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结构性能的数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8 22:25

  本文关键词:燃气轮机燃烧室预混结构性能的数值研究 出处:《动力工程学报》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燃气轮机 燃烧室 旋流器 预混均匀性 数值模拟


【摘要】:采用Fluent软件对某旋流预混燃烧室燃料与空气的预混和燃烧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轴向叶片式旋流器叶片参数对预混均匀性、回火特性、总压损失和污染物排放的影响,并提出了燃料喷孔结构的改进方案.结果表明:旋流器叶片遮盖度为1.0~1.5,叶片角度为40°~55°,叶片数目为8~12时能够获得较好的燃烧性能;缩小燃料喷孔的孔径,采用旋流器与燃料喷孔合并的结构,合理布置燃料喷孔的位置3种改进方案均能有效改善预混均匀性,降低燃烧的最高温度,3种改进方案依次使NO_x的体积分数比原来降低91%、35%和91%.
[Abstract]:Using Fluent software on a premixed swirl combustion chamber of the fuel and air premixed combustion was simulate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of axial vane swirler blade parameters uniformity, tempering characteristics, total pressure loss and pollutant emission of premix, and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 scheme of pore structure of fuel spra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wirl the vane cover is 1.0~1.5, blade angle is 40 degrees ~55 degrees, leaf number is 8~12 can obtain better combustion performance; reduce diameter of fuel nozzle, the structure of hydrocyclone and fuel nozzle combination,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fuel injection hole position 3 improvement schem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mixing uniformity reduce the maximum combustion temperature, and 3 improvement schemes are that the volume fraction of NO_x decreased 91%, 35% and 91%. than the original
【作者单位】: 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分类号】:TK473
【正文快照】: 为满足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贫预混燃烧技术在燃气轮机燃烧室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技术将燃料与空气进行稀态均相预混,避免局部出现富燃料区而产生高温炽热点,能将燃烧温度控制在1 670~1 900K,以降低NOx和CO的生成量[1].因此,预混装置的性能对能否实现低污染稳定燃烧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玉伟;汪映;雷雄;孟庆斌;刘圣华;;预混均质充量压缩燃烧发动机燃烧与排放特性[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2 励金祥;王炳辉;杨成;陈富州;;柴油机进气预混甲醇裂解气的节油研究[J];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2010年01期

3 原鲲;张孝谦;;平面预混滞止火焰冷态流场湍流特性研究[J];航空学报;2007年01期

4 张力;邱峗;唐强;冉景煜;;微型预混腔内流体传质影响因素的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11期

5 赵黛青;康占肖;蒋利桥;杨浩林;;直列预混微火焰结构特性[J];燃烧科学与技术;2013年05期

6 陈翔翔;徐江荣;王军;王关晴;;燃气多射流切圆预混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能源工程;2014年03期

7 冯冲;祁海鹰;谢刚;陈晓丽;;R0110燃烧室预混均匀性与排放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8期

8 苏金友;宋青华;王力军;吴振宇;;气气快速预混喷嘴内部结构仿真研究[J];航空发动机;2011年05期

9 张伟阔;苟小龙;孔文俊;陈正;;稀释气体对预混甲烷/空气点火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年06期

10 唐华浩;孙俊;李格升;潘志翔;;乙醇预混层流火焰结构的模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尹正龙;周卫东;;制约预混辅料发展的法规难题及解决思路[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2 尹正龙;周卫东;;制约预混辅料发展的法规难题及解决思路[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3 李玉阳;蔡江淮;张李东;齐飞;;低压下富燃预混甲苯/氧气/氩气火焰的动力学模型研究[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4 崔琪;崔玉忠;熊吉如;;GRC外墙制品预混喷射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应用[A];固体废弃物在城镇房屋建筑材料的应用研究——中国硅酸盐学会房建材料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余西龙;李飞;陈立红;张新宇;;TDLAS测量甲烷/空气预混平面火焰温度和H_20浓度[A];第一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张瑞宏;管荣根;朱顺华;储方雄;;预混式气力喷雾系统气液混合二相流流场的研究[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崔琪;崔玉忠;;GRC外墙制品预混喷射成型工艺的开发与应用[A];纤维混凝土的技术进展与工程应用——第十一届全国纤维混凝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范孝华;周进;林志勇;;H_2/Air静止预混气爆震波临界起爆状态的试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崔强;预混辅料优势凸显[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全预混燃气技术燃烧效率高[N];中国化工报;2011年

3 左文坚 王晓兰;预混辅料生产使用需要法规支持[N];中国医药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晓晶;氢燃料旋流预混火焰燃烧诱导涡破碎回火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纪;突扩燃烧室内预混湍流燃烧的数值模拟研究[D];上海应用技术学院;2015年

2 李文杰;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过程的实验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刘蕾;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ODPP/OESC)二维狭缝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孙婷;预混燃烧室中预混器性能的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5 杨金虎;FGM预混及部分预混湍流燃烧模型研究与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6 杜丹;预混旋流燃烧室污染物排放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3年

7 许雪;稀氧部分预混/富氧补燃二维狭缝火焰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梁普;完全预混燃气具燃烧性能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9 孙彦文;旋流预混型冶金喷嘴空气动力学特性冷模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王海连;贫燃预混旋流燃烧不稳定性大涡模拟[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476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3476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