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储热换热性能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13 01:06

  本文选题:相变材料 + 传热 ; 参考:《热能动力工程》2016年02期


【摘要】:基于石蜡相变材料,对同心套管式相变储热单元的融化过程进行了二维非稳态数值研究。在考虑自然对流的前提下,对比了内传热管和外传热管储热单元的换热特性,得到了相变材料的温度场分布、流线图和相变界面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史蒂芬数、瑞利数对储热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融化相同体积相变材料前提下,外传热管储热单元可以缩短60.7%的融化时间,换热特性明显优于内传热管式储热单元,这对与变储热装置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Abstract]:Based on paraffin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 melting process of concentric casing type phase change thermal storage unit is studied. On the premise of considering natural convection,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heat transfer tube and external heat transfer tube heat storage unit are compared. The temperature field distribution, streamline diagram and phase transition interface position of phase change material are obtained, and the Stephen number is studied. Effect of Rayleigh number on heat storage and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premise of melting the same volume phase change material, the heat transfer tube heat storage unit can shorten the melting time by 60.7%, and th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is obviously superior to that of the internal heat transfer tube type heat storage unit,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the heat storage unit.
【作者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数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GZD-EW-302);科技支撑项目(2015BAA01B02)
【分类号】:TK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瑜,郭宽良,葛新石;具有添加材料的水平同心套管内自然对流的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5年04期

2 刘继平,王良璧,,陶文铨;圆内正八边形自然对流静态分歧数值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1996年S1期

3 丁耀仁;自然对流条件下计算架空保温横管复合放热系数的一个模拟公式[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4 刘志强,汤广发,张泠;通道自然对流热阻力的数值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宋艺新,段远源;空气沿横管外表面自然对流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5期

6 杨立军,任建勋,宋耀祖,过增元;非保守力与自然对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3年06期

7 杨立军,任建勋,宋耀祖,过增元;磁致空气自然对流的数学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8 杨立军,任建勋,宋耀祖,过增元;不同磁场布置对空气自然对流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03年03期

9 王晓云;空气在横管外自然对流中的辐射影响[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光正,马洪林,张宁;原始变量法计算封闭腔内自然对流[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传山;李琪;;自然对流对微小颗粒孔隙中运动沉积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崔会敏;徐丰;;时间依赖侧加热腔体内自然对流[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丰;崔会敏;;侧加热腔内瞬态自然对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苏耿辉;余佳佳;张锡文;何枫;;平板自然对流的温度动态测量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崔会敏;徐丰;;三角腔内自然对流的三维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戴传山;;含相变颗粒流体的Rayleigh-Benard自然对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张运章;;自然对流问题基于亚格子预估校正稳定化算法的数值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2013论文集[C];2013年

8 苏耿辉;余佳佳;张锡文;何枫;;密闭腔室内平板自然对流测量及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崔会敏;徐丰;;周期性热边界条件下三角腔内自然对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马佳;徐丰;;绝热翅片高度对侧加热腔内自然对流流动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晓凤;水平环缝内具有密度极值流体的自然对流流型演变及传热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王烨;封闭腔湍流自然对流修正k-ε模型及其应用[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福云;室内空气多态模拟及对流反演[D];湖南大学;2008年

4 耿文广;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时多物理场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连山;缩放通道内自然对流和沸腾的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门启明;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机制与计算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大温差封闭腔体自然对流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亓伟;密闭圆筒仓内储粮自然对流及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刘彦穹;自然对流条件下一种新型结构散热器的散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许春龙;磁重力补偿下磁流体的自然对流与沸腾传热实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黄夫泉;封闭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及其非线性特性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08年

6 杨小川;复杂热环境中大型薄壳体内的自然对流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杨琳琳;封闭室内自然对流数值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8 陈奇成;耦合自然对流作用的固液相变数值模拟[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9 丁鹏;离散型热体及钢丝冷凝器自然对流的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10 王林豪;水平环形腔和方腔内冷水自然对流传热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119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0119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9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