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化学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30 14:29

  本文关键词:化学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细颗粒物 化学团聚 除尘效率 煤燃烧


【摘要】:介绍了化学团聚技术在促进细颗粒物团聚长大成易于脱除的大颗粒方面研究进展,分析了团聚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趋势和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上海电力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06133)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BE2014682)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15GA690279)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0KJB70010,12KJB510032) 扬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YZ2015043)
【分类号】:X773
【正文快照】: PM2.5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是一种成分十分复杂的大气污染物[1]。颗粒物是当前我国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2],其面积大、粒径小、活性强,容易附着有毒、有害物质[3],且人体容易吸入,因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很大。PM2.5能通过吸收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勇;杨林军;潘丹萍;赵汶;刘瑞;胡斌;;化学团聚降低WFGD系统PM_(2.5)排放的试验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2期

2 洪亮;王礼鹏;祁慧;张成;赵永椿;陈刚;丘纪华;张军营;;细颗粒物团聚性能实验研究[J];热力发电;2014年09期

3 赵汶;刘勇;鲍静静;耿俊峰;杨林军;;化学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20期

4 何剑;刘道清;徐国胜;;一体式双极荷电凝并器试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年17期

5 凡凤仙;张明俊;;蒸汽相变凝结对PM_(2.5)粒径分布的影响[J];煤炭学报;2013年04期

6 刘忠;刘含笑;冯新新;张卫锋;李怀亮;邢振中;;湍流聚并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2年14期

7 李海龙;张军营;赵永椿;杨艳;郑楚光;;燃煤细颗粒固液团聚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29期

8 董勇;齐国杰;崔琳;马春元;;循环流化床烟气脱硫工艺中颗粒增湿团聚现象的分析[J];动力工程;2009年07期

9 周英彪,王春梅,张军营,魏凤;煤燃烧超细颗粒物控制的实验研究[J];热能动力工程;200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洋;雾霾排放源亚微米颗粒物热泳沉积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2 刘加勋;燃煤飞灰化学团聚实验研究及机理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爱杰;齐永锋;吴江;王妹婷;王子倩;蒋婷婷;;化学团聚促进燃煤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6年09期

2 王树民;张翼;刘吉臻;;燃煤电厂细颗粒物控制技术集成应用及“近零排放”特性[J];环境科学研究;2016年09期

3 于燕;徐俊超;张军;孟强;钟辉;;两段式生长管中过饱和环境特征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6期

4 胡斌;刘勇;杨春敏;雒飞;杨林军;袁竹林;;脱硫废水蒸发脱除PM_(2.5)试验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5 张军;李存杰;郑成航;翁卫国;朱松强;王丁振;高翔;岑可法;;筛板塔细颗粒物协同脱除特性实验[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8期

6 胡斌;刘勇;任飞;潘丹萍;袁竹林;杨林军;;低低温电除尘协同脱除细颗粒与SO_3实验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6期

7 郑建祥;许帅;王京阳;;超细颗粒聚团模型及湍流聚并器聚团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6期

8 洪迪昆;刘亮;郭欣;;无机盐离子对团聚剂溶液性质的影响机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年16期

9 夏永俊;桂良明;吴英;王潜;刘发圣;李海山;;某200MW燃煤发电机组颗粒物生成与排放特性[J];热力发电;2016年07期

10 吕建q,

本文编号:12396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2396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