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高温炉烟干燥开式制粉系统褐煤锅炉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2 00:10

  本文选题:褐煤 切入点:锅炉 出处:《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温炉烟干燥开式制粉系统及乏气水回收的燃褐煤锅炉系统,并以某在役600 MW超临界燃褐煤(全水分39.5%)锅炉为例,对应用该系统的节煤、水回收及污染物减排效益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可明显降低锅炉排烟热损失,从而提高锅炉热效率约2.7个百分点,锅炉污染物排放随之等比例减少;同时可通过冷却乏气回收大量凝结水,有望实现"零水耗"燃褐煤空冷电厂。该系统以高温炉烟为制粉系统干燥剂,可提高乏气水露点从而使乏气水回收更容易,还可降低乏气含氧量从而使褐煤制粉系统运行更安全。该系统工艺流程简洁且相关设备成熟,可直接应用于大型燃煤发电机组,也可与以提高蒸汽参数为思路的高效燃煤发电技术组合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厂效率。
[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s a lignite burning boiler system based on high temperature furnace smoke drying open pulverizing system and waste gas water recovery system. Taking a 600 MW supercritical combustion lignite boiler in service as an example, the coal saving applied in this system is given.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covery and pollutant emission reduction is calculat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obviously reduce the heat loss of boiler exhaust gas, thus increasing the boiler thermal efficiency by about 2.7 percentage points, and reducing the emiss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boiler. At the same time, a large amount of condensate water can be recovered by cooling spent gas, which is expected to realize "zero water consumption" burning lignite air-cooled power plant. The system uses high-temperature furnace smoke as drying agent in the pulverizing system, which can increase the dew point of spent gas water and make the recovery of spent gas water easier. It can also reduce the oxygen content of the spent gas and make the lignite pulverizing system run more safely. The system process is simple and the related equipment is mature, so it can be directly applied to large coal-fired generating sets. It can also be combined with high-efficiency coal-fired power generation technology with the idea of improving steam parameter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power plants.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分类号】:TM62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殿军;尹向梅;;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的研究与初步设计[J];动力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2 尹立群;我国褐煤资源及其利用前景[J];煤炭科学技术;2004年08期

3 田忠坤;;直管式气流干燥器干燥褐煤的试验研究[J];选煤技术;2010年03期

4 郭晓克;肖峰;严俊杰;谭红军;郭兆君;刘明;;高效褐煤发电系统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26期

5 郭晓克;刘明;肖峰;严俊杰;种道彤;;带废热回收的预干燥燃褐煤发电系统理论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08期

6 张昀;李卫东;许传凯;张经武;;褐煤锅炉磨煤机选型和煤粉水分选取的探讨[J];中国电力;2011年08期

7 马有福;郭晓克;肖峰;施登宇;;基于炉烟干燥及水回收风扇磨仓储式制粉系统的高效褐煤发电技术[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亚莹;石海鹏;杭珊珊;;褐煤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实验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谈琪英;雷平和;汤晓舒;赵志刚;;1000MW超超临界褐煤锅炉制粉系统选型优化[J];电力建设;2011年05期

3 赵珂,姜光辉,杨琰,刘德深,刘玉,王丽丽;滇东主要断裂带温泉CO_2成因浅析[J];地球与环境;2005年02期

4 曹红加;张清峰;白月林;李俊忠;李玉春;;600MW高水分褐煤锅炉NO_x排放特性[J];电站系统工程;2009年02期

5 李香兰;崔新涛;张永发;;GC-MS在内蒙褐煤型煤块低温煤焦油成分分析中的应用[J];分析仪器;2012年03期

6 张悦熙;索全义;胡秀云;刘婷婷;王炜;刘景秀;;活化条件对褐煤中水溶性腐植酸含量的影响[J];腐植酸;2011年03期

7 黄建湘;李明;袁翠翠;刘少芳;;褐煤煤化工利用现状及前景[J];广州化工;2011年21期

8 吴乃新;宋治璐;王恩禄;黄晓宇;杨天尉;;褐煤干燥提质技术比较与水分回收及余热利用方案[J];锅炉技术;2012年04期

9 宋建军;周立荣;林美强;;鄂尔多斯低阶煤吸潮及自燃特性试验研究[J];广州化工;2012年13期

10 吴威;阎维平;任海锋;马凯;孙俊威;;汽轮机抽汽干燥褐煤对电厂经济性影响的计算分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田忠坤;;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褐煤洗选提质一体化加工基地建设的探讨[A];2011年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2 田忠坤;齐正义;郭秀军;;动力煤洗选提质高效工艺及装备的探讨[A];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50周年暨2012全国选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3 张彦军;夏良伟;魏国华;郭大山;徐玉军;;哈锅褐煤锅炉技术应用[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4 王波;;基于预干燥技术的褐煤发电系统探讨[A];2013年火电厂污染物净化与绿色能源技术研讨会暨环保技术与装备专业委员会换届(第三届)会议论文集[C];2013年

5 吴伟;任常兴;王璐;杜霞;李晋;;褐煤制粉系统防火设计探讨[A];2013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展秀丽;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沈立成;中国西南地区深部脱气(地质)作用与碳循环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高志芳;提质褐煤制浆及配煤成浆特性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年

4 王娜;提质低阶煤热解特性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5 冯子军;褐煤原位注蒸汽开采油气的理论及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万永周;褐煤热压脱水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7 史勇春;褐煤过热蒸汽气流干燥过程动力学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高夫燕;基于石油焦的浆体燃料制备及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9 虞育杰;褐煤水热脱水提质制备高浓度水煤浆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胡昕;煤炭分级利用与富氧燃烧技术机理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战书鹏;水蒸汽和氢气气氛下褐煤固定床催化气化实验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培;蒙东褐煤热压脱水机理与经济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陈勋瑜;褐煤流化床热解特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韩德虎;褐煤热解—变形特性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涛;褐煤的脱水提质及干燥/热分解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6 桑小义;东风褐煤半焦的燃烧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熊程程;褐煤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及动力学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8 王有福;褐煤锅炉中速磨制粉系统出力调整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1年

9 罗志;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煤拔头系统的模拟及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10 姜鹏威;霍林河褐煤提取腐植酸试验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钢;谭红军;叶菲;;大型褐煤锅炉及其制粉系统的特点与选择[J];电力建设;2008年05期

2 张方炜;;高水分褐煤锅炉及其制粉系统设计[J];电力勘测设计;2007年06期

3 李虎;;1000MW超超临界机组的先进设计与经济运行分析[J];电力设备;2007年12期

4 陈端雨,施鸿飞,董厚忱;超超临界压力锅炉的设计探讨[J];动力工程;2002年04期

5 郑民牛;;超超临界1000MW锅炉选型的几个关键要点[J];动力工程;2006年02期

6 樊泉桂;;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中间点温度和汽温控制[J];动力工程;2007年03期

7 熊友辉;;高水分褐煤燃烧发电的集成干燥技术[J];锅炉技术;2006年S1期

8 田忠坤;朱书全;;一体化加速旋风提质干燥设备在褐煤电厂中应用的研究[J];洁净煤技术;2007年05期

9 王冲;董建勋;白向飞;张君;张奉春;祁成柱;李向武;;褐煤深度脱水的实验研究[J];洁净煤技术;2012年01期

10 万永周;肖雷;陶秀祥;刘炯天;;褐煤脱水预干燥技术进展[J];煤炭工程;2008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琚海霞;毛睿;秦淇;王立;;南阳鸭河口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炉磨煤机出力低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河南电力;2002年03期



本文编号:16461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6461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e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