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复杂三维气动布局的高负荷压气机气动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采用复杂三维气动布局的高负荷压气机气动设计研究 出处:《工程热物理学报》2016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负荷压气机 流动控制方法 压气机设计 数值仿真
【摘要】:通过数值模拟,采用融合多种流动控制手段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了一对单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进行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从传统压气机设计角度出发,采用复杂的三维气动布局设计方法,设计所得的压气机性能仍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将压气机内的设计矛盾重新分配,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流动控制技术,可以显著提升压气机在设计点的气动性能,并明显拓宽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范围。
[Abstract]: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aerodynamic layout design method is adopted, which combines various flow control methods. A pair of single stage high load axial flow compressors are designed and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raditional compressor design, a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aerodynamic layout design method is adopt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signed compressor still has a large lifting space, and the design contradictions in the compressor are redistributed to maximize the use of flow control technology.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compressor at the design point can b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stable working range of the compressor can be widened obviousl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动机气体动力研究中心;中船重工第七0三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金项目(No.51206035,No.51436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No.51121004)
【分类号】:TK402
【正文快照】: 0前言 无论是针对航空发动机,亦或是工业燃气轮机、船用燃气轮机等,提高压气机的级压比始终具有其重要的研究意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Koch和SmithW预测出端壁附面层损失在多级压气机级损失中的重要占比之后,如何有效控制扩压叶栅内附面层的发展,成为了提高压气机性能的主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波,王强;不同分流比下风扇/压气机组合体性能预估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华青,陈矛章;高负荷高通流跨音压气机的研制和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2003年02期
3 陈懋章;刘宝杰;;中国压气机基础研究及工程研制的一些进展[J];航空发动机;2007年01期
4 汪伟;何立明;于锦禄;;压气机虚拟试验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5 刘滨春;;压气机级间引气对压气机性能影响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8年16期
6 刘波;陈云永;项效昒;侯为民;;对转压气机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J];推进技术;2008年04期
7 陶立权;孙鹏;杨坤;;风扇/压气机进口畸变问题数值研究进展[J];中国民航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8 陈云永;刘波;谢彦文;;对转压气机特性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年07期
9 李冬;李本威;杨欣毅;邓斌;;压气机性能衰退和清洗恢复仿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0年09期
10 苗厚武,蔡晓钟,高金满;端削技术在跨音速压气机上的应用[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浦鹏;孙涛;李冬;;压气机性能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沈腾;;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压气机测试中的应用研究[A];大型飞机关键技术高层论坛暨中国航空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李建君;顾春伟;;压气机1.5跨音级内部流动分析[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健新;武卉;高飞龙;;某压气机试验器旁路退喘系统结构设计及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3分会场: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朱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算法在压气机性能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朱理;;三次样条插值函数算法在压气机性能试验中的应用[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7 郭明;周盛;吴介之;;基于局部动力学的内流(风扇/压气机)气动诊断方法初探[A];2003空气动力学前沿研究论文集[C];2003年
8 赵连会;何磊;徐强;崔耀欣;虎煜;;某型多级轴流压气机三维CFD流场分析及气动优化[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符娆;雷勇;;基于HHT的压气机气动失稳检测技术研究[A];2010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孙明霞;梁春华;;提高轴流压气机稳定性的技术措施[A];中国航空学会第七届动力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高山 张若萌;激扬动力[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中航工业燃气涡轮研究院 曹志鹏;未来高负荷风扇/压气机局部流动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宁;高速压气机低速模化相似准则及轴向缝机匣处理流动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6年
2 高坤华;基于混沌理论的压气机失速预测及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3 赵勇;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和进气畸变影响预测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4 羌晓青;低反动度附面层抽吸式压气机流动控制及设计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高海洋;畸变条件下端区流动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机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6 罗钜;高性能风扇/压气机三维叶片气动设计与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7 张环;旋转总压畸变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龙艳丽;高负荷氦气压气机气动设计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李亮;叶尖射流对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10 屠宝锋;风扇/压气机动态失速过程和多尺度非定常气动稳定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鑫;跨音压气机边界层抽吸控制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2 管健;旋转冲压压缩转子试验系统气动性能数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3 梁齐文;燃气轮机压气机改型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阮国辉;跨声速低反力度压气机动叶性能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刘斌;亚声速重复级压气机试验台气动与结构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5年
6 桑晶晶;船用废气涡轮增压器压气机流场及气动噪声数值仿真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7 胡勇;空气涡轮火箭组合发动机总体方案研究与优化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8 刘军;跨声速压气机应用弯曲叶片的数值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9 薛嘉麒;组合抽吸对旋转冲压压缩转子性能的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16年
10 芦建斌;叶轮设计对车用涡轮增压器压气机的效率及噪声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36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43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