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金属硫化物、碳化物的结构构建与催化氧还原机理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643.36;TM911.4
【图文】:
图 1.1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22]气通过阳极气体扩散层到达阳极催化层,在阳极催化剂的催化作化反应(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HOR),产生的质子通过质化层,与此同时,氧气通过阴极扩散层到达阴极催化层,并在阴极剂的作用下发生氧还原反应(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ORR)膜的质子相结合生成水,同时外电路电子在两电极间的转移产生电过阴极扩散层扩散到系统之外[23, 24]。理论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非常大的优势,但是其存在的问题反应过程中,需要阴、阳极催化剂的持续工作,这就对催化剂的催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相比于快速的阳极氢氧化反应,阴极氧还应路径复杂的缺点成为限制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的最大阻碍[膜燃料电池的酸性、碱性介质能够腐蚀大多数材料,造成催化剂
图 1.2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及结构衍化过程图[35]经实验证明,Pt3Ni 上的纯 Pt 表面表现出最佳的 ORR 性能,其性能是纯 Pt 的三到四倍,表明这种均匀的纯铂表面上的单原子层 Pt 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同时第二层的Ni 合金层具有独特的富集能力,这种性质促进了表面 Pt 原子的暴露从而增强了 ORR 催化能力,同样的 Fe 和 Co 元素与 Pt 形成 Pt3M 合金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为了对其活性位点进行进一步研究,Stamenkovic 等人又对 Pt3Ni 进行了不同晶面的 ORR 活性研究。经研究发现,Pt3Ni 的(111)晶面具有比(110)和(100)晶面更加优异的催化活性,这种催化剂材料的纯铂表面表现出的异常高的催化活性可以归因于 ORR 过程中低的 OHad覆盖率,这主要是由合金化后电子表面性质改变引起的[35, 38]。Wu 等人也设计合成了具有高活性(111)晶面的 Pt3Ni 催化剂,他们将低活性的(100)晶面全部转化为高活性的(111)晶面,发现其也具有优异的 ORR 性能[39]。Koh 和 Strasser 报道了一种两步合成策略,利用去合金化的思想,可以有效地改善 Pt 和 Pt 合金的表面活性。Wang 等人
寻找能够完全替代铂金属的催化剂是各国的研究重点,对于 ORR 的 M-N-C 复合材料催化剂的研究开始于 1964 年,当时 Jasinski 等人发现酞菁钴显示出优秀的 ORR 催化活性[46]。后来 Yeager 等人通过热解非 N4-大环内酯前驱体,报道了第一批用于 ORR 的M-N-C 复合材料。之后,开发了许多基于不同金属/N/C 复合材料的高效 ORR 催化剂。除金属-N4大环外,无机氮源(氨气,叠氮化钠等),小分子量有机分子(乙腈,吡咯,甲基咪唑等)和含氮聚合物(三聚氰胺,PANI,聚多巴胺等)都是常用的氮前体[47-50]。M-N-C 催化剂的研究已经受到了广泛关注,Dodelet 课题组在 2009 年合成了 Fe-N-C 催化剂的电流密度接近 2010 年 DOE 的指导目标(130 A cm-3),2011 年 Dodelet 课题组还以 ZIF-8 为前驱体合成了 Fe-N-C 催化剂,其性能指标已经接近 2020 年 DOE 的远期目标[51, 52]。Shui 等人设计合成了具有高性能的单原子 Fe2-Z8-C 催化剂,其性能也接近2020 年 DOE 的远期目标(300 A cm-3),如图 1.3 所示[45]。2015 年 Liu 等人用静电纺丝法合成了纤维状 Fe/N/CF 催化剂,其性能指标首次超过了 2020 年 DOE 指导目标[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丽娟;在石墨及聚酞菁化合物电极上氧还原的电催化[J];催化学报;1988年01期
2 吴智远;周运鸿;高荣;;二氧化锰对氧还原的电催化行为[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3期
3 郝佳瑜;刘易斯;李文章;李洁;;形貌可控的铂类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年01期
4 杜诚;高小惠;陈卫;;铜基非贵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英文)[J];催化学报;2016年07期
5 王瀛;张丽敏;胡天军;;金属空气电池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5年04期
6 黄幼菊;李伟善;黄青丹;李伟;张庆龙;蒋腊生;;氢钼青铜对铂催化氧还原反应的促进作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7年05期
7 余希立;李平;郑俊生;吴云霞;周兴贵;;不同微结构纳米碳纤维电极的氧还原性能[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8 苗鹤;薛业建;周旭峰;刘兆平;;石墨烯基氧还原催化剂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J];化学进展;2015年07期
9 陈洁;高建民;;掺杂碳材料用于氧还原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广州化工;2015年21期
10 杨伟;陈胜洲;邹汉波;林维明;;氮掺杂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昊亮;张慧娟;李祥太;赵斌;杨俊和;;预处理对钴基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性能影响的研究[A];第30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陈艳霞;;对氧还原电催化中的一些基本科学问题的思考[A];第31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3 沈岸丽;王双印;;电荷转移诱导增强石墨烯催化氧还原反应[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4 蒋雨霏;杨立军;胡征;;硼氮共掺杂微结构对碳纳米管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5 张盾;;碱性燃料电池中氧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纳米氧化锰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新能源与能源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杨立军;蒋雨霏;;碳基材料氧还原活性结构的理论与实验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十八分会:电子结构理论方法的发展与应用[C];2016年
7 熊中平;司玉军;张英;李敏娇;;取代基修饰碳纳米管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8 王静;王勇;;S、N共掺杂石墨炭材料的制备及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云;胡劲松;魏子栋;万立骏;;基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23分会:电催化与洁净能源电化学转化[C];2014年
10 杨立军;蒋雨霏;胡征;;开发在酸/碱性介质中有高氧还原催化活性的碳基纳米材料[A];中国化学会第29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37分会:能源纳米科学与技术[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刘霞;新陈代谢是如何开始的?[N];科技日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李禾;给生活垃圾找条“回去”的路[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来庆学;MOF衍生碳基氧还原催化剂的可控构建及其催化机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侯亚男;ZIFs衍生碳纳米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及其电催化氧还原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3 刘柏辰;氮掺杂碳氧还原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邓怡杰;高性能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氧还原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5 张晓华;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氧还原历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6 曾黎明;基于氧还原和析出反应的金属复合催化剂设计和制备[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8年
7 赵宇;新型碳基无金属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8 Syed Shoaib Ahmad Shah;金属有机框架(MOF)衍生的非贵金属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8年
9 艾可龙;非贵金属氧还原反应催化剂的可控制备及催化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10 王海涛;钴、铁改性氮掺杂碳基氧还原电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姬文彪;脉冲激光沉积法制备非贵金属催化剂及其氧还原性能的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2 李平;双杂原子掺杂碳基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氧还原反应中的应用[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3 李倩倩;模板法制备氮掺杂碳基材料及其氧还原催化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9年
4 吴日枫;铂钯纳米结构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D];广西大学;2019年
5 狄正玲;负载高分散金属纳米颗粒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年
6 彭业旺;多酸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与小分子活化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年
7 石e
本文编号:27692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2769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