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凹平板冲击冷却性能的数值研究及结构改进
本文关键词:球凹平板冲击冷却性能的数值研究及结构改进
【摘要】:采用SST湍流模型数值研究了球凹平板冲击冷却的流动与换热特性,分析了4种球凹布置形式对带有最大横向流的冲击冷却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球凹布置的改进结构。研究表明:球凹结构对气流压力损失的影响很小,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能够增大通道对称面和下游的湍动能,顺排布置和流向偏移布置的球凹使通道中心处的湍动能降低;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平板换热效果最好,其次是平板,然后是顺排布置的球凹平板,流向偏移布置的球凹平板换热效果最差;在通道上游,展向偏移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效果优于叉排布置,而通道下游的趋势正好相反。综合展向偏移布置和叉排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优点,布置新的球凹排列方式,改进布置的球凹表面换热效果与预期的效果相吻合;通道底面的换热效果基本不受球凹沿对称面的布置位置的影响。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关键词】: 冲击冷却 球凹平板 强化换热 数值计算
【分类号】:TK124
【正文快照】: 射流冲击能使气流边界层变薄,并在冲击靶面处产生强烈的扰动,是强化局部传热传质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冲击冷却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如高温金属的冲击冷却、电子芯片的微尺度冲击冷却等[1]。先进燃气轮机的燃气温度很高,在燃烧室的壁面以及透平叶片前缘也采用冲击冷却方式。国内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国 ,江军 ,常海萍 ,张东来;涡轮叶片弦中区冲击冷却的模拟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4期
2 陈洪港;闫晓菊;;F级燃烧室过渡段冲击冷却结构模拟计算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3年07期
3 郑际睿,王宝官;模拟透平叶片冲击冷却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0年02期
4 李立国,张东来,江军;液晶在冲击冷却研究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1988年06期
5 刘庆东;尤宏德;;复合倾斜冲击冷却结构设计及应用[J];航空发动机;2012年05期
6 刘钊;丰镇平;宋立明;;实际叶片前缘冲击冷却流动和换热的数值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7 谭晓茗;刘波;朱兴丹;张靖周;;自由空间水/气垂直冲击冷却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12期
8 谭晓茗;李业芳;张靖周;;含湿气流单缝冲击冷却数值模拟[J];航空动力学报;2013年01期
9 吴宏,陶智,徐国强,丁水汀;带气膜出流的旋转叶片冲击冷却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0年04期
10 王辉;张文军;冯永志;张秋鸿;;燃烧室过渡段冲击冷却效果计算与分析[J];热力透平;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钱吉裕;平丽浩;;冲击冷却过程的场协同分析[A];中国电子学会电子机械工程分会2007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孔满昭;朱惠人;原和朋;许都纯;;带扰流柱的冲击冷却结构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彭晓峰;;芯片带翅冷却块的液体射流冲击冷却技术与特性[A];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上册)[C];199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鹏;密频和接近亏损结构自适应重分析及双腔室冲击冷却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于征磊;燃气轮机过渡段简化模型冲击冷却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孙润鹏;导向器叶片冲击冷却结构设计及传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翔;大横流条件下具有柱肋和气膜出流的粗糙表面冲击冷却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2 陈昌将;冲击冷却流动与换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3 白云峰;旋转条件下冲击冷却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张兵兵;微射流矩阵冲击冷却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郑凌云;基于MEMS的微介电液滴冲击冷却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周良兴;基于MEMS的微介电液滴冲击冷却系统建模及其实施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李俊楼;复合冲击冷却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57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5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