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失活SCR脱硝催化剂再生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30 04:08

  本文关键词:失活SCR脱硝催化剂再生试验研究 出处:《安徽工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CR催化剂 V_2O_5-WO_3/TiO_2 中毒 再生


【摘要】:煤炭的燃烧会排放出大量的NOx,而NOx带来的如雾霾、酸雨和光化学烟雾等会给人们健康和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脱硝技术对NOx排放进行控制,而脱硝催化剂是其核心部分。受脱硝反应温度限制,直接布置于省煤器后的催化剂因烟尘中的灰尘、碱金属K和As等各种因素一般在使用3-5年就会失活。通过对失活的催化剂进行再生和利用,可以降低脱硝成本和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对由碱金属K和砷(As)引起失活的商用SCR脱硝催化剂V2O5-WO3/TiO2的再生进行了实验研究。对脱硝催化V2O5-WO3-TiO2剂进行碱金属K中毒处理,并采用乙二酸(H2C204)溶液对其进行再生。结果表明,K负载量为2wt.%的催化剂在350℃时的脱硝率为81%,较新催化剂约下降15%。以H2C204为再生液对制备的K中毒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控制H2C2O4的浓度为0.001mol/L,再生温度为60℃,再生时间为0.5h,350℃下脱硝率达到新催化剂的95%以上。表征分析结果显示,碱金属K沉积在催化剂表层和微孔孔道内导致比表面积降低1.5m2/g。K与B酸位中的质子反应生成V-OK,降低了B酸强度和对NH3的吸附性能,也使得V5+结合能降低0.3eV降低了。H2C204再生后,有效地将K清洗去除,提高了催化剂上的颗粒细小度、均匀度和对NH3的吸附能力。使得再生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新催化剂增加了6.7m2/g,B酸强度得到恢复。对脱硝催化剂V2O5-WO3/TiO2进行砷(As)中毒处理,并采用氨(NH3)溶液对其进行再生。结果表明,As负载量为3.79wt.%的催化剂在350℃时的脱硝率为78%,较新催化剂约下降18%。以NH3为再生液对制备的As中毒催化剂进行再生处理,控制NH3的浓度为0.0015mol/L,再生温度为80℃和再生时间为1h,350℃C下脱硝率达到新催化剂的94%以上。结合表征手段测试分析认为As凝结在催化剂颗粒的表面上和颗粒间隙中使得颗粒聚集变大,致使比表面积较新催化剂下降约34.6%,活性位数量被大量减少,表面上产生一定量的As-OH,从而导致活性的下降。再生后催化剂上的As被有效的去除,使得颗粒变得细小均匀,比表面积得到恢复,被堵塞的孔道和孔径也获得较好的恢复。As去除后活性位完全暴露出来,使得脱硝性能得到较好的恢复。对脱硝催化剂V2O5-WO3/TiO2进行砷(As)和K复合中毒处理,并采用氨(NH3)溶液和H2C2O4溶液对其依次进行联合再生。结果表明,As和K负载量分别为3.79wt.%和2%的催化剂在350℃时的脱硝率为60%,较新催化剂约下降36%。以NH3和H2C204为再生液对制备的As和K复合中毒催化剂依次进行再生处理,分别控制NH3和H2C204再生条件为0.0015mol/L-80℃-1h和0.001mol/L-60℃-0.5h,350℃下脱硝率达到新催化剂的97%以上。结合表征分析发现,由于As和K共同沉积在催化剂的微孔孔道内、表面上和颗粒间隙之间,造成了催化剂比表面积降低,B酸强度大幅下降,H2还原峰升高50℃C等结果。联合再生后比表面积和表面酸性得到恢复,H2还原温度较新催化剂低70℃左右且再生催化剂表面没有生成新的有害物质,说明氨和乙二酸可以有效去除As和K。由于乙二酸的易分解,NH3是催化反应中的还原剂,因此再生后催化剂表面无需再次清洗,从而为复合中毒催化剂提供一个环保且工艺流程较短的再生途径。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X77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泰瑞;石峰;;电厂脱硝技术概述[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3年18期

2 刘国庆;;浅谈脱硝技术在660MW机组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03期

3 丁德军;高井热电厂脱硝技术的探讨[J];科技潮;2005年04期

4 杜雅丽;;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控制系统论述[J];山西电力;2009年S1期

5 覃怡敏;;脱硝 政策雷声大,雨点小[J];新财经;2010年07期

6 袁细宁;;脱硝市场现状及发展建议[J];科技资讯;2010年19期

7 邵明勇;李飞;田佳;;先进脱硝技术在大型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中的优化应用[J];能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8 赵胜国;胡永锋;;我国脱硝技术发展及技术经济分析[J];华电技术;2011年12期

9 吴敬;;水泥工业脱硝技术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年06期

10 灵子;;江苏科行:做脱硝行业先行者[J];四川水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勇纲;武建忠;赵忠生;孙启顺;;电站锅炉脱硝技术综述[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3)[C];2008年

2 ;包头希望铝业脱硝工程成功通过168运行[A];《电站信息》2013年第2期[C];2013年

3 ;科行集团成功承接神华国华准电2×330MW机组脱硝项目[A];《电站信息》2012年第12期[C];2012年

4 张益智;赵芳;曹燕春;;非催化协同脱硝技术在水泥窑炉上的应用[A];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2年

5 唐建城;;中电国华北京热电分公司4×100MW锅炉脱硝技术可行性研究[A];全国火电100MW级机组技术协作会第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們芦;陈雄波;王海强;刘越;吴忠标;;铈改性钛基纳米管的脱硝活性及抗碱金属中毒性能研究[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七卷)[C];2013年

7 高长明;;我国水泥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及其脱硝力度的探讨[A];第五届中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论坛暨2012年全国水泥企业总工程师联合会年会会议文集[C];2012年

8 ;华电青岛公司3号机组脱硝改造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A];《电站信息》2012年第10期[C];2012年

9 ;华电潍坊公司推进脱硝改造加速“绿色企业”建设[A];《电站信息》2012年第5期[C];2012年

10 柏发桥;;300MW机组脱硝改造介绍[A];全国第八届电站锅炉专业技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凌;长株潭首个火电 脱硝改造工程竣工[N];湖南日报;2012年

2 冉冉;水泥脱硝被称为“三无”项目的苦涩[N];中国建材报;2013年

3 见习记者 吴松;环保新政 提升脱硝产业迎新机遇[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4 吴松;环保新政下 脱硝产业迎来新机遇[N];江苏经济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赵引德;脱硝催化剂企业“跑马圈地”[N];中国化工报;2011年

6 证券时报记者 陈锴;电厂脱硝进展提速 环保企业受益在望[N];证券时报;2011年

7 记者 叶勇;“十二五”脱硝装机达100% 千亿级火电排污市场呼之欲出[N];上海证券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玉蕾;脱硝电价应避免“一刀切”[N];中国电力报;2011年

9 记者 颜新华;我国电力脱硝关键技术国产化成功[N];中国电力报;2010年

10 李贺林 王艳;“陈一脱”的水泥脱硝梦[N];中国建材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卓楷;基于数值模拟的NO臭氧氧化反应、双旋流气气混合器和湿法脱硝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汪谢;新型脱硝功能聚苯硫醚复合滤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4年

3 高攀;先进再燃及选择性非催化脱硝优化实验与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陈莲芳;脱硝反应器流场与反应物混合模拟优化[D];山东大学;2011年

5 曹庆喜;气体添加剂对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反应过程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6 任雯;硫酸亚铁SCR催化剂脱硝机理及制备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李攀;V_2O_5/AC催化剂脱硝过程中若干重要问题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8 陈镇超;基于尿素还原剂的选择性非催化还原高效脱硝技术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李云涛;氟掺杂氧化钒/氧化钛催化剂制备及其低温脱硝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陈雄波;铈改性钛基纳米管的脱硝活性及抗碱/碱土金属中毒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应用于城市隧道的除尘脱硝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易检长;烟气SCR脱硝反应装置仿真模拟及PIV试验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3 程鹏飞;LNB+SCR联合脱硝技术在某燃煤锅炉脱硝改造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季向峗;基于电解原理的船舶废气脱硝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5 孙建颂;基于氯酸氧化的船舶柴油机废气脱硝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6 刘琦;基于DCS的火电厂脱硝工程控制系统的设计[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7 陈天杰;基于气固两相的SCR脱硝系统流场优化及喷氨控制方法[D];东南大学;2015年

8 李晓坚;600MW燃煤锅炉尾部SCR脱硝系统改造[D];东南大学;2015年

9 朱丹丹;典型纳米功能材料在环境污染控制领域的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15年

10 李小芳;燃煤电厂脱硝项目投资与运行成本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4年



本文编号:13532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3532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