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内燃机活塞环表面耐磨密封仿生结构设计与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6 22:11
【摘要】:内燃机为传统工业产品提供动力保障,近年来,由于石油及矿产资源的不断缩减,内燃机产业发展逐步趋于高效性、节能性、实用性。活塞环与缸套系统作为内燃机动力输入和输出的核心,其工作过程中的摩擦功耗占内燃机摩擦功耗的约50%,活塞环密封性能也直接影响燃料燃烧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系统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内燃机整体耗油量、稳定性与使用寿命。因此,提高活塞环与缸套系统内耐磨与密封性能对于提升内燃机整体工作效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活塞环与缸套系统工作原理与实际工况下的温度场及受力情况,设计具有较好耐磨及密封性能的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以大众EA2111.4L 66kWMPI低功率版发动机内活塞环组为研究对象,选择沟槽深度、沟槽宽度、沟槽间距为试验因素,利用正交多项式回归设计分析方法,建立27种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有限元分析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标准活塞环组及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分别进行热一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并求解其外表面及开口处应力分布情况,讨论活塞环组表面沟槽形结构对其耐磨及密封性能影响。通过对活塞环组外表面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可知,活塞环外表面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活塞环开口处对面,活塞环表面仿生沟槽形结构可有效减少活塞环外表面应力集中程度,减小活塞环组外表面应力值,从而提高活塞环组耐磨性能。对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耐磨性能影响从大到小的的因素依次为:沟槽宽度沟槽深度沟槽间距,沟槽深度为3mm、沟槽宽度为0.1mm、沟槽间距为0.1mm的仿生活塞环外表面应力最大,耐磨性能最好。通过对活塞环组第一气环和第二气环开口处应力分布有限元分析可知,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第一气环开口处应力呈现出多点应力集中现象,在仿生沟槽形结构边缘也存在应力集中情况;仿生活塞环组第二气环开口处应力在环内侧呈现出区域性应力集中现象,沟槽端口周围应力较小,活塞环开口处与环槽内侧能够保持比较稳定的应力,防止由于活塞环内侧与环槽内侧壁间产生较大间隙而导致的缸套内部高温高压气体泄漏,从而提高活塞环组的密封性能。对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第一气环密封性能影响从大到小的因素依次为:沟槽宽度沟槽间距沟槽深度,沟槽深度为1mm、沟槽宽度为0.5mm、沟槽间距为0.1mm时仿生沟槽形第一气环密封性能最好;对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第二气环密封性能影响从大到小的的因素依次为:沟槽深度沟槽间距沟槽宽度,沟槽深度为3mm、沟槽宽度为0.5mm、沟槽间距为0.2mm时仿生沟槽形第二气环密封性能最好。为验证仿生沟槽形活塞环耐磨及密封性能,本文设计并搭建活塞环耐磨及密封性能测试试验台,对部分仿生沟槽形活塞环进行摩擦力试验及静密封测试试验,得到沟槽深度为3mm、沟槽宽度为0.1mm、沟槽间距为0.1mm的仿生沟槽形活塞环平均摩擦力最小,减阻率为19.63%,减阻率最大,耐磨性能最好,与前期热一结构(?)合有限元分析结果一致;沟槽深度为1mm、沟槽宽度为0.5mm、沟槽间距为0.1mm的仿生沟槽形活塞环组可以有效减缓活塞顶部气体泄漏速率55.26%,密封性能最好。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K4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静秋;王晓雷;;表面织构创新设计的研究回顾及展望[J];机械工程学报;2015年23期

2 赵文娟;赵丹平;吴双群;陈洋;;活塞环密封性计算与试验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5年06期

3 梁刚;赵丹平;陈洋;吴双群;;发动机叠式单气环密封性的静态仿真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4 王焕平;;铸态贝氏体球墨铸铁活塞环材料研发[J];内燃机与配件;2015年04期

5 孙少妮;谢里阳;张以忱;;非光滑表面制动盘摩擦磨损性能有限元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1期

6 赵丹平;陈洋;梁刚;;新型复合式活塞环漏气量的试验与仿真[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4年06期

7 叶建春;匡继勇;刘宝庆;贺世正;王会强;康蕾;;基于有限元法的压缩机活塞环强度分析[J];轻工机械;2014年01期

8 侯健;余志壮;仲怀清;;内燃机活塞环组环面压力与漏气的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3年03期

9 谷云庆;赵刚;刘浩;王彦明;李照远;刘文博;赵健英;李芳;;气动灭火炮弹体橡胶圈仿生凹坑表面减阻特性[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年04期

10 张新国;鹿云;周忠;肖静岚;;机车活塞环抗磨损性能试验研究[J];机车车辆工艺;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波;内燃机活塞裙部减磨降阻仿生形态设计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秦志健;对4G6发动机活塞环主要参数的选取及其影响分析[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2 邵贤林;盘磨机的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3 荆碧舟;柴油机缸套—活塞组热负荷与机械负荷耦合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4 黄志云;内燃机活塞环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谢琰;柴油机活塞热负荷与机械负荷的三维有限元耦合分析[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0年

6 何屹;活塞在温度和机械载荷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7 杨闯;CA4D32柴油机机体组件静强度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30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2630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