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动态特性优化协调控制软件设计
【图文】:
图 4-1 PSCAD 中单机无穷大系统仿真模型其中在仿真开始后 5s 在线路首端出现三相接地短路,短路故障在 0.1s 后切除s 后进行自动重合闸,因此在切除故障后各节点电压出现了由振荡逐渐变化至态过程,节点 1 和 2 处电压波动尤为明显,节点电压变化的波形图如图 4-2 5.0 6.0 7.0 8.0 9.0 10.0 11.0V1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050100150200250V24.0 5.0 6.0 7.0 8.0 9.0 10217.5220.0222.5225.0227.5230.0232.5235.0237.5240.0V3)节点 1 处电压变化曲线 (b)节点 2 处电压变化曲线 (c)节点 3 处电压变化曲图 4-2 节点电压变化波形图软件读取的各个节点的同步测量数据选取的是对PSCAD模型仿真开始后4s数据进行采样后得到的共 800 个电压幅值数据点,则采样总时间窗为 6s,相点对应的时间相差 7.5ms,节点电压数据表格如图 4-3 所示,节点电压动态特标整定值表格如图 4-4 所示。
图 4-4 节点电压动态特性评估指标整定值表软件存储到数据库的表格有节点电压动态特性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动态特性协调控制策略表和动态特性优化协调控制策略控制效果表,其中节点电压动态特估指标计算结果表如图 4-5 所示,动态特性优化协调控制策略表如图 4-6 所示,,动性优化协调控制策略控制效果表如图 4-7 所示。图 4-5 节点电压动态特性评估指标计算结果表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M73;TP311.52;TP2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尤毅;陈炯聪;余南华;;主动配电网电压协调控制[J];南方电网技术;2015年09期
2 张跃;杨汾艳;曾杰;张斌;梁唐杰;;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优化规划方案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年15期
3 蒲天骄;刘克文;李烨;董雷;陈乃仕;刘广一;;基于多代理系统的主动配电网自治协同控制及其仿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5年08期
4 马春江;陈帅;何清;;论DLL文件在多平台软件开发下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年10期
5 赵波;王财胜;周金辉;赵俊晖;杨野青;余金龙;;主动配电网现状与未来发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8期
6 朱钦;袁翔;史融;龙飞;;主动配电网源/储/荷协调控制技术研究[J];华东电力;2014年08期
7 李红;赵杨;冷莉;;主动配电网技术及其进展[J];中国科技信息;2014年12期
8 尤毅;刘东;钟清;潘飞;余南华;;多时间尺度下基于主动配电网的分布式电源协调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09期
9 赵俊博;张葛祥;黄彦全;;含新能源电力系统状态估计研究现状和展望[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4年05期
10 余南华;钟清;;主动配电网技术体系设计[J];供用电;201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浩鸣;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2 王少荣;电力系统分布式广域同步并行处理平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增平;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2 陈云云;考虑分布式发电的配电系统可靠性评估[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84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684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