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光互补光伏电站设计实施与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01 20:36
世界能源问题位列世界十大焦点问题之首,特别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人口的剧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能源需求量持续增大,由此导致全球化石能源逐步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和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日趋严重。中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光伏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资源基础。我国政府将光伏发电作为改善能源结构、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主要替代能源技术之一,给予了有力的扶持。本论文首先通过PVsyst软件对徐水县干河沟村窑厂4.86MWp农光互补光伏电站进行了理论模拟,重点针对太阳能光伏电站的软件模拟设计、组件选型、发电量收益等因素进行了设计和计算。模拟结果得到本光伏电站首年发电量为7660MWh,系统PR值为80.7%,能量主要损失在光照利用率、逆变器效率、集电线路损耗、升压变压器损耗、光伏组件表明污染、组件工作温度损失、组件串并联失配损失等。然后通过产学研合作,参与了电站的建设工作,重点参与了地基、框架、组件安装、电缆敷设、并网等重要工作,监控了近一年的发点量数据;实际发电量与模拟值基本吻合,这与设计合理、施工完善以及我们与乐凯集团试验的超疏水涂层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分析了农光互补光伏电站对植物的影响...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家政策
1.3 光伏电站分类
1.4 本论文的必要性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设计手段和实验方法
2.1 设计手段
2.2 实验方法
第3章 电站设计
3.1 电站建设地地质条件评估
3.2 太阳能资源分析
3.2.1 太阳能资源分析相关的物理量
3.2.2 太阳总辐射
3.3 气温分析
3.4 软件模拟设计
3.5 方案设计
3.5.1 部件选型
3.5.1.1 组件选型
3.5.1.2 组串式逆变器
3.5.1.3 汇流箱选择
3.5.2 并网点接入
3.5.3 土建设计
第4章 电站实施
4.1 地基处理
4.2 框架施工
4.3 组件安装
4.4 逆变器及汇流箱安装
4.5 电缆敷设
4.6 汇集站建设
4.7 施工后土地平整
4.8 农业种植
4.9 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记录
第5章 光伏电站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光伏遮光对棚下农作物的影响
5.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不同波长的响应
5.4 结论
第6章 “超疏水涂层”提高电站发电效率的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涂层性能测试
6.2.1 涂层透光率测试
6.2.2 接触角测试
6.3 实际组件涂层实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表面清洁程度对比
6.4.2 对比分析
6.5 试验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模拟仿真发电量模拟结果
附录2:超疏水涂层试验记录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29600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家政策
1.3 光伏电站分类
1.4 本论文的必要性
1.5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第2章 设计手段和实验方法
2.1 设计手段
2.2 实验方法
第3章 电站设计
3.1 电站建设地地质条件评估
3.2 太阳能资源分析
3.2.1 太阳能资源分析相关的物理量
3.2.2 太阳总辐射
3.3 气温分析
3.4 软件模拟设计
3.5 方案设计
3.5.1 部件选型
3.5.1.1 组件选型
3.5.1.2 组串式逆变器
3.5.1.3 汇流箱选择
3.5.2 并网点接入
3.5.3 土建设计
第4章 电站实施
4.1 地基处理
4.2 框架施工
4.3 组件安装
4.4 逆变器及汇流箱安装
4.5 电缆敷设
4.6 汇集站建设
4.7 施工后土地平整
4.8 农业种植
4.9 太阳能光伏电站发电记录
第5章 光伏电站对农作物的影响研究
5.1 研究背景
5.2 光伏遮光对棚下农作物的影响
5.3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对太阳光不同波长的响应
5.4 结论
第6章 “超疏水涂层”提高电站发电效率的研究
6.1 研究背景
6.2 涂层性能测试
6.2.1 涂层透光率测试
6.2.2 接触角测试
6.3 实际组件涂层实验
6.4 结果与讨论
6.4.1 表面清洁程度对比
6.4.2 对比分析
6.5 试验结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模拟仿真发电量模拟结果
附录2:超疏水涂层试验记录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40296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anlilw/4029600.html
上一篇:基于加速性能退化的LED灯具可靠性评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