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固体结构内部瞬态非均匀温度场的重建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2 14:02

  本文关键词:固体结构内部瞬态非均匀温度场的重建方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兵器科学与技术 瞬态温度场 超声测温 温度场重建 灵敏度法 共轭梯度法


【摘要】:固体结构内部瞬态非均匀温度场的无损测量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和医疗卫生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超声波脉冲回波法,建立了超声测量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结构内部瞬态温度分布的理论模型,发展了预测结构内部非均匀温度场的灵敏度法和共轭梯度法,并系统比较分析了两种瞬态温度场重建算法的精度、抗噪性和稳定性等特性。实验验证表明:基于热传导反问题的两种方法,重建得到的结构内部瞬态非均匀温度分布精度均较高,实时性好,适用性强;对结构内部瞬态温度场的预测与评估以及探索研究结构内部量的新型测量和控制技术等具有参考意义。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学研究所;
【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 瞬态温度场 超声测温 温度场重建 灵敏度法 共轭梯度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02285、11372338) 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755800)
【分类号】:TK311
【正文快照】: 0引言温度作为一个基本物理量,是确定介质状态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结构内部瞬态温度场的测量在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和医疗卫生等领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2]。目前,结构内部的温度测量主要采用内埋传感器(譬如热电阻、热电偶)的接触式探测,但这种方法有一些局限性,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宁,潘健生,顾剑锋,胡明娟;瞬态非傅里叶导热效应判据的探讨[J];激光技术;2002年02期

2 阎大鹏;瞬态干涉测试系列仪器通过部级鉴定[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3 淮秀兰,姜任秋,刘登瀛,孟群;快速瞬态传质过程中非费克效应的实验与理论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0年05期

4 陈由旺,陈军;瞬态导热的计算机分析[J];技术教育学报;1997年01期

5 张娜,蔡睿贤;两相混合材料瞬态导热系统模型偏微分方程组的一个显式解析解[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8年03期

6 王革;顾璇;贺征;;喷管内瞬态激波的数值模拟[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4年S4期

7 张树生,吴大转;离心泵快速启动过程瞬态性能测试系统的研制[J];计量学报;2005年02期

8 王大林;齐宏;阮立明;;利用瞬态辐射信号峰值重构半透明介质内部特性[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1期

9 林瑞泰;简化瞬态导热物体温度场解析解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10 毕继红,张敬宇;瞬态问题的数值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彦;;汽车零部件电压瞬态传导骚扰的测量[A];2006全国电工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昆鹏;吴宏春;曹良志;彭思涛;宋小明;姚栋;;溶液堆启堆分析及瞬态研究[A];第十二届反应堆数值计算与粒子输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王乐勤;吴大转;李志峰;;离心泵在瞬态操作条件下的水力特性及内部流动研究[A];2008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甘肃省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4 黎俊勇;;电子产品中电压瞬态干扰的产生和抑制[A];2007'第十二届全国可靠性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黄必昌;高致慧;洪泽华;虞爱华;;光纤拉曼放大器瞬态效应的时域差分研究[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 激光技术与应用专题)[C];2006年

6 段滋华;赵隆茂;姚小虎;;瞬态热弹塑性强化体结构的热应力问题[A];第十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1年

7 李宏光;吴宝宁;俞兵;曹锋;袁良;;瞬态紫外多光谱辐射测试仪[A];第十三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何鹏;齐勇;;撞击条件下金属板位移—时间历程的一种瞬态测试技术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素敏;谢东垒;张伟;;瞬态干扰信号特点分析[A];2010中国仪器仪表学术、产业大会(论文集1)[C];2010年

10 谭清华;周侃;;升、降温火灾下混凝土瞬态热应变的计算[A];第23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新阔;环形密封瞬态流场模拟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2 姜任秋;快速瞬态热质扩散过程非经典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3 李志峰;离心泵启动过程瞬态流动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李永祯;瞬态极化统计特性及处理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5 张玉良;离心泵启动过程的瞬态内流和外特性[D];浙江大学;2013年

6 徐琪;堆用蒙卡程序RMC物理瞬态计算方法及异构并行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7 李志;瞬态检测理论及OFDM系统应用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刘涛;瞬态极化统计理论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赵振;面向电磁—机械耦合的异构仿真系统瞬态场分析技术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2年

10 陈宇晓;超快电脉冲瞬态取样理论、方法和实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游金程;多热源功率器件瞬态热阻测试技术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闫振宇;高汇聚太阳能流下甲烷水蒸气重整制氢的瞬态特性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3 汪晓华;手持式瞬态磁场记录仪硬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4 杜默;手持式变电站瞬态磁场记录仪软件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王汀利;离线瞬态社会网络动态链接及簇预测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5年

6 朱玉祥;改进型瞬态平面热源法的实验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贾振华;基于数据提取技术的分布式瞬态压力测试系统[D];中北大学;2016年

8 王子杰;典型轿车瞬态气动特性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9 高雅;增压柴油机排气流固换热的稳态与瞬态模拟对比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10 连利波;面向智能变电站的瞬态磁场干扰测量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31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131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