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道路涡轮增压柴油机高原适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8 09:09
为改善非道路柴油机高海拔条件下功率下降、经济性及排放性能恶化、高速增压器超速等问题,利用柴油机高原环境模拟台架试验结合一维仿真研究了0~4 000m海拔环境下增压器运行特性、柴油机综合性能参数等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影响机理。针对柴油机的变海拔性能恢复目标,通过对增压系统进行参数计算和选配,提出一种带有废气旁通阀的两级涡轮增压匹配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变海拔条件下,非道路柴油机各性能参数呈现非线性变化,在转速800~2 800r/min全负荷工况下,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变化梯度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浴盆形"趋势。在0~2 000m海拔环境下,柴油机转矩降幅达4.3%,有效燃油消耗率降幅达6%。随着海拔升高,中冷前温度与涡前温度逐渐升高,增压压力与涡前压力逐渐降低,CO、全碳氢和NOx排放升高。匹配两级增压系统后,对比原机4 000m海拔运行工况,柴油机功率平均升高14.9%,有效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1.8%,实现了非道路柴油机的高海拔性能恢复目标。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概述
1 非道路柴油机高原性能试验研究
1.1 试验方案
1.2 试验结果分析
2 海拔高度对非道路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影响
2.1 柴油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2 海拔高度对压气机联合运行线的影响
2.3 海拔高度对增压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3 两级增压系统匹配与功率恢复仿真研究
3.1 两级增压原理与特性
3.2 高原两级增压系统匹配
3.3 可调两级增压对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3.4 可调两级增压对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瞬态特性仿真[J]. 张众杰,刘瑞林,林春城,杨春浩,董素荣. 内燃机学报. 2019(05)
[2]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Balance of Regulated Two-Stage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at Variable Altitudes[J]. LIU Ruilin,YANG Chunhao,ZHANG Zhongjie,JIAO Yufei,ZHOU Guangme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19(04)
[3]VNT与EGR耦合对不同气压下燃用含氧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 毕玉华,唐成章,申立中,文万斌,王俊,宋国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7)
[4]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进展[J]. 周广猛,刘瑞林,焦宇飞,杨春浩,张众杰,李浩. 车用发动机. 2018(04)
[5]大气压力/VNT/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J]. 杨永忠,申立中,毕玉华,雷基林,王俊. 内燃机工程. 2018(03)
[6]高海拔可调两级增压柴油机油气协同控制研究[J]. 张立夫,刘胜,张慧龑,石磊,邓康耀,杨震寰. 柴油机. 2017(03)
[7]应用无量纲分析法对柴油机性能的大气修正[J]. 申立中,沈颖刚,易宁,毕玉华,颜文胜. 内燃机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3175065
【文章来源】:内燃机工程. 2020,41(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0概述
1 非道路柴油机高原性能试验研究
1.1 试验方案
1.2 试验结果分析
2 海拔高度对非道路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影响
2.1 柴油机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
2.2 海拔高度对压气机联合运行线的影响
2.3 海拔高度对增压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3 两级增压系统匹配与功率恢复仿真研究
3.1 两级增压原理与特性
3.2 高原两级增压系统匹配
3.3 可调两级增压对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3.4 可调两级增压对柴油机高原性能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瞬态特性仿真[J]. 张众杰,刘瑞林,林春城,杨春浩,董素荣. 内燃机学报. 2019(05)
[2]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rmal Balance of Regulated Two-Stage Turbocharged Diesel Engine at Variable Altitudes[J]. LIU Ruilin,YANG Chunhao,ZHANG Zhongjie,JIAO Yufei,ZHOU Guangmeng.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2019(04)
[3]VNT与EGR耦合对不同气压下燃用含氧燃料柴油机性能的影响[J]. 毕玉华,唐成章,申立中,文万斌,王俊,宋国富.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7)
[4]柴油机高原燃烧特性研究进展[J]. 周广猛,刘瑞林,焦宇飞,杨春浩,张众杰,李浩. 车用发动机. 2018(04)
[5]大气压力/VNT/EGR对车用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的影响[J]. 杨永忠,申立中,毕玉华,雷基林,王俊. 内燃机工程. 2018(03)
[6]高海拔可调两级增压柴油机油气协同控制研究[J]. 张立夫,刘胜,张慧龑,石磊,邓康耀,杨震寰. 柴油机. 2017(03)
[7]应用无量纲分析法对柴油机性能的大气修正[J]. 申立中,沈颖刚,易宁,毕玉华,颜文胜. 内燃机学报. 1999(02)
本文编号:3175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17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