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含风电场的互联电力系统辨识与广域时滞阻尼控制器设计

发布时间:2018-06-14 15:32

  本文选题:风力发电 + 系统辨识 ; 参考:《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22期


【摘要】:针对大规模风电的远距离输送以及大区域电网互联将面临的区域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适用于风电场并网背景下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增益调度思想将风电场平均风速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区域,并逐一对每个控制区域进行系统辨识以及阻尼控制器设计,以解决风电场出力的不确定性造成的控制器失效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方法和自由权矩阵方法分别完成上述系统辨识以及控制器设计过程。含风电场的EPRI-8机36节点测试系统仿真表明:所提辨识方法克服了传统ARMA方法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所提控制器设计方法允许的时滞裕度优于传统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所提的增益调度控制方法能满足风电场出力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egional low frequency oscillation in large-scale wind power transmission and large-scale power grid interconnection, a wide area damping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is proposed, which is suitable for wind farm grid-connected background. In this method, the average wind speed of a wind farm is divided into several control areas by using the idea of gain scheduling, and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damping controller design are carried out one by one for each control area.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ntroller failure caused by the uncertainty of wind farm output. The improved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ARMA (ARMA) method and the free matrix method are proposed to complete the system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ler design process,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ion of EPRI-8 36-bus test system with wind farm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identification method overcom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ARMA method has low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and the delay margin of the proposed controller design method is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linear matrix inequality method. The proposed gain scheduling control method can mee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wind farm output change and has higher practical value.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安交通大学;
【基金】: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0141110032)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EIPE13205)~~
【分类号】:TM6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佳莹;沈沉;刘锋;;双馈风电机组动力学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的影响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8期

2 和萍;文福拴;薛禹胜;Ledwich GER ARD;李思岑;;不同类型风电机组对小干扰和暂态稳定性的影响[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7期

3 陈树勇;常晓鹏;孙华东;曾令全;;风电场接入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13年06期

4 刘志雄;黎雄;孙元章;宋斌;赵维兴;方凤美;;广域PSS闭环控制工程中可变时滞及其处理[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10期

5 王毅;张祥宇;李和明;朱晓荣;;永磁直驱风电机组对系统功率振荡的阻尼控制[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12期

6 张子泳;胡志坚;胡梦月;郑洁云;李琳;;含风电的互联电力系统时滞相关稳定性分析与鲁棒阻尼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34期

7 吴超;;电力系统模型类噪声闭环辨识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7期

8 李辉;陈宏文;杨超;赵斌;唐显虎;;含传输线功率信号的双馈风电场附加阻尼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24期

9 张丽英;叶廷路;辛耀中;韩丰;范高锋;;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的相关问题及措施[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25期

10 陆超;吴超;王天;陈湘;于同伟;;多元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辨识与电力系统自适应阻尼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1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华;大规模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与广域自适应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亚廷;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系统动态稳定影响机理分析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俊夫;钟建伟;;一种风力发电机组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4期

2 李媛媛;余秀月;丁剑;陈峰;宋云亭;于光耀;;含高渗透率风电的孤网频率动态特性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年23期

3 李泽燃;樊艳芳;;750kV地区集群风电场无功电压特性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6年23期

4 王艺博;蔡国伟;杨德友;方圆;叶德武;;风电场有功出力的EEMD特性分析[J];电测与仪表;2016年23期

5 周密;徐箭;孙元章;;多端柔性直流电网平抑风电波动的协调控制策略[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6年12期

6 严干贵;王昱博;钟诚;高扬;;风储联合系统调频控制策略研究[J];电力建设;2016年12期

7 王雨薇;;浅谈并网友好型风电场的特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年33期

8 侯凯元;夏德明;刘永奇;陈磊;李群;徐兴伟;;风火联运送出系统的静态稳定性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6年22期

9 竺炜;钟鹏;巫晓云;;直流接入后的多态频率稳定性及机组控制策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22期

10 田雨;李如锋;;基于电价与激励的需求侧资源可调度容量评估技术[J];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2016年2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宫璇;多重扰动下大电网低频振荡预警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2 易建波;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在线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3 罗珂;基于输出预测和LMI方法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文旦;风电对系统功率振荡的影响及阻尼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任杰;近电气距离大规模风电与直流系统运行耦合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徐超;大规模风电接入对电网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刘坤鹏;考虑风电出力波动的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5 罗莎;主动配电系统协调运行与负荷终端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雄;孙元章;黎雄;张放;赵维兴;刘振盛;;一种用于广域电力系统稳定器控制工程的时钟发生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年06期

2 张宏宇;印永华;申洪;梁双;王皓怀;;基于序贯蒙特卡洛方法的风电并网系统调峰裕度评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年01期

3 吴超;陆超;韩英铎;吴小辰;柳勇军;;多干扰情况下的电力系统闭环辨识研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1年11期

4 汪娟娟;李鹏;傅闯;;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与工程应用[J];电网技术;2011年10期

5 郝正航;余贻鑫;曾沅;;改善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双馈风电机组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15期

6 舒进;张保会;郝治国;汪成根;薄志谦;;基于变速风电场控制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改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6期

7 王国民;吴政球;彭程;陈波;邹贤求;;双馈电机改善系统阻尼的研究[J];电网技术;2011年06期

8 郝正航;余贻鑫;;双馈风电场对电力系统阻尼影响的转矩分析[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5期

9 许寅;陈颖;梅生伟;;风力发电机组暂态仿真模型[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9期

10 李军军;吴政球;;风电参与一次调频的小扰动稳定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姿峰;基于信号激励法的小扰动安全在线评估[D];清华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中;胡吕龙;;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年07期

2 郭力;张尧;胡金磊;;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自适应直流附加阻尼控制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10期

3 吴华仁;吴丹宁;王启;李晓慧;;基于开关控制的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器[J];电网技术;2009年19期

4 郭成;;基于量测及智能优化算法的阻尼控制器协调设计[J];云南电力技术;2012年01期

5 孙衢,王永玉,陈陈;基于计算智能的多个阻尼控制器协调设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16期

6 张健南;林涛;余光正;陈汝斯;潘励哲;徐遐龄;;大规模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协调优化方法[J];电网技术;2014年09期

7 张来,房大中,杨晓东;应用轨迹灵敏度优化设计UPFC阻尼控制器参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5期

8 杨培宏;魏毅立;刘文颖;张继红;;基于反演变结构方法的电力系统自适应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年24期

9 赵艺;陆超;柳勇军;韩英铎;;基于辨识和留数的发电机广域附加阻尼控制器设计[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年19期

10 李红军;陆超;胡晓光;;应用信赖域法的广域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益磊;王西田;;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SEDC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的设计[A];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邓立圣;SEDC在上都发电厂投运[N];中国电力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孙勇;电力系统附加阻尼控制器的优化配置与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周保荣;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段志远;计及信号传输时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4 Mohammed Osman Hassan Mohammed Zain;[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石颉;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设计[D];天津大学;2007年

6 靳晓凌;基于FACTS装置的阻尼控制器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姚伟;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网络预测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婷;基于广域测量技术的时滞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与控制设计[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奎;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电力系统稳定器网络化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2 王海龙;计及信号传输延时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设计[D];南京邮电大学;2015年

3 周一辰;考虑时滞的电力系统阻尼控制器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4 葛业斌;多直流控制系统附加阻尼控制器参数协调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勇;基于时序模型的广域阻尼控制器时滞补偿算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6 罗红梅;基于广域测量系统的广域阻尼控制器的研究[D];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2007年

7 牛伟;基于SSA和GATS算法的阻尼控制器协调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8 刘晶晶;电力系统广域阻尼控制器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雷虹云;并网风电场对电力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10 顾益磊;附加励磁阻尼控制器的原理与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7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2017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3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