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方形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数值模拟
本文关键词:正方形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数值模拟
更多相关文章: 正方形小通道 两相流 冷凝换热 数值模拟 VOF模型
【摘要】:采用VOF模型对制冷剂R134a在水平放置的边长为1 mm、长度50 mm正方形小通道内的凝结换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入口质量流速、热流密度和冷量施加方式对小通道内冷凝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液最先出现在通道拐角处,随后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逐渐布满整个通道截面;沿程换热系数在入口处较大,然后沿流向急剧减小,最后趋于稳定;在恒定热流密度条件下,随着质量流速的增加,气液界面的剪切力逐渐增加,冷凝液膜随之变薄,从而导致换热系数变大;当入口质量流速恒定时,热流密度的改变对冷凝换热系数影响不明显;冷量均衡施加于通道边界比集中施加于某一边界液膜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冷凝换热.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正方形小通道 两相流 冷凝换热 数值模拟 VOF模型
【基金】:总装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两相系统实验平台关键技术研究”资助项目(TZYY08001)
【分类号】:TK124
【正文快照】: 小通道中的流动冷凝换热是微热管、紧凑型传热器以及热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热物理过程[1],研究小通道中的冷凝换热过程,对于相关能量传输装置的优化设计,提高装置运行过程中的换热效率,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市场价值.冷凝过程的换热效率依赖于如通道的截面形状、结构尺寸、流体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灿;李敏霞;马一太;付兴;;小通道内的冷凝换热模型分析[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24期
2 徐斌,,赵亚滨,王政伟;换热设备实验室的设计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6年04期
3 黄德斌;邓先和;朱冬生;欧阳惕;;气流横向冲刷圆壳管束换热试验研究[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2期
4 何磊;王蛟;黄启鹤;杜朝辉;竺晓程;;凹槽式叶顶流动换热的数值研究[J];热力透平;2013年04期
5 张剑慈;高负荷运行中延长换热装置寿命的措施[J];机械工程师;2004年11期
6 任德鹏;夏新林;谈和平;;管内两层介质入口段扩散混合的耦合换热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7 李广超;吴超林;张魏;王成军;;孔-肋相对位置对通道各壁面换热影响[J];热能动力工程;2012年06期
8 翟丽华,朱志彬,董美英,吴爽,王华明,林清宇,胡卫朋,林榕端;内置液轮机换热管的换热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04年01期
9 毕研强;徐向华;梁新刚;;倾角对含油工质冷凝换热影响的实验研究[J];宇航学报;2012年11期
10 钟北京;炉内换热对氧化氮形成的影响[J];电站系统工程;199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振锋;梅元贵;许建林;吴玲飞;;管形状对平片换热芯片传热性能影响的试验[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吴冬梅;贾力;;水平单管外混合气体对流冷凝换热的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林清宇;冯振飞;王军;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扭带转速的计算[A];安全与可靠性——2006流体机械与压力容器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林清宇;郭方文;林宏亚;林榕端;;换热管内自旋纽带研究[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5 张冠敏;林颐清;周守军;田茂诚;;换热设备动态特性仿真系统设计[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董晨;付长明;屈伸;田继丰;;废热锅炉换热管爆裂分析[A];2011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林清宇;林榕端;冯庆革;李培宁;;换热管内液轮机叶片升角对其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付林;李岩;张世钢;江亿;赵玺灵;;吸收式换热的概念与应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9 黄晓宇;雷承勇;王恩禄;杨天尉;宋治璐;;烟气横向冲刷错列管束对流冷凝换热试验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效伟;王静;;辐射-导热耦合换热边界元算法[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方田;含油超临界CO_2冷却换热理论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艾青;热辐射与高速流耦合换热的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3 王治云;开口腔内耦合换热的模拟及其解的非线性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4 罗剑峰;镜漫反射下多层吸收散射性介质内的瞬态耦合换热[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年
5 王志成;复杂边界条件流动换热问题的有限元/光滑轮廓法[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王崧;纤毛状肋和插入物的传热强化研究[D];清华大学;1999年
7 朱恂;速度滑移及温度跳跃区微尺度通道内的流动与换热[D];重庆大学;2002年
8 蒋夫花;大型轴流管壳式换热器中的深度换热[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杜忠选;超临界甲烷及甲烷/氮混合物的冷却换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常伟;非能动余热排出换热器换热特性研究及换热模型验证[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王建惠;分液式冷凝器强化换热实验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4年
3 古新;新型高效节能换热设备装配模块研究与开发[D];郑州大学;2003年
4 董江峰;纵向涡流动结构对换热影响机理的可视化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5 葛鑫;微管外流动换热的玻尔兹曼数值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谭志文;双U型地埋管井群换热数值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7 张健;高效换热管成形加工设备设计与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8 陈yN;CO_2近临界点冷却换热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9 纪馨;过冷中间流体LNG气化器换热过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10 冶萍;转—静盘腔系统的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756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075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