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代理模型透平叶栅端壁流热复合优化设计
发布时间:2021-05-08 20:12
基于叶栅端壁压力分布特性,采用控制点关联函数,构建10个设计变量的NURBS参数曲面,控制二次流和降低端壁传热系数。应用最优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建立设计样本,并进行CFD性能评估,以端壁面平均Nu数和总压损失系数作为双重目标函数,构建多个代理模型的组合代理模型,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获得Pareto前沿。结果表明:在一定优化计算成本上,基于组合代理模型进行多轮优化,能够获得更满意的最优解。获得的最优端壁构型中,端壁平均Nu数可降低4.4%,叶栅出口总压损失可减小2.3%。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透平叶栅端壁换热瞬态测量方法[J]. 刘洋,陈榴,张发生,戴韧.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4)
[2]透平叶栅非轴对称端壁的设计与优化[J]. 张健,陈榴,班宇,戴韧,王蛟.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8)
[3]透平叶栅非轴对称端壁的气动最优化设计[J]. 高增珣,高学林,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175928
【文章来源】: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41(1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透平叶栅端壁换热瞬态测量方法[J]. 刘洋,陈榴,张发生,戴韧.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4)
[2]透平叶栅非轴对称端壁的设计与优化[J]. 张健,陈榴,班宇,戴韧,王蛟.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7(08)
[3]透平叶栅非轴对称端壁的气动最优化设计[J]. 高增珣,高学林,袁新.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7(04)
本文编号:3175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3175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