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
本文关键词: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徐变效应
更多相关文章: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混凝土收缩徐变 有限元分析
【摘要】:混凝土的收缩徐变效应是影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受力的重要因素。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研究是进行混凝土桥梁设计的前提。通过对影响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主要因素分析,揭示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桥梁变形和内力的影响规律。以某三跨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为工程依托,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将连续箱梁所处环境的相对湿度、混凝土加载龄期以及运营时间对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的影响进行参数分析。研究认为: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所引起的连续梁的竖向位移及截面弯矩均随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载龄期的延长,混凝土收缩作用引起的连续梁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总体呈增长趋势,而混凝土徐变作用引起的连续梁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变化较小;运营时间对混凝土收缩作用引起的梁体竖向位移影响显著,而对截面弯矩无影响,运营时间对混凝土徐变作用引起的梁体竖向位移与截面弯矩均影响较大。文中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混凝土收缩徐变 有限元分析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12041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74173)
【分类号】:U441
【正文快照】: 0引言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以其受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大、设计和施工技术成熟、养护简单以及造价经济等优势得到了广泛应用[1-3]。但许多桥梁在建成后几年内,其跨中下挠量就超过了施工预拱度:湖北黄石长江大桥通车运营3年后,跨中开始出现持续下挠,运营7年后,主梁跨中最大下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峻;王国亮;郑晓华;;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长期下挠问题的研究现状[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1期
2 詹建辉,陈卉;特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1期
3 丁文胜,吕志涛,孟少平,刘钊;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的分析比较[J];桥梁建设;2004年06期
4 王法武;石雪飞;;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梁桥长期挠度控制分析[J];上海公路;2006年01期
5 邱继生;姚谦峰;郅彬;;预应力钢纤维混凝土梁纯扭作用下极限扭矩计算方法[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文成;李子特;徐艳昭;;混凝土徐变对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的影响研究[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刘山洪;;预应力砼桥梁张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山洪;;克服大跨PC连续刚构桥后期下挠设计措施[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陈宇峰;徐君兰;余武军;;大跨PC连续刚构桥跨中持续下挠成因及预防措施[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许震;张雪松;徐君兰;;连续刚构跨中下挠的参数影响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齐东春;张永水;李强;;大跨径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罗玲;曹淑上;况建;;大跨度桥梁施工力学理论及其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刘永棵;张雪松;向中富;石鹏程;;体内外混合配索在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中的应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9 黄海东;向中富;牛洪;许宏元;;连续刚构桥体外索加固约束效应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向南;余佳玉;;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温度效应试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宏江;王岐峰;卢达义;;在役PC斜拉桥主梁湿接缝的破坏机制分析[A];第20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1年
2 刘杰;李宏江;叶见曙;;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剪切变形及其影响分析[A];第21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2年
3 向中富;黄海东;许宏元;;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加固技术研究与实践[A];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荀东亮;杜松;汪晓燕;汪炎;;大跨度预应力连续梁桥施工监控及线形敏感性分析[A];第十九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伍万军;;大跨宽幅连续刚构桥底板拉应力分析及防裂措施[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上)[C];2007年
6 黄侨;胡世翔;陈晓强;;混凝土收缩预测模型修正方法研究及验证[A];第二十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2年
7 方朔;赵昕;郁冰泉;伍小平;;考虑非弹性变形的建筑结构施工模拟研究[A];第四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下)[C];2013年
8 李威;苏骏;;高性能混凝土徐变系数的计算和分析[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与传动专业委员会暨武汉市机械设计与传动学会第2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徐岳;唐先习;薛倬昆;董海航;;混凝土桥梁合理耐用结构构造研究探讨[A];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抗震加固改造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顺潮;钢纤维聚合物高强结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曹建安;无碴轨道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后期徐变变形和控制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王俊;折线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性能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林新元;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裂后受力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卢志芳;考虑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的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及预应力损失计算方法[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黄湘湘;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系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竖向变形差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7 王荣霞;节段接缝剪切变形及其在桩—土—桥梁体系中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8 熊维;不同强度早龄期混凝土徐变及徐变对长期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构件的影响[D];天津大学;2012年
9 陈飚;面向物联网和光纤传感技术的桥梁安全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10 许汉铮;大跨径悬索桥施工控制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磊;基于环境激励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模态分析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邓小康;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病害产生过程的空间分析及模拟[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焰焰;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静力仿真计算及设计参数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海彬;高墩多跨连续刚构桥合拢顺序及长期变形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殷灿彬;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温度效应与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陈红梅;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分析及其维修加固[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宋延钊;贡江大桥施工预拱度不确定因素分析及控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8 陈浩;大跨度预应力连续刚构桥关键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原心红;大跨径连续刚构桥变形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10 杜晓冬;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长期挠度分析及施工控制实践[D];长安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健;三门峡黄河公路大桥的主桥加固[J];公路;2004年06期
2 杨志平,朱桂新,李卫;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挠度长期观测[J];公路;2004年08期
3 孙海林,叶列平,杨孚衡;城市轨道交通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收缩和徐变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1期
4 叶见曙;黄志伟;张峰;;连续箱梁混凝土超方问题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年S1期
5 陈开利;帕劳共和国的桥梁倒塌事故[J];国外公路;1998年03期
6 詹建辉,陈卉;特大跨度连续刚构主梁下挠及箱梁裂缝成因分析[J];中外公路;2005年01期
7 ;国际预应力混凝土协会提出的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实用设计建议(草案)(三)[J];建筑结构;1984年03期
8 殷芝霖;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拉弯扭和压弯扭强度[J];建筑结构学报;1981年02期
9 陆中元,李建华,朱念清;广东南海金沙大桥的维修加固[J];铁道建筑;2004年10期
10 吴方伯;陈立;刘亚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板试验[J];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启贤,荆秀芬;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比试验[J];桥梁建设;2003年02期
2 管延武;赵冠刚;龚爱军;;混凝土收缩徐变机理综述[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3 石现峰,梁志广,李建中;几种常用混凝土收缩徐变模式的比较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4 陈明宪,彭建新,颜东煌,陈常松;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J];长沙交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5 陈建友;;浅析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因素[J];青海科技;2011年04期
6 魏文期,陈政清;茅草街大桥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杨小冬;孟江;;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山西建筑;2013年13期
8 沈玉强;咸淼;;混凝土收缩徐变对连续桥梁体系转换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年15期
9 王晓丽;;加宽改建中新旧桥混凝土收缩徐变差异影响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3年21期
10 胡建春;;混凝土收缩徐变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J];甘肃科技;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宗林;姚琪;黄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时间效应分析[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上册)[C];1998年
2 许勤;庄文华;;高强混凝土收缩徐变及其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研究[A];高强混凝土及其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3 陈政清;胡建华;魏文期;;钢管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黄侨;王宗林;姚琪;;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时效分析理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1998年全国市政工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杨小兵;混凝土收缩徐变预测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刘洁;大跨径连续刚构桥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长安大学;2011年
3 史永涛;变截面空心薄壁墩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4 林波;混凝土收缩徐变及其效应的计算分析和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5 周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中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6年
6 王勇;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性能试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邹立群;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大跨度连续刚构桥长期下挠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8 李连福;刚构—连续组合梁桥的混凝土收缩徐变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919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91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