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乙醇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前景预测
本文关键词:燃料乙醇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前景预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球能源消费日益增加,石油储量有限将消耗殆尽,面临能源安全问题与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燃料乙醇作为一种具有双向清洁作用的可再生新型能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美国、巴西等国是最先发展燃料乙醇产业的国家,这些国家尽管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市场环境不同,产业发展模式也不一样,但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这为产业发展起步较晚、国际竞争力较弱的中国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以美国、巴西、欧盟、中国为研究对象,从四国(地区)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入手,对各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深入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组合模型对四国(地区)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为提高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明了方向。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以产业发展经典理论为依据,对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机理进行剖析,对驱动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四大因素——供给、需求、政府、技术进行国际比较,对各国产业发展成熟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到巴西产业发展成熟度最高,美国次之,中国仍处于产业萌芽期的结论。 2.采用RCA、TC指数对四国(地区)燃料乙醇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衡量,得出巴西竞争力最强、美国第二、中国第三、欧盟竞争力最弱的结论。基于钻石模型对四国(地区)燃料乙醇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各国燃料乙醇产业竞争力发展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美国产业竞争力由生产要素、政府政策推动,巴西由汽车产业推动,欧盟受到区域内需求限制,中国主要由政府政策推动,市场作用尚未体现。 3.使用VAR-SVM组合模型对国外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供需进行短期预测,组合模型综合考虑历史供需与当期因素,提高了数据拟合与预测精度。预测结果显示美国供需将保持现有增速、出口能力增强,巴西供需增速趋缓、出口能力稳定,欧盟供需增速加快、进口依赖度增加。 4.对中国燃料乙醇进行短期和中长期预测,对产能按原材料分类法预测,需求按车用燃油消费替代法预测。结果发现:从短期看非粮乙醇、中长期看非粮乙醇和纤维素乙醇是产能主要增长点,中国燃料乙醇在供给、需求、出口方面都存在巨大发展潜力。 5.基于产业竞争力分析和预测分析,总结出中国燃料乙醇发展优势在于潜在产能丰富、政府支持度高、出口潜力大,劣势在于技术差距、相关产业落后、市场化程度低,据此提出中国燃料乙醇发展对策建议。
【关键词】:燃料乙醇 产业竞争力 国际比较 VAR-SVM组合模型 供需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764.1;F416.2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1 绪论13-27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2 文献综述14-24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24-25
- 1.4 可能的创新点25-27
- 2 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27-37
- 2.1 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机理27-33
- 2.1.1 供给驱动28-29
- 2.1.2 需求驱动29-30
- 2.1.3 政府引导30-31
- 2.1.4 技术创新31-33
- 2.2 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33-37
- 3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及比较37-51
- 3.1 国外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37-45
- 3.1.1 产业供需37-40
- 3.1.2 产业政策40-43
- 3.1.3 产业技术43-45
- 3.2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现状45-49
- 3.2.1 产业供需45-47
- 3.2.2 产业政策47-48
- 3.2.3 产业技术48-49
- 3.3 各国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分析49-51
- 4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国际竞争力51-57
- 4.1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进出口贸易现状51-53
- 4.2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53-57
- 4.2.1 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53-54
- 4.2.2 竞争优势(TC)指数54-55
- 4.2.3 各国国际竞争力指数的比较分析55-57
- 5 主要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57-69
- 5.1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确定57-58
- 5.2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58-60
- 5.3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协整分析60-64
- 5.3.1 国外主要国家60-63
- 5.3.2 中国63-64
- 5.4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误差修正模型分析64-66
- 5.4.1 国外主要国家64-66
- 5.4.2 中国66
- 5.5 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国别比较66-69
- 6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供需预测69-92
- 6.1 支持向量机建模原理69-71
- 6.2 国外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供需预测71-84
- 6.2.1 美国72-77
- 6.2.2 巴西77-80
- 6.2.3 欧盟80-84
- 6.3 中国燃料乙醇供需预测84-92
- 6.3.1 产能预测84-87
- 6.3.2 需求预测87-92
- 7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前景及对中国的启示92-106
- 7.1 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前景92-98
- 7.1.1 国外主要国家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前景92-96
- 7.1.2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前景96-98
- 7.2 对中国燃料乙醇产业的启示98-106
- 7.2.1 中国燃料乙醇的优劣势分析98-100
- 7.2.2 中国燃料乙醇产业发展对策100-103
- 7.2.3 中国燃料乙醇进出口贸易发展对策103-106
- 8 总结与展望106-108
- 8.1 总结106-107
- 8.2 研究展望107-108
- 参考文献108-116
- 附录116-11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波;;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动力系统研究[J];安徽科技;2012年05期
2 陈燕和;;燃料乙醇产业的经济学分析[J];科技和产业;2007年10期
3 朱万斌;李杰;袁旭峰;程序;王小芬;;国际生物能源研究开发现状和趋势[J];中国工程科学;2011年02期
4 杨小川;朱圣;;我国乙醇产业的竞争优势[J];粤港澳市场与价格;2008年09期
5 赵勇强;;世界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石油经济;2010年02期
6 曲国明;;中美创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基于RCA、TC和“钻石”模型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3期
7 Renata Rodrigues de Araujo;赵默怡;;中国生物燃料需求与巴西乙醇[J];消费导刊;2010年04期
8 韦永贡;;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与对策[J];轻工科技;2012年07期
9 段黎萍;;纤维素乙醇的商业化现状及经济分析[J];化工进展;2008年06期
10 鹿建光;童莉霞;李艳君;;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现状及发展政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4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尹明;汽车产业成长影响变量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陈洪涛;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兰肇华;生物燃料发展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宋国宇;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评价与结构调整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潘正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非线性预测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2 徐娟娟;主导性高技术产业成长的创新诱导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郑成才;中国生物能源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王子忠;美国发展生物燃料的经济后果及政策含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燃料乙醇产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及发展前景预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7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0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