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基于改进型比例谐振调节器的并网逆变器控制

发布时间:2018-04-08 12:23

  本文选题:并网逆变器 切入点:复矢量数学模型 出处:《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S1期


【摘要】:传统的比例谐振PR调节器可以在静止坐标系下对基波交流量进行无差控制,简化了控制系统设计,因此,在很多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静止坐标系下采用PR调节器进行电流控制时,并网逆变器GCI的控制性能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基于解耦PI调节器相比有较大的差别。本文基于GCI的复矢量数学模型分析了静止坐标系下闭环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设计了一种改进型PR调节器。静止坐标系下GCI采用此调节器可以达到与同步旋转坐标系下采用解耦PI调节器时相同的控制性能,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proportional resonant PR regulator can control the fundamental AC quantity without difference in the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which simplifies the design of the control system. Therefore,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situations.However, when PR regulator is used for current control in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 GCI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decoupled Pi regulator in synchronous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In this paper, the control performance of closed loop control system in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complex vector mathematical model of GCI, and an improved PR regulator is designed.Using this regulator in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GCI can achieve the same control performance as using decoupled Pi regulator in synchronous rotating coordinate system, and improve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013DFA6093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010JBZ002)
【分类号】:TM4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宝诚;郭小强;邬伟扬;;高性能并网逆变器数字控制技术研究[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8年09期

2 孙翠芬;赵艳雷;徐丙垠;孙磊;;一种电压型并网逆变器的拓扑和控制策略[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台湾群菱推出并网逆变器防孤岛保护试验检测装置[J];电源技术应用;2009年11期

4 万江;陈铁;郭真红;庹元科;吴真;郑继红;徐波;曾寅川;;基于单周控制的光伏双频并网逆变器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01期

5 ;并网逆变器防孤岛试验检测装置[J];通信电源技术;2010年03期

6 肖永涛;朱理;;并网逆变器智能控制策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22期

7 姜宪明;黄晓江;冬雷;杨耕;;并网逆变器的自动重启程序设计[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8期

8 吴华波;;基于双闭环重复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11期

9 胡雪峰;王璐;龚春英;肖岚;朱晓亮;;并网逆变器的补偿控制技术[J];高电压技术;2010年12期

10 高学军;曹冲;周鑫;;基于单周控制的单相并网逆变器仿真分析[J];机电工程;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董鹏;毕天姝;薛安成;杨奇逊;;并网逆变器控制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侯世英;庹元科;;双频并网逆变器的仿真研究[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小强;邬伟扬;关雅娟;;并网逆变器直流注入控制策略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4 史玉立;;微网中并网逆变器的一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CSAE 2011)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刘淑琴;戴敏;韩国志;徐聪;边忠国;;微电源并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及仿真分析[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刘聪;戴珂;张树全;段科威;康勇;;分布式发电并网逆变器实现有源滤波与无功补偿功能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林辉品;王鹿军;吕征宇;;电网谐波背景下并网逆变器的PRI控制方法[A];分布式发电、智能微电网与电能质量——第三届全国电能质量学术会议暨电能质量行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8 徐志英;许爱国;谢少军;汤雨;;LCL并网逆变器入网电流控制技术研究[A];2008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电子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何占宁;夏东伟;刘玉朋;马秀秀;;一种基于dsPIC30F4011的并网逆变器锁相控制方法[A];2011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周伶;我区光伏电站关键设备研究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N];新疆科技报(汉);2012年

2 姜小莉 左裔;光伏发电若要并网 直流先要变成交流[N];常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杨波;基于并网逆变器电能质量与变换效率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东;并网逆变器系统中的重复控制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3 姚志垒;并网逆变器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王鹿军;分布式发电中三相三电平并网逆变器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殷进军;LCL滤波并网逆变器的数字单环控制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薛明雨;LCL型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与优化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赵新;电励磁直驱风力发电机并网控制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爽;一种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常振国;风力发电并网逆变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国君;基于虚拟磁链直接功率控制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4 徐志英;并网逆变器电流控制技术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庹元科;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并网逆变器的单周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6 杜秀丽;微电网并网逆变器软件控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袁江伟;单相并网逆变器及反孤岛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刘梁;基于电流闭环的并网逆变器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9 张翔;一种带有谐波控制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系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邱燕;三相并网逆变器滤波及锁相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215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215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