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实现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最大效率研究
本文选题:无线能量传输 + 四线圈结构 ; 参考:《电工技术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目前四线圈结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大多采用磁谐振技术,通过调整实际负载与系统最佳负载相匹配实现系统最大效率工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技术,可通过调整线圈回路复阻抗使得系统工作在最大效率状态。首先,对系统效率与各线圈回路复阻抗之间关系进行理论推导,证明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技术的理论可行性。其次,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理论推导与实际系统的差别,计算实际系统设计时线圈回路复阻抗数值,并对比两种最大效率设计方法的系统效率和功率输出性能;最后,搭建四线圈结构无线能量传输实验平台,对基于线圈回路复阻抗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ique is used in the four-coil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s realized by adjusting the actual load and matching the optimal load of the system. In this paper, a design technique based on complex impedance of coil loop is proposed, which can make the system work in the state of maximum efficiency by adjusting the complex impedance of the loop. First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ystem efficiency and the complex impedance of each coil loop is deduced theoretically, and the theoretical feasibility of the complex impedance design technique based on the coil loop is proved. Second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derivation and the actual system is analyzed by using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complex impedance of the coil loop is calculated when the actual system is designed, and the system efficiency and the power output performance of the two maximum efficiency design methods are compared. A four-coil structure wireless energy transmission experimental platform was built to verify the complex impedance design method based on coil loop.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电力电子与电气驱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D121100004512001)
【分类号】:TM7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煜;于歆杰;李臻;程锦闽;王崇慧;王琳;;无线经皮能量传输系统的试验研究和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2 马纪梅;杨庆新;陈海燕;;影响无接触供电系统效率的因素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3 朱春波;于春来;毛银花;陈清泉;;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春波;于春来;毛银花;陈清泉;;磁共振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损耗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4期
2 石新智;祁昶;屈美玲;叶双莉;王高峰;;基于磁共振的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接收模块参数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2期
3 贺东;王京梅;石红滨;张传伟;;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中负载线圈的影响分析[J];电子科技;2014年03期
4 栗安鑫;卢伟国;刘宿城;周雒维;;磁谐振LED供电系统的传输特性分析[J];电源技术;2014年06期
5 张剑韬;朱春波;陈清泉;;应用于无尾家电的非接触式无线能量传输技术[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6 王智慧;吕潇;孙跃;苏玉刚;;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损耗模型[J];电工技术学报;2014年09期
7 白莎;吕维;李财;;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年04期
8 程丽敏;崔玉龙;;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进展[J];电工电气;2012年12期
9 李阳;朱春波;宋凯;魏国;逯仁贵;徐石明;;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驱动源负载网络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10 田子建;林越;王文清;陈健;李玮祥;;MIT无线输电系统电磁辐射特性研究[J];工矿自动化;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健;;磁负超材料在MIT系统中的应用[A];第24届全国煤矿自动化与信息化学术会议暨第6届中国煤矿信息化与自动化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阳天亮;经皮能量传输系统闭环控制方法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马纪梅;人工心脏的经皮传能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赵志斌;基于NLP建模的ICPT系统参数优化[D];重庆大学;2012年
4 李阳;大功率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方法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5 赵军;体内植入器件的Witricity系统设计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茜茜;基于经皮供能的植入式人工肛门括约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2 黄穗彪;基于D类功率放大器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设计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孟凯;有轨输送系统非接触供电的传输性能研究与改进[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4 贾红光;电磁谐振耦合无线电能传输实验装置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玉鹏;用于家用电器的无线供电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6 栗安鑫;近场磁谐振驱动LED照明系统的基本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吴家宏;用于家用电器的较大功率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8 倪新东;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3年
9 杜秀;磁谐振耦合无线能量传输机理及实验装置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10 付纯菲;轨道交通无接触供电磁路耦合环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武瑛,严陆光,黄常纲,徐善纲;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性能分析[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3年04期
2 孙跃;王智慧;戴欣;苏玉刚;李良;;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频率稳定性研究[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11期
3 周煜;于歆杰;程锦闽;王崇慧;王琳;;用于心脏起搏器的经皮能量传输系统[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3期
4 马纪梅;杨庆新;陈海燕;;影响无接触供电系统效率的因素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7期
5 马娟;;高频输出矩阵变换器在无接触式能量传递中的应用[J];电力电子;2007年03期
6 韩腾,卓放,刘涛,王兆安;可分离变压器实现的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7 赵建荣,钱剑安;心脏起搏器更换原因的分析[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世界最大效率增压流化床复合发电系统[J];国际电力;2000年04期
2 宋凌锋,崔淑梅,丁洛,程树康;电动车工况下最大效率控制的感应电动机损耗研究[J];微特电机;2001年02期
3 宋凌锋 ,于霞 ,刘克彬 ,丁洛;电动车用异步电动机最大效率控制的仿真研究[J];中小型电机;2001年03期
4 Gina Bonini;;开关电源的最大效率验证和检定[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10年11期
5 史敬灼;周鲁英;;超声电动机系统最大效率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微电机;2009年02期
6 Greg Crouch;;用FPGA平台实现工业电机最大效率[J];电子设计应用;2009年12期
7 崔淑梅,宋凌锋,程树康,邱长华;有限能量电源变工况条件下感应电动机最大效率控制的仿真[J];高技术通讯;2000年12期
8 宋凌锋,刘克彬,邹继明,程树康;电动车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效率和转矩控制仿真[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2年03期
9 M.A.BALAHOB ,闻一;有最大效率的微型直流电动机电枢主要尺寸的确定[J];控制微电机;1976年01期
10 傅文珍;张波;丘东元;王伟;;自谐振线圈耦合式电能无线传输的最大效率分析与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宋立伟;程丹松;;电动车驱动用高速感应电动机效率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小电机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卢贤良;交流电机非线性问题及节能运行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少义;EV牵引IPMSM最大效率运行控制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82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178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