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的排汽缸导流环优化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试验的排汽缸导流环优化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汽轮机 排汽缸 导流环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静压恢复系数
【摘要】:针对某600 MW机组排汽缸导流环形状对汽轮机排汽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方法,安排不同形状导流环时排汽通道气动性能的数值计算,通过显著不失拟的回归方程确定目标函数最优解,对低压排汽缸导流环型线参数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导流环型线参数与排汽缸静压恢复系数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导流环轴向通流空间和型线曲率对排汽缸静压恢复作用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当同时满足通流空间大于320 m~3及曲率小于0.6时,静压恢复能力趋于正交试验范围内的最佳值。优化后排汽缸的气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出口流场均匀性得到很大的提高。排汽缸总压损失系数降低了6.85%,静压恢复系数增加了11.35%,排汽通道均匀性系数增大了6.79%。研究结果可为排汽缸导流环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华能九台电厂;福建中试所电力调整试验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汽轮机 排汽缸 导流环 二次回归正交试验 静压恢复系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576036)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140204040SF)资助项目
【分类号】:TK263
【正文快照】: 0前言1近年来针对汽轮机排汽缸的优化设计日益增多,比如对排汽缸扩压管和蜗壳进行优化、在排汽缸或者凝汽器喉部内加装导流板分流装置[1-2]来改善排汽缸的气动性能。扩压管作为排汽缸的一部分,是由导流环和导流锥组成的扩压导流通道,也称排汽管,其气动性能是影响排汽缸性能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徐星仲,严明,蔡虎,徐克鹏;汽轮机排汽缸模型的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J];汽轮机技术;2003年06期
2 付经伦;陈川;刘建军;;进口漩流对透平排汽缸内部流动的影响[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7年S1期
3 樊涛;谢永慧;张荻;孙弼;;汽轮机低压排汽缸与末两级耦合流动的三维数值模拟[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7年26期
4 王红涛;竺晓程;阳虹;周代伟;杜朝辉;;汽轮机低压排汽缸的数值优化设计[J];动力工程;2009年01期
5 黄俊;丁斌开;杨新健;;排汽缸内置挡板对其流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3年08期
6 周渭镐;包传福;;改善舰船主汽轮机排汽缸设计的探讨[J];船舶工程;1982年01期
7 王平子;;现代大功率汽轮机排汽缸的气动性能[J];东方电气评论;1993年01期
8 李家其;汽轮机排汽缸橡胶补偿节的密封性与接头粘结[J];汽轮机技术;1994年04期
9 刘文奇,梁秀珍;排汽缸的结构设计[J];汽轮机技术;1996年04期
10 张荻,周屈兰,谢永慧,孙弼;不同进口条件对排汽缸气动性能的影响[J];汽轮机技术;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史立群;杨建道;杨锐;彭泽瑛;;叶顶间隙对于汽轮机排汽缸气动性能的影响[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江生科;;600MW空冷两排汽汽轮机低压排汽缸气动设计研究[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1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杜占波;;汽轮机低压排汽缸和末几级流场的联合数值模拟[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军;李志刚;晏鑫;宋立明;丰镇平;江生科;范小平;李熙斌;王建录;;大功率汽轮机低压排汽缸性能分析和气动设计的研究进展[A];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何平;胡丹梅;周鸿强;;汽轮机低压排汽缸优化设计研究[A];2009年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透平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赵坚勇;初鹏;隋永枫;李超;傅一飞;;基于SiPESC.OPT的透平低压排汽缸优化设计[A];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其理论研讨会2013(CAETS2013)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伟亮;汽轮机低压排汽缸的实验及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2 初鹏;工业汽轮机低压排汽缸气动性能数值计算及改型优化[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程通锐;排汽缸流场数值模拟及压损计算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4 李勇;大功率汽轮机低压排汽缸与末级联合计算及优化改型[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李智鹏;大功率汽轮机末级与低压排汽缸联合设计的数值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晓丽;联合循环汽轮机轴向排汽缸气动及传热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阳虹;空冷低压排汽缸内部流场的实验与数值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刘宏凯;C12-3.43/0.981型汽轮机组振动与汽缸温度异常故障处理技术[D];长沙理工大学;2013年
9 贺小忠;大功率空冷汽轮机低压缸进汽口和排汽缸的结构优化[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9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89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