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及岩溶塌陷防治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6 00:56
“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密切其他国家经贸联系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为我国西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在经济大发展的环境下,基础设施建设变的刻不容缓。然而西南地区大面积岩溶发育使基础设施建设面临很多问题与挑战。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岩溶塌陷和基坑边坡稳定性被破坏等地质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因此研究影响岩溶区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地质问题,提出合理的岩溶塌陷处治对策,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西境内岩溶发育类型众多,面积广泛,占西南岩溶发育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本文以广西地区岩溶发育特点为背景,结合岩溶发育基本情况,从岩溶发育机理、影响因素和溶洞分类三个方面对影响建筑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岩溶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研究浅埋溶洞对基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浅埋型溶洞规模较小,根据溶洞规模与埋深之间的关系将隐伏溶洞与基坑边坡间岩体简化为固支模型和悬臂模型。考虑到导致岩层失稳的因素众多,故选择了尖点突变理论分析基坑边坡岩体破坏机制,建立溶洞与基坑边坡临界面间岩体势能基于尖点突变理论的势函数,推导出岩层安全厚度计算公式,提出与基坑边坡周围隐伏溶洞处理与否的判别标准。根据岩层安...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3540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全国岩溶塌陷危险性分布图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第1章绪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选题背景岩溶是指可溶性岩(石灰岩、石膏、钾盐岩)受水的化学及物理作用在地下或地表形成溶洞、溶沟、土洞、落水洞、暗河等形态的地貌总称,也称为喀斯特。岩溶地质对工程建设的危害极大,尤以隐伏溶洞为甚。含溶洞基坑边坡受....
图2.1岩溶形成化学机制受热或压强突降: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1图2.1岩溶形成化学机制需要注意的是,CO2主要来源于土壤层,而非大气降水,因为对于地下深处的溶洞和通道,雨水是很难汇入的。另外,对于大型洞穴的形成,水的溶蚀主要在岩溶发育的初期发挥作用,当发育出现紊流通道后,地下水的冲蚀、侵蚀发挥主要作用。2.1.2....
图2.3各种岩溶形态示意剖面图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图2.2岩溶水垂直分带示意图垂直渗流带,又称为充气带,位于潜水位以下,一般无水或不被水充满。在降雨过程中,水从坡面及地表向下渗透,溶蚀和冲刷作用较弱,多形成竖井、泉、落水洞。季节变流带位于垂直渗流带和水平发育带之间,水流运动方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变动范....
图2.4广西区位图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5表层溶蚀带为古岩溶地表水向溶道流动过程中发生溶蚀形成的岩溶带,岩溶作用弱,并常有就地垮塌堆积和泥质充填现象。2.2.2其他分类方法按照溶洞的大小分:①大溶洞:溶洞高度>3m;②小溶洞:溶洞高度<3m。按溶洞填充状态分:①全填充溶洞:洞内完全充填亚粘土、....
本文编号:4023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iqiudizhi/402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