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喷油参数对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2 13:34

  本文关键词:喷油参数对生物柴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生物柴油 排放特性 喷油时刻 喷油持续期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迫切要求人们寻找清洁的替代燃料。生物柴油是以动、植物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酯交换而制成的脂肪酸甲酯的液体混合燃料,与柴油有着相近的物理特性,具有可再生、清洁和安全三大优势,被公认为是优良的代用燃料之一。目前市场上生物柴油仅以小比例(10%以下)与柴油掺混在未经调整的柴油机中直接燃烧。然而由于生物柴油独特的理化特性,大比例生物柴油调和燃料需要对发动机系统进行调整。基于此,本文对喷油参数对生物柴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这对于生物柴油在柴油机上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同原料的生物柴油含有的脂肪酸甲酯的种类和含量不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大豆油生物柴油和地沟油生物柴油进行检测。基于检测结果分析两种生物柴油的组分和对应的含量,估算各组分的临界物性以及不同温度(OK-临界温度Tc)对应的焓值、表面张力、粘度、汽化潜热、饱和蒸汽压、导热系数,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混合规则计算生物柴油的物性并与柴油对比。将估算结果添加到KIVA3V的燃料库中,准备对生物柴油进行仿真计算。本研究基于KIVA3V数值模拟软件进行,首先对其中的计算模型进行了研究,如燃烧模型,湍流模型,喷雾模型,及排放模型等。其中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对于缸内燃烧及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对喷雾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KH-RT破碎模型,由于生物柴油的喷雾特性与柴油有所不同,需要对破碎模型常数进行调整。改变KH-RT破碎模型中一次破碎常数B2和二次破碎常数Crt,研究他们对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对平均索特直径(SMD)的影响较大,随着Crt的减小,SMD减小,雾化程度优化,而喷雾贯穿距的变化不大。研究了生物柴油在不同喷油时刻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排放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定范围内,随喷油时刻的提前放热量增加,放热率加快,喷油时刻为上止点前13℃A(BTDC13℃A)时的放热量最大,放热率最快,缸内平均有效压力最高。缸内平均温度和压力随着喷油时刻的提前而升高,导致NOx排放增多,而CO的最终排放量在喷油时刻为BTDC13℃A时最低,Soot的最终排放受喷油时刻的影响较小。在确保平均有效压力相同的情况下,研究了喷油压力对生物柴油发动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大豆油生物柴油和柴油在不同喷油持续期的耗油量不同,随着持续期的减短,喷油压力的增加,两种燃料的耗油量均降低,但生物柴油降低幅度小于柴油,而且相同喷油持续期下生物柴油的耗油量高于柴油。相同喷油持续期下,生物柴油的缸内压力和温度高于柴油,造成NOx排放高于柴油,但是CO和Soot的最终排放量均低于柴油,而且随着持续期的减短而降低,但NOx排放随持续期的减短而升高。
【关键词】:生物柴油 排放特性 喷油时刻 喷油持续期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1 绪论12-21
  • 1.1 生物柴油的概述12
  • 1.2 生物柴油的原料12-14
  • 1.3 生物柴油的制备14-15
  • 1.4 生物柴油的理化性质15-17
  • 1.4.1 运动粘度16
  • 1.4.2 密度16
  • 1.4.3 低温流动性16
  • 1.4.4 闪点16
  • 1.4.5 十六烷值16-17
  • 1.4.6 热值17
  • 1.5 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17-19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19-21
  • 2 数值计算模型21-36
  • 2.1 KIVA的发展21-22
  • 2.2 KIVA3V的逻辑结构22-23
  • 2.3 控制方程23-35
  • 2.3.1 气相控制方程24-26
  • 2.3.2 离散液相控制方程26-28
  • 2.3.3 气液相间的耦合源项28
  • 2.3.4 湍流模型方程28-29
  • 2.3.5 NO_x机理模型29-30
  • 2.3.7 KH-RT破碎模型30-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3 生物柴油的组分检测和物性计算36-53
  • 3.1 组分检测36-39
  • 3.2 物性计算39-52
  • 3.2.1 临界物性的计算39-42
  • 3.2.2 标准生成焓和焓值42-44
  • 3.2.3 汽化潜热44-45
  • 3.2.4 饱和蒸汽压45-47
  • 3.2.5 液体粘度47-49
  • 3.2.6 表面张力49-50
  • 3.2.7 导热系数50-52
  • 3.3 添加燃料52
  • 3.4 本章小结52-53
  • 4 喷油参数对排放特性的影响53-65
  • 4.1 发动机技术参数53
  • 4.2 计算网格及边界条件53-54
  • 4.3 喷油时刻的影响54-60
  • 4.3.1 平均缸温缸压曲线54-55
  • 4.3.2 放热量及放热率55-57
  • 4.3.3 平均有效压力57
  • 4.3.4 排放特性57-60
  • 4.4 喷油持续期的影响60-64
  • 4.4.1 燃油消耗量61-62
  • 4.4.2 缸温缸压62-63
  • 4.4.3 排放特性63-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5 总结与展望65-67
  • 5.1 总结65-66
  • 5.2 展望66-67
  • 参考文献67-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71-72
  • 致谢72-7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闫金定;;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战略思考[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4年04期

2 李丽萍;何金戈;;地沟油生物柴油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油脂;2014年08期



本文编号:11318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1318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c8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