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与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02 04:24

  本文关键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与污染物排放量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循环效率 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


【摘要】:为解决我国能源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通过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利用其清洁、优质、高效、低污染等优点,减少能源投入、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主要围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循环效率和污染物排放量进行研究分析。对燃气内燃机和燃气轮机循环效率影响因素进行热力学分析;研究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燃烧生成污染物过程,并对燃烧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初步开发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分析计算软件;将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吸收式热泵结合,分析计算系统节能效率及环境效益。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1、对以燃气内燃机、燃气轮机、斯特林发动机等为动力装置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进行论述,明确各类系统工艺流程、机组容量范围、余热形式及利用方式和适用范围。2、对燃气轮机理想和实际循环热力学过程、内燃机理想循环热力学过程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影响循环效率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变化规律。3、计算天然气燃烧参数、机组燃烧特性,并对不同规模机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计算,能够确定不同燃气成分下天然气热值、燃烧所需空气量、烟气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等参数,不同机组条件下机组自身效率,同时能够根据单位燃料燃烧产生污染量测算不同规模不同机组的年污染物排放量。4、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分析计算软件的各功能模块的开发流程和原理进行了论述,软件主要包括机组类型和工艺流程模块、系统效率模块、规模模块、污染物排放量模块。5、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吸收式热泵结合系统进行节能分析,与天然气分产系统、燃煤分产系统比较,总结归纳节能减排程度,并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为例,测算实际节能减排量。本文通过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可应用于针对不同驱动形式的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做出建议,指导选择机组容量和适宜的运行环境;对污染物排放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可用于指导优化天然气燃烧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关键词】:天然气分布式能源 循环效率 污染物排放 节能减排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K471;TK401;X7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3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3-15
  • 1.3 存在问题15
  • 1.4 本课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15-17
  • 第二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机组效率分析17-30
  • 2.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简介17-21
  • 2.2 机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21-29
  • 2.3 本章小结29-30
  • 第三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污染物排放量30-42
  • 3.1 燃烧参数计算30-32
  • 3.2 污染物排放量计算32-35
  • 3.3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效率计算35-37
  • 3.4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模拟仿真与软件开发37-41
  • 3.5 本章小结41-42
  • 第四章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与吸收式热泵结合系统42-58
  • 4.1 天然气分布式能源余热利用基本方式42-45
  • 4.2 吸收式热泵对分布式能源余热利用45-47
  • 4.3 工程实例47-56
  • 4.4 本章小结56-58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8-60
  • 5.1 结论58-59
  • 5.2 展望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志勇,张慧娟,邱广明,刘启旺,袁亚莉;锅炉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技术改造及分析[J];动力工程;2000年04期

2 郑海红;王冉阳;任建兴;;空气分级燃烧降低燃煤电站锅炉NO_x生成的技术分析[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王丽慧;吴喜平;;分布式能源系统运行效果受负荷稳定性的影响[J];建筑节能;2007年01期

4 吴大为;王如竹;;微型冷热电联产系统热力学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S1期

5 胡燕飞;吴静怡;李胜;;冷热电联供系统的优化运行分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6 刘青荣;阮应君;任建兴;顾群音;林辙夫;朱群志;;冷热电三联产系统节能减排效果的理论分析[J];华东电力;2010年02期

7 周大汉,柳建华,王瑾,邬志敏;吸收式制冷应用于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能耗特性分析[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green cooling driven by low grade thermal energy[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年03期

9 傅忠诚;低NOx燃气燃烧技术的研究[J];煤气与热力;1990年02期

10 冯继蓓;高峻;杨杰;刘素亭;;楼宇式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技术在北京的应用[J];煤气与热力;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凤山;低NOx排放微型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09年

2 王江江;楼宇级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及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苟湘;燃气燃烧的低NOx排放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河北工业大学;2003年

2 张成毅;浓淡燃烧低NOx生成机理及模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胡淞城;基于吸收式制冷的冷热电三联产系统的节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4 周帅;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冷凝回收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5 张春鑫;冷热电联产系统节能分析[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6 李壮;两种典型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年

7 廖金;中国华电集团分布式能源系统发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

8 李耀强;微型燃机燃烧室天然气燃烧过程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徐文栋;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上海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076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6076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f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