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控制压缩着火发动机不同负荷下燃烧及排放特性
本文关键词: 柴油机 排放控制 燃烧 预混合 出处:《农业工程学报》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对柴油预混合气着火相位难以直接控制的问题,提出射流控制压缩着火(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JCCI)方式。将一台单缸农用柴油机改造为JCCI发动机:压缩比降至12,增加一个带液化石油气(liquefied petroleum gas,LPG)供给通道和火花塞的点火室,并进行了JCCI发动机全负荷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射流控制压缩着火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发动机的燃烧相位和排放。在平均有效压力低于0.44 MPa的工况范围,NOx排放比原机降低较多,燃烧始点相位CA10与滞燃期几乎不随负荷增加而改变;在平均有效压力高于0.44直至0.54 MPa负荷范围内,燃烧始点相位迅速前移,滞燃期迅速减小,柴油提前自燃,射流对着火相位控制作用减弱,NOx排放迅速增加并超过原机;在全负荷范围,烟度始终维持在低水平,HC和CO排放较高。该研究可为柴油预混合燃烧着火相位控制提供参考。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ignition phase of diesel premixed gas is difficult to be controlled directly, a 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is proposed. JCCI. A single cylinder agricultural diesel engine was transformed into a JCCI engine: compression ratio reduced to 12. Add a ignition chamber with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LPGs and spark plugs. The full load characteristic of JCCI engine is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ustion phase and emission of the engine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by 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essure is less than 0. 44 MPa. The emission of NOx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engine, and the phase CA10 and the ignition lag period of the combustion start point almost do not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load. When the average effective pressure is higher than 0. 44 to 0. 54 MPa, the phase of the ignition point moves forward rapidly, the ignition lag period decreases rapidly, the diesel oil is self-ignited ahead of time, and the control effect of jet on the ignition phase is weakened. NOx emission increased rapidly and exceeded the original engine. In the full load range, the smoke level is always kept at a low level and the emission of HC and CO is high. This study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the ignition phase control of diesel premixed combus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91550部队;大连理工大学内燃机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79034)
【分类号】:TK421.2
【正文快照】: 张强,杨培源,隆武强,田江平.射流控制压缩着火发动机不同负荷下燃烧及排放特性[J].农业工程学报,2016,32(4):56-61.doi:10.11975/j.issn.1002-6819.2016.04.008 http://www.tcsae.orgZhang Qiang,Yang Peiyuan,Long Wuqiang,Tian Jiangping.Combustion and emission character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射流控制全自动专用车床[J];科技简报;1971年17期
2 ;射流控制瓦片簧试验器[J];铁道车辆;1972年03期
3 ;射流控制多头钻床[J];铁道车辆;1972年03期
4 ;射流控制燃油脱瓦炉[J];铁道车辆;1974年09期
5 李希文;射流控制充填二氧化碳设备[J];洪都科技;1975年01期
6 甄学义 ,安树林 ,许仰曾;闸瓦铸造自动线射流控制系统的改进[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1977年03期
7 肖中云;牟斌;陈作斌;刘刚;;零质量射流与分离控制的数值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8 刘峰;邹建锋;郑耀;;合成射流物理参数对控制翼型流动分离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1期
9 吴盟;额日其太;王猛杰;杜江毅;;射流角度对平板横向射流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年09期
10 ;射流控制普通车床[J];轴承;197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春嵘;安学广;刘波;;合成射流对脉动气动载荷的相位控制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2 冯立好;王晋军;徐超军;;高效合成射流激励信号的实验验证[A];第七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牛中国;杜希奇;金沙;黄丽婧;高娜;;进气道零质量射流控制技术研究[A];探索 创新 交流——第五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第5集)[C];2012年
4 关晖;吴锤结;;湍流横向射流大尺度涡结构的涡环模型[A];第十届全国分离流、旋涡和流动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顾蕴松;李斌斌;程克明;;微型合成射流大攻角前体非对称涡主动控制[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谷云庆;仿生射流表面减阻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年
2 王国蕾;可压缩横向射流和旋拧射流的大涡模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周勇;压电-金属复合结构合成射流驱动器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闫洁;三维气固两相平板间射流中相间耦合作用的直接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美超;基于非定常微射流控制的圆湍射流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曹永飞;射流推力矢量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3 杨军;正反馈式射流振荡器性能研究及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峰;合成射流控制翼型流动分离的数值模拟[D];浙江大学;2013年
5 杨田甜;电场驱动射流的稳定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6 崔金雷;气固两相圆湍射流相间调制规律的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7 刘刚;射流引射推力矢量数值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8 程瑞斌;振荡射流改善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9 罗振兵;合成射流流动机理及应用技术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陈智;双喉道射流矢量喷管的设计规律及与后机身一体化的探索[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772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1477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