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电力论文 >

配电网弹性分析模型及弹性提升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20 16:4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电力网络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各类人为及自然灾害事件频发,虽然这些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不高,但危害严重。为了减小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造成的损失,不仅需要提高配电网抵御灾害事件的能力,更需要能在灾害事件发生后尽快恢复正常。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以配电网弹性分析模型为切入点,分别进行了基于智能软开关和基于用户侧资源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研究,主要完成了如下工作:(1)调研了国内外关于配电网弹性的研究现状,结合配电网弹性的特点,总结分析了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的研究现状。(2)基于配电网弹性的定义,将配电网弹性过程分为灾害预防、灾害渗透、灾害适应、系统恢复、完全恢复五个阶段,并由此确定了配电网弹性量化方法,提出了配电网弹性分析流程。(3)综合考虑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的特点,建立了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多阶段时空模型。(4)计及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的不确定性,根据智能软开关的功能与原理,提出了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智能软开关鲁棒优化配置模型,并利用列约束生成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5)基于用户侧资源的出力特性,建立了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用户侧资源鲁棒优化配置模型,构建了用户侧资源弹性价值评...

【文章页数】:9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配电网弹性研究现状
        1.2.2 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研究现状
        1.2.3 弹性与可靠性的区别
        1.2.4 鲁棒优化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配电网弹性分析模型
    2.1 配电网弹性的定义及量化
    2.2 配电网弹性分析流程
    2.3 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模型的建立
        2.3.1 小概率-高损失灾害事件的数学模型
        2.3.2 配电网最劣灾害事件生成模型
    2.4 算例分析
        2.4.1 算例参数
        2.4.2 配电网最劣灾害事件生成模型分析
        2.4.3 基于灾害场景的灾害事件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SNOP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
    3.1 SNOP的原理与功能
        3.1.1 SNOP的基本功能
        3.1.2 SNOP的控制模式
        3.1.3 SNOP的运行约束
    3.2 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下基于配电网优化运行的SNOP优化配置
        3.2.1 基于配电网优化运行的SNOP优化配置指标
        3.2.2 基于配电网优化运行的SNOP优化配置模型
    3.3 配电网故障状态下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SNOP鲁棒优化配置
        3.3.1 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SNOP鲁棒优化配置模型
        3.3.2 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SNOP鲁棒优化配置算法
    3.4 算例分析
        3.4.1 基于配电网优化运行的SNOP优化配置算例分析
        3.4.2 基于SNOP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研究算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用户侧资源的配电网弹性提升技术
    4.1 用户侧资源的运行特性分析
        4.1.1 风力发电的出力特性
        4.1.2 光伏发电的出力特性
        4.1.3 储能装置的出力特性
        4.1.4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出力特性
    4.2 基于配电网弹性提升的用户侧资源鲁棒优化配置模型
    4.3 基于多维效用并合法的用户侧资源弹性价值评价模型
        4.3.1 多维效用并合法概述
        4.3.2 用户侧资源弹性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4.3.3 用户侧资源弹性价值评价指标基本效用函数
        4.3.4 用户侧资源弹性价值评价多维效用并合模型
    4.4 算例分析
        4.4.1 算例参数
        4.4.2 高强度灾害事件场景下用户侧资源的弹性价值评价分析
        4.4.3 低强度灾害事件场景下用户侧资源的弹性价值评价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创新点
    5.2 总结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情况说明



本文编号:4029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029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e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