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二级可调增压系统高海拔标定试验
本文关键词:柴油机二级可调增压系统高海拔标定试验
【摘要】:通过内燃机高海拔模拟试验台进行了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不同海拔和工况性能试验,研究了高压级可变截面涡轮增压器(VGT)叶片开度对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海拔全工况VGT叶片最佳开度脉谱.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下,大负荷工况VGT叶片最佳开度随转速增加逐渐增大,中、小负荷工况VGT叶片最佳开度随转速增加先减小后增大;随海拔升高,相同工况下的VGT叶片最佳开度逐渐减小;与单级增压柴油机相比,海拔5.5,km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最大转矩和标定功率分别提高了11.0%,和11.8%,,低速转矩平均提高了31.1%,,适应性系数提高了19.2%,,最低燃油消耗率和低速时燃油消耗率分别降低了4.8%,和15.3%,;不同海拔高、低压级增压器与柴油机的联合运行线均位于压气机较高效率区.
【作者单位】: 军事交通学院军用车辆系;装甲兵技术学院教练团;
【关键词】: 柴油机 二级可调增压系统 高海拔 标定
【基金】:国防预研资助项目(40407030103)
【分类号】:TK427
【正文快照】: 增压技术是改善柴油机高海拔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1-3].传统的单级增压方式与柴油机的匹配均是针对固定海拔和工况,增压能力和调节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柴油机变海拔、变工况的运行需求[4-8].二级可调增压采用高增压技术手段,在提高增压压力的同时,通过增压压力和进气流量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绍明;朱骏;邓康耀;崔毅;刘毅;荣伟华;张国征;;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与其他增压系统的对比计算研究[J];内燃机工程;2011年05期
2 马修真,陈志显,李文辉,丁彦闯,朱友文,张栋波;基于模糊理论的增压系统故障诊断[J];内燃机学报;2001年05期
3 何义团;马朝臣;魏名山;朱智富;;二级增压系统压气机性能试验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何义团;马朝臣;朱智富;魏名山;韩静;;车用二级增压系统匹配方法与模拟计算[J];车用发动机;2007年03期
5 魏名山;张志;何永玲;马朝臣;邢卫东;;带不同类型调节阀的二级增压系统结构与性能对比[J];内燃机工程;2009年01期
6 魏名山;张志;方金莉;马朝臣;施新;邢卫东;;带有放气阀的二级增压系统的设计与试验[J];内燃机学报;2009年02期
7 杨磊;张俊跃;王振彪;;柴油机顺序增压系统进气切换机构的设计与数值模拟[J];柴油机;2010年04期
8 王希波;班孝东;陈德阳;邓康耀;;大小涡轮三级相继增压系统匹配规律研究[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李华雷;刘博;邓康耀;邢卫东;王振彪;;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调节能力的计算和试验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1年S1期
10 吉行竹本;门德成;;几种四冲程中速柴油机的增压系统[J];国外舰船技术(内然机类);1979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郭志耘 彭小民;MIXPC增压系统 获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N];中国船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绍明;可变几何排气管增压系统的计算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杨传雷;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防喘振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利奇;柴油机可调两级增压系统变海拔自适应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长江;柴油机高原可调二级增压系统的匹配与调节[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宝川;可调两级增压系统的动态特性及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张萍;微型燃机然气增压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胡志林;柴油机匹配二级增压系统性能试验与模拟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赵东辉;柴油机二级相继增压系统匹配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7 李胜达;柴油机多阶段及双压气机顺序增压系统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赵鹏;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控制阀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王根意;柴油机二级增压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程伟;H系列电控共轨柴油机进排气增压系统设计、试验与计算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25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125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