力键局部应力集中最显著,不利于剪力键受力,应避免采用。
【作者单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隧道工程 沉管隧道 剪力键 结构形式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G07B01)
【分类号】:U459.5;U451
【正文快照】: 0引言沉管隧道节段接头能够吸收由混凝土收缩、温度差异、不均匀地层刚度、不均匀回淤、地震、落锚等因素产生的附加荷载,因此,沉管节段接头对于沉管的结构安全至关重要[1-3]。剪力键作为钢-混凝土连接件,在桥梁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研究[4-7]。在试验与工程实践方面,日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鸣;史福生;表莲;;日本沉管隧道最终接头施工新工法[J];中国港湾建设;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艳;;浅谈沉管隧道端钢壳设计[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2 王艳宁;张兴业;袁有为;王建华;;沉管隧道有限元与等效质点抗震分析比较[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3 张旭;赵国勇;叶冠林;王建华;;沉管接头简化方法及三维抗震有限元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S1期

4 王茜;王春生;俞欣;张子华;任腾先;徐岳;;钢桥塔的构造设计研究[J];公路;2008年05期

5 张黎;;基于Ansys的地下结构模态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3年02期

6 李秀华;;中央大道海河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关键技术[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2013年03期

7 谢新;;天津海河沉管隧道管段分节方案比选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年06期

8 刘骁;陈少峰;雷建伟;;邻接箱梁桥横向设计研究现状[J];公路;2013年12期

9 张玉平;袁鹏;罗超云;李传习;谭立心;;嘉绍大桥钢箱梁施工过程中局部稳定及强度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10 禹海涛;袁勇;刘洪洲;李贞新;;沉管隧道接头力学模型及刚度解析表达式[J];工程力学;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韩超;强震作用下圆形隧道响应及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金云;软弱土层输水隧道地震响应及减震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3 王茜;钢桥塔与组合桥塔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4 秦银刚;洋流涡激作用下水中悬浮隧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陈向红;大型水下隧道与附属竖井的地震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黎伟;沉管隧道地基砂流法加固的足尺试验及其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晁春峰;悬浮隧道流固耦合动力响应分析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刘优平;地震作用下饱和土中输流管道动力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科乾;悬浮隧道结构设计分析与健康监测[D];浙江大学;2011年

2 唐宏;汽车轮胎在泥泞路面行驶过程三维有限元计算[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周莹;地震作用下沉管隧道接头处动力可靠度分析[D];暨南大学;2008年

4 张可;潜浮式索张桥的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颜丹青;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黄明华;甬江水底隧道运行性能分析与健康监测系统设计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吴晓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及数值仿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8年

8 程涛;大跨径三塔结合梁斜拉桥收缩徐变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伟方;温湿变化对三塔结合梁斜拉桥徐变效应的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10 洪小川;低填方浅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管型通道理论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山;盾构隧道的纵向抗震分析研究[J];地下空间;2003年02期

2 陈鸿;贺春宁;乔宗昭;;上海外环沉管隧道设计(十一)——管段接头设计[J];地下工程与隧道;2006年01期

3 杨美良;徐变系数计算的实用数学表达式[J];湖南交通科技;2000年01期

4 邱文亮,姜萌,张哲;钢-混凝土组合梁收缩徐变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工程力学;2004年04期

5 周松柏;胡楚荣;李鹏艳;胡勇;;大跨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收缩徐变效应[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6 韩大建,周阿兴;沉管隧道地震响应分析的等效质点系模型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11期

7 王钧利;贺拴海;;高墩大跨径弯桥在悬臂施工阶段刚构的非线性稳定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8 李元齐,沈祖炎;弹塑性静力非线性分析程序EPSNAP介绍[J];空间结构;2000年03期

9 严松宏,李国军;南京长江隧道总体地震反应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1999年05期

10 苏清洪;加筋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试验研究[J];桥梁建设;199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晓;黄勇;任伟鑫;;基于不同类型剪力键空腹板架的静力分析[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王伯华;旧池改造的有效方法──剪力键法[J];特种结构;1995年01期

3 仲伟秋;滕丽荣;;剪力键形状对海上风电场灌浆连接段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14年03期

4 张清华;李乔;唐亮;;桥塔钢-混凝土结合段剪力键破坏机理及极限承载力[J];中国公路学报;2007年01期

5 李伦贵;赵文成;;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桥梁联接系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S1期

6 林牧;;刚性剪力键力学性能分析[J];山西建筑;2011年09期

7 张定华,陈国辉;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静力计算的解析法[J];空间结构;1997年03期

8 张煜;;不同边界条件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固有频率的计算[J];空间结构;2010年01期

9 张定华;剪力键式空腹夹层板的整体稳定分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10 夏修身;陈兴冲;王希慧;王常峰;;剪力键对隔震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崔冰;孟凡超;赵灿辉;董萌;唐亮;;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设计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刘德军;童登国;肖林;李小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梁桥中的应用[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3 苏小波;李小珍;肖林;卫星;易虹岚;;PBL剪力键力学性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4 卫星;肖林;;钢混结构PBL剪力键推出和推入试验力学特征及破坏机理[A];钢结构工程研究(十)——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4届(ISSF-2014)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5 李小珍;卫星;王子健;强士中;;世界最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钢-砼接头应力仿真分析[A];中国钢协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十一次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红;装配式钢箱—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性能试验与设计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2 司秀勇;桥梁钢混结合段力学特性理论及试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浩;南京长江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剪力键选型试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毛久群;钢—预制混凝土板剪力联结构造受力性能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3 刘禹阳;节段接头剪力键应力与地基沉降关系及剪力承担比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4 胡指南;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结构形式与力学特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5 王鹏;沉管隧道节段接头剪力键受力特性及作用机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6 李倩;港工钢管桩与上部结构剪力键连接方式的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年

7 李贵峰;采用有机聚合物剪力键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行为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8 彭华丽;改进型PBL剪力键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0年

9 赵成栋;PBL键机理与试验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10 张勇;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桥塔钢混结合段结构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757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57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