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 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量化模型
【摘要】: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同样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发展。2015年末,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增至10.8万公里,因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特殊性,隧道桥梁里程比重大。高填方和深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势必造成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综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诸多环境影响问题,将会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建设前期,涉及到的居民拆迁,土地征用引起的社会环境问题,建设期因使用较多的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污染,使用的燃油所造成的大气污染,路面铺筑时,沥青混合料拌合产生的废料,废气,废料的遗弃所造成的土壤污染。运营期,因交通量的增加带来的大气污染;因公路的线性走势造成的生境阻隔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发展模式的今天,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综合去考虑、评估高速公路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否能够得到合理的规避或者解决。本文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问题,所谓的环境效益是对人类社会活动的环境后果的衡量。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引起环境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类的继续生存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的反作用是不相同的,因此人类需要从自然、经济、人文等多种角度对人类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变化进行综合评估和衡量。环境效益有正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之分。从根本上来说,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则是环境效益的后果,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的使命就是要寻求出使这三者得以统一的活动方式和内容,即能使社会不断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环境日益改善的措施和方案。本文借助环境影响评价学和后评价理论知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分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研究的基础理论包括系统工程学,可持续发展学说和环境经济学等理论,对环境效益进行指标筛选,再根据多种评价指标的特点以及不同的评价效果,选取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进行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体系评价,使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更为直观。最后通过建立综合的环境效益评价模型和具体的案例分析,来评价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整个环境经济的发展情况的影响,为决策者反馈决策信息。如何实现在对环境带来更少的影响和危害,甚至是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本文研究最想要实现的目标,即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根据对具体高速公路环境效益评价实例的分析,探讨能够尽可能使高速公路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对平衡的措施和办法,为后续的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才是本次研究的最大意义所在。
【关键词】: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 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量化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82;F54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0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7
- 1.2.1 环境影响评价12-14
- 1.2.2 环境效益研究14-17
- 1.3 研究方法17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17-20
- 1.4.1 研究内容17-18
- 1.4.2 技术路线图18-20
- 第二章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研究的基础理论20-28
- 2.1 基本概念释义20-21
- 2.2 高速公路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21-24
- 2.2.1 环境影响评价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基本要求21-22
- 2.2.2 应用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概念进行环境效益评价的研究程序22-24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24-25
- 2.4 环境经济理论25-26
- 2.4.1 外部性理论25-26
- 2.4.2 环境价值26
- 2.5 本章小结26-28
- 第三章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筛选与指标体系构建28-46
- 3.1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选择原则28-29
- 3.2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筛选29-41
- 3.2.1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筛选基本方法介绍29-35
- 3.2.2 高速公路自然环境效益指标涵义35-37
- 3.2.3 高速公路社会环境效益指标涵义37-39
- 3.2.4 高速公路经济环境效益指标涵义39-41
- 3.3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权重确定41-44
- 3.4 本章小结44-46
- 第四章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体系评价方法选择与应用46-54
- 4.1 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集成方法的应用要点47-50
- 4.1.1 层次分析方法的应用步骤47-49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步骤49-50
- 4.2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数据处理50-52
- 4.3 高速公路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等级划分52-53
- 4.4 本章小结53-54
- 第五章 案例分析54-66
- 5.1 安徽省合徐高速公路北段工程概况54-55
- 5.1.1 地理位置及走向54
- 5.1.2 工程主要技术指标及建设规模54-55
- 5.1.3 环境保护设施投资55
- 5.2 合徐高速公路北段工程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5-59
- 5.2.1 生态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5-56
- 5.2.2 声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6-57
- 5.2.3 水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7
- 5.2.4 大气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7-58
- 5.2.5 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指标分值确定58-59
- 5.3 合徐高速公路北段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59-60
- 5.4 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对综合效益的措施60-63
- 5.4.1 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效益的措施60-63
- 5.4.2 提高高速公路建设对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措施63
- 5.5 本章小结63-66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6-68
- 6.1 主要结论66-67
- 6.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67-68
- 致谢68-70
- 参考文献70-74
- 附录A74-7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懿媛,张瑞佟;黄河上游已建水电站的环境效益[J];中国三峡建设;2003年01期
2 孙准天;;农村城镇化规划及环境效益[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3 包婧;;湘西山区高速公路的环境效益影响研究[J];企业导报;2013年07期
4 王谋;平原农田林网环境效益监测[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5 王洁明;瑞典企业的“社会责任”[J];绿叶;2005年06期
6 莫斯塔法·托尔巴;黄昌海;;论环境效益[J];世界环境;1984年04期
7 侯雨亭;;综合利用资源能源 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J];环境管理;1982年02期
8 ;三峡工程的环境效益[J];中国三峡建设;1997年07期
9 喻坚;;环境效益分析方法初探[J];环境工程;1986年01期
10 ;搞好环境保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三丰收[J];中国钨业;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潘卫东;张丹阳;刘珂;;坚持节水与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刘利;;政府决策的环境效益——试论上海市政府有关机动车政策对环境的影响[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3 王天铎;;有关草地环境效益的若干问题[A];Ecological Services of Grassland in China--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4 冯久田;;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统一性[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刘荣;丁卫颂;;减轻环境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雄州审计局 何光兴;环境效益审计的对策及建议[N];楚雄日报(汉);2011年
2 赵军 薄采娟 刘恩席;做好农村环境效益审计应把握六个关键点[N];中国审计报;2011年
3 李玮 天津市红桥区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开展环境效益责任审计的三点建议[N];中国审计报;2012年
4 李国生;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N];中国交通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赵庆国;“环境效益”进入苏州干部考核成绩单[N];中国改革报;2007年
6 曹家新;“环境效益审计”多多益善[N];人民代表报;2007年
7 杨晴初邋陶孙贤;领导审计,要问“环境效益”[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鹏;坚决不能让环境效益成为短腿[N];淮南日报;2007年
9 刘纯银;经济审计当问环境效益[N];中国环境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济学办;市环保局力促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双赢[N];济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牛皓;绿色屋顶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金成;农村电能替代潜力及环境效益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2 巫朝敏;成都地区地源热泵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关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3 高大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环境效益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6年
4 申宏星;广东省水利工程水环境效益量化模型及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98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98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