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余热锅炉先进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烧结余热锅炉先进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国内钢铁企业的微利甚至亏损局面,正倒逼企业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烧结工序是钢铁生产的能耗大户,同时烧结生产过程中约40%的能量被废烟气带走,不但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大量的能源。目前,国内烧结厂越来越重视基于烧结余热锅炉的烧结余热回收技术。而烧结余热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很大程度生取决于锅炉的自动控制水平,尤其是除氧气器温度控制水平和汽包液位控制水平。锅炉汽包液位的稳定更是保证锅炉连续安全运行的基础。本文以12吨烧结余热锅炉控制系统自动控制项目为背景,通过对烧结余热回收的特点、余热锅炉控制的难点和现场工艺指标的分析,确定了该余热锅炉控制的研究方案,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分析了烧结余热资源的特点,研究了余热锅炉的控制工艺与控制难点,确定了文章的研究方法。2、分析了锅炉除氧的重要性以及除氧器温度控制的难点,研究了除氧器温度模糊PID控制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3、针对烧结机余热资源不稳定,蒸汽负荷变化大,给水阀前压力波动大,锅炉汽包液位难于控制的难题,首先设计了给水阀前压力选择性控制算法,然后研究了基于模糊PID的汽包液位“三冲量”控制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仿真研究。4、根据余热锅炉的控制工艺要求,设计了该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主要完成了检测仪表、电气和PLC系统的设计工作。并将先进控制算法应用在余热锅炉的控制上,文章最后给出了控制效果运行图。项目的成功实施,提高了锅炉除氧器温度控制水平和汽包液位控制水平,对提高余热锅炉的寿命,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余热回收的效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229.92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涛;余热锅炉快速启动的探讨[J];浙江电力;2002年02期
2 张锡强,徐建炎;余热锅炉的发展趋势和欧萨斯锅炉的特点[J];有色设备;2003年06期
3 王丽红;余热锅炉系统技术改造[J];化工设计;2004年04期
4 杨松,李世魁;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余热锅炉概述[J];电站系统工程;2005年04期
5 刘作恒;水热煤技术在余热锅炉上的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2005年04期
6 曹习功;白周方;刘伟;;余热电站系统中的水泥窑余热锅炉简介[J];工业锅炉;2005年06期
7 段跃非,张海容;余热锅炉初步热控设计研究[J];锅炉制造;2005年02期
8 臧向东,刘聿拯,袁益超;能源岛余热锅炉的实验研究[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年02期
9 张维鹏;;炼油厂催化余热锅炉改造[J];设备管理与维修;2006年09期
10 陆怡;宋厚钦;;余热锅炉炉管泄漏与改造[J];石油化工设备;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家u!;;余热锅炉技术进展[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成立四十周年文集[C];2002年
2 王继方;钱会敏;;玻璃行业的余热锅炉如何选型[A];2008年全国玻璃窑炉技术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黄伟;;转炉余热锅炉检测和控制系统[A];第七届(200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4 刘文冰;马庆勇;桑海书;;QC150/950-60-5.29/485余热锅炉维修施工方案[A];首届2010年全国(广州)机械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10年
5 周何;于庆波;;电炉余热锅炉应用现状及受热面积灰分析[A];2010全国能源与热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董茂林;侯祥松;孙明庆;;炼钢转炉余热锅炉寿命影响因素浅析与改进探讨[A];第5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宿德民;张凤芝;;喉管式高压余热锅炉的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四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杨震;刘忠楼;郭琴琴;;调峰运行大型余热锅炉设计要点[A];第八届锅炉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孙惠山;;余热锅炉技术改造[A];山东省暖通空调制冷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董茂林;孙明庆;侯祥松;;长寿命转炉余热锅炉[A];2012年全国炼钢—连铸生产技术会论文集(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莉;七○三所余热锅炉叩开欧美大门[N];中国船舶报;2009年
2 记者 夏元 实习生 杨致阳 王聿;西南铝余热锅炉节约400万元[N];重庆日报;2009年
3 记者 陈e,
本文编号:12474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247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