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路桥论文 >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与实施

发布时间:2017-10-07 05:12

  本文关键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与实施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连续刚构桥 合理成桥状态 应力平衡法 恒载可行域 有限元法


【摘要】: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的合理成桥状态,不仅是指成桥时有一个合理的受力状态,而且也要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全桥受力安全合理,同时桥梁成桥受力状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后期储备,以适应桥梁长期时变效应、满足桥梁长期使用功能。本文依托毛坯子大桥和阿蓬江大桥两座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对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与实施进行分析和研究。简单介绍了连续刚构桥这一桥型的特点与现状,阐述当前国内各学者对连续刚构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成果,对现行规范常用的、基于强度为设计目标的传统设计方法和基于挠度为设计目标的零弯矩设计理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种设计方法的特点。明确了合理成桥状态的定义,列举出影响成桥状态的影响因素,并对连续刚构桥的合理成桥状态进行了分类。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运用应力平衡法计算恒载弯矩可行域,对于关键控制截面的应力状态是否符合合理成桥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分别研究预拱度、顶推力和合龙配重对成桥状态的影响,探讨合理成桥状态的实施方法。
【关键词】:预应力连续刚构桥 合理成桥状态 应力平衡法 恒载可行域 有限元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U448.2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总述8
  • 1.2 连续刚构桥的特点8-9
  • 1.3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现状9-11
  • 1.3.1 国内发展现状9-10
  • 1.3.2 国外发展现状10-11
  • 1.4 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11
  • 1.5 合理成桥状态相关研究11-12
  • 1.6 本文研究内容12-15
  • 1.6.1 研究目的12
  • 1.6.2 依托工程12-15
  • 1.6.3 主要研究内容15
  • 1.7 本章小结15-16
  • 第二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常用设计理论16-31
  • 2.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传统设计方法16-21
  • 2.1.1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设计17-19
  • 2.1.2 传统设计方法总结19-21
  • 2.2 恒载零弯矩设计理论21-22
  • 2.3 自动配筋法22-24
  • 2.3.1 单T施工状态22-23
  • 2.3.2 体系转换后的施工状态23
  • 2.3.3 合龙成桥状态23-24
  • 2.4 最小弯曲能量法24-26
  • 2.4.1 目标函数24-25
  • 2.4.2 约束方程25-26
  • 2.5 鲁棒设计法26-30
  • 2.5.1 约束函数鲁棒性实现策略27-28
  • 2.5.2 目标函数鲁棒性实现策略28-30
  • 2.6 本章小结30-31
  • 第三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理论31-39
  • 3.1 合理成桥状态的定义31
  • 3.2 合理成桥状态的影响因素31-35
  • 3.2.1 时变效应32-33
  • 3.2.2 预应力效应33-34
  • 3.2.3 施工控制34-35
  • 3.3 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分类35-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39-48
  • 4.1 基于应力平衡法计算恒载弯矩可行域39-40
  • 4.2 主梁合理预应力的确定40-41
  • 4.3 基于应力状态确定合理成桥状态41-42
  • 4.4 实例分析42-47
  • 4.5 本章小结47-48
  • 第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实施48-67
  • 5.1 预拱度对成桥状态的影响48-56
  • 5.1.1 施工预拱度50
  • 5.1.2 成桥预拱度50-52
  • 5.1.3 工程实例计算52-56
  • 5.2 顶推力对成桥状态的影响56-62
  • 5.2.1 基于工程实例的顶推力计算方法56-60
  • 5.2.2 顶推力对成桥内力状态的影响60-61
  • 5.2.3 顶推力对成桥线形状态的影响61-62
  • 5.3 合龙配重对成桥状态的影响62-64
  • 5.4 加载龄期对成桥状态的影响64-65
  • 5.5 本章小结65-67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7-69
  • 6.1 本文工作和结论67-68
  • 6.2 对后期研究工作的展望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颖;李传习;;红港大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吊杆索力的确定[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2 颜东煌,何颖文,许红胜;长沙洪山大桥桥塔倾角对其成桥状态的影响[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青雄;杨小平;李建慧;;南京小龙湾大桥结构设计与成桥状态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3期

4 刘钊;戴玮;贺志启;吉林;李准华;赵君黎;;大跨度混凝土梁桥的合理成桥状态设计方法[J];桥梁建设;2010年01期

5 张立敏;;某钢管混凝土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J];低温建筑技术;2013年11期

6 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的分步算法[J];中国公路学报;2003年01期

7 陈秀清;裴万胜;程菊红;王贤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顺序对成桥状态的影响研究[J];铁道建筑;2013年12期

8 杜光乾;乔永进;刘永建;赵胜利;刘京红;;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分步施工法[J];施工技术;2007年S1期

9 杨俊;;影响矩阵法在桥梁合理成桥状态确定中的应用[J];公路与汽运;2008年06期

10 苏剑南;;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合理成桥状态研究[J];桥梁建设;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国平;;最优成桥状态的施工优化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下册)[C];1998年

2 颜东煌;李学文;刘光栋;易伟建;;确定混凝土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分步算法[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2002年

3 李传习;左新黛;杨美良;张玉平;;湖南株洲建宁大桥主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4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吕忠达;周绪红;侯健;狄谨;戴鹏;;大跨径连续梁桥的合理成桥状态研究[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廖建宏;胡建华;向建军;颜东煌;;确定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的最优化方法[A];中国公路学会2002年学术交流论文集[C];2002年

6 吴孝清;谢官模;;基于MIDAS/FEA的大宽度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成桥状态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7 张琪峰;王景全;李运喜;;刚构体系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合理施工状态计算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0年

8 詹建辉;经华;;PC斜拉桥成桥状态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学会2001年桥梁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俊;基于影响矩阵的大跨桥梁合理成桥状态与施工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朱巍志;自锚式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与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琳琳;自锚式悬索—斜拉组合体系桥合理成桥状态及参数分析[D];长安大学;2015年

2 尹笑;双塔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及结构体系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3 韩原;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合龙参数对成桥状态的影响分析[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6年

4 孟安鑫;π型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与合理施工状态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5 董华明;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施工与成桥状态控制优化[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6 周宽;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合理成桥状态的确定与实施[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7 申成岳;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张夫健;独斜塔混合梁斜拉桥合理成桥状态分析与施工控制模拟[D];天津大学;2007年

9 赵品毅;北江桥成桥状态和施工过程的受力性能分析[D];中南大学;2011年

10 蒋志豪;五象大桥合理状态研究及其成桥状态参数敏感性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7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87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