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平面弹性管束疲劳强度与强化换热的数值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7 02:04

  本文关键词:平面弹性管束疲劳强度与强化换热的数值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弹性管束 流固耦合 流体诱导振动 疲劳强度 强化换热


【摘要】:为了保证平面弹性管束在满足疲劳强度的前提下实现强化换热,利用双向流固耦合的方法数值分析了入口速度为0.2~0.5 m·s~(-1)范围内弹性管束的流体诱导振动及强化换热。根据Mises准则分析了弹性管束的疲劳强度,利用PEC评价准则分析了弹性管束的综合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在入口速度为0.2~0.5 m·s~(-1)范围内,管束危险部位主要集中在最内侧管束连接端,且满足管束疲劳强度。在流体诱导振动作用下,弹性管束的努塞尔数分别提高了8.26%,6.07%,5.67%和3.91%。入口速度为0.2和0.5 m.s~(-1)时,弹性管束的PEC值分别为1.08和1.03,二者的差异较小。弹性管束特有的复合弯曲梁结构使得内侧两根管束振动强度大于两侧管束,致使中间两根管束换热能力提高了21%,两侧管束换热能力提高了13%。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高效洁净机械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147526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No.2007CB206903)
【分类号】:TK123
【正文快照】: 0引言平面弹性管束是一种利用流体诱导振动实现强 文献[4]?[6]对平面弹性管束的振动特性进行了化换热的新型换热元件,已经应用于实际生产当 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平面弹性管束受壳程流体诱中[1_21。显然,平面弹性管束在利用流体诱导振动 导作用呈现出复杂的三维振动形式,主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刚,杨泽亮;纵向涡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01年02期

2 郑军,曾丹苓,王萍,高虹;利用流体脉动强化换热的试验研究[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3 殷立勇;张润来;;一种新型强化换热结构[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年12期

4 吉桂明;;强化换热结构的工业应用[J];热能动力工程;2012年05期

5 胡枭;夏德宏;任玲;郭美荣;;蜂巢式金属扩展表面强化换热插件的开发[J];中国有色冶金;2012年06期

6 张艾萍;姚凯;徐志明;;强化换热管中超声空化对场协同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2期

7 李淑英,李兴泉,王乃华;管内流体脉动对强化换热的影响[J];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王增辉,贾斗南,刘瑞兰;狭缝通道两相流强化换热研究综述[J];热能动力工程;2002年04期

9 杨俊兰,马一太;管内插物强化换热性能分析及应用[J];动力工程;2004年03期

10 钱吉裕;平丽浩;徐德好;;丁胞结构强化换热机理的场协同分析[J];热科学与技术;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同荣;欧阳新萍;姜帆;司少娟;;斜翅型冷凝强化换热管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祁小松;张华;武俊梅;;纵向涡发生器强化传热的研究历程及进展[A];中国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祁小松;张华;武俊梅;;纵向涡发生器的强化传热作用与研究进展[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剑;管内强化换热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孟继安;基于场协同理论的纵向涡强化换热技术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3 司洪宇;液化天然气冷能利用过程中强化换热技术及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体激振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4 陶于兵;CO_2家用空调系统实验研究及换热器强化换热数值模拟[D];西安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楠;通道内非对称布置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2 夏荣涛;超声空化对强化换热效果影响的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3 王忠会;场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强化换热[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3年

4 李燕;凹槽通道中层流脉动流动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马良;偏心旋流管强化换热的数值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6 许洁;以空气为介质的电场强化换热理论与数值计算[D];东华大学;2010年

7 杨炳昌;层流脉动流动强化换热的实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8 冯知正;平直与柱面翼涡发生器冲孔强化换热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9 崔丽红;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强化换热管内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年

10 高洋;焚烧炉余热锅炉强化换热数值模拟与结渣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944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1944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3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