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
【摘要】:各地区一直致力于缩小经济发展差距,然而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能源强度及其收敛性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地区能源强度与经济能够同时趋于收敛,那么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总量控制的目标则是可行的。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1997-2011年的数据,通过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地区经济的收敛性以及能源强度与经济的同步收敛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区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性,并且收敛速度达到每年1.98%-2.12%;伴随着地区经济收敛,能源强度也存在显著的收敛性,而且收敛轨迹呈现螺旋状;两个同步收敛过程中,地区经济收敛过程大约会提升0.02%的能源强度增长率,从而会提高能源强度的收敛水平,不过这一效应并不明显;而且,地区经济增长率和能源强度增长率均具有一定的正向外溢效应,但前者更突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能源消费总量非增长目标具有现实可行性,宏观层面可以形成能源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双控机制,地方则可以因地制宜步入能源强度与经济同步收敛的路径当中。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资助项目(12&ZD209)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CDJXS12021106) 重庆市“两江学者”计划专项经费特聘教授资助项目
【分类号】:F224;F124;F426.2
【正文快照】: 0引言 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关键,能源强度?的演变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够反映经济结构转型和经济系统管理面临的能源需求,为能源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而且还预示着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消耗总量零增长的现实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第二点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凤丹;;统计指标在地区能源强度比较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2 徐敏杰;单葆国;韩新阳;;我国能源强度、电力强度变化及因素分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1年07期
3 宋枫;王丽丽;;中国能源强度变动趋势及省际差异分析[J];资源科学;2012年01期
4 王金涛;宋亚楠;韩瑞玲;;长春市工业能源强度解构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5 仲伟周;任炳群;郭大为;王军;;我国地区能源强度差异的统计特性及政策含义[J];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05期
6 张海云;;我国能源强度与能源价格市场化关系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3年05期
7 夏利宇;;我国区域能源强度收敛性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4年02期
8 孙庆刚;郭菊娥;师博;;中国省域间能源强度空间溢出效应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9 华贲;;产业结构、能效及一次能源构成对能源强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能源;2010年05期
10 张炎治;聂锐;冯颖;;基于投入产出非线性模型的能源强度情景优化[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庞丽;王铮;;能源强度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A];“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中的计算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宏伟;;积极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确保完成能源强度和碳强度下降目标[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强;能源强度与碳强度关系辨析[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0年
2 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我国能源强度并未进行二次爬坡[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海霞;中国“十二五”节能减碳应坚持高目标(上)[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邵兴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下的能源强度及能源回弹效应变化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2 黄芳;中国能源消费碳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阳;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2 彭青;湖北省能源强度变化因素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3 王瑜鑫;中国省域能源强度趋同的空间计量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4 施金兵;安徽省能源强度统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于明明;我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差异及节能潜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6 洪军;我国东部地区能源强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高杨;FDI对我国能源强度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金冰茹;基于空间分析的能源强度与技术创新的关系[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47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147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