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动力论文 >

民用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4 15:11

  本文关键词:民用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余热回收 可利用余热量 允许余热回收温度 动态余热回收系统


【摘要】: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民用燃气锅炉的余热回收是重要的节能途径之一。自锅炉余热回收技术发展以来,各类技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但围绕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换热器技术的研究上,而对于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并不多。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可利用余热量难以确定,余热回收系统设计缺乏科学的指导等问题。本文围绕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研究,重点分析计算烟气可利用余热量,并针对烟气可利用余热量提出科学的余热回收系统设计。论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可利用余热量涉及的基本理论:燃烧、传热、流动理论。对可利用余热量计算中涉及到的基本烟气参数进行了计算,如烟气量、烟气密度、烟气粘度、烟气比热容等。重点分析与烟气流动相关的阻力及抽力后,并确定其数值。在可利用余热量的校核计算中,针对锅炉运行的不同工况,提出了适宜的校核条件,以助于确定可利用余热量。并提出锅炉在不同季节及锅炉不同负荷状态下,其可利用余热量各有不同,呈动态变化。依据可利用余热量的计算思路分8个模块,编写了可利用余热量的计算程序。以可利用余热量为基准,根据各类余热回收器的优缺点及余热回收用途的适宜性,对余热回收系统设计提出了合理的工程应用方案。针对可利用余热量的动态变化现象,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在余热回收系统运行上,提出结合水泵变频,达到适应可利用余热量动态变化的需求。分类对蒸汽锅炉、热水锅炉,从余热回收的用途出发,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合理的余热回收系统方案。以项目为对象,对项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暖期内秋季下锅炉负荷100%为例,对其可利用余热量的计算进行了详细分析。再利用可利用余热量计算程序,计算了该项目其他工况下的可利用余热量。针对项目可利用余热量变化的现象,提出了相适应的动态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并与静态余热回收系统作比较,分析了动态余热回收系统的优点。总结上述,本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可利用余热量的计算,设计了方便简洁的可利用余热量计算程序,围绕可利用余热量提出了确实可行的余热回收系统设计,针对可利用余热量动态变化的情况创新性地提出了动态余热回收系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可利用余热量的动态变化,设计了适宜的动态余热回收系统并分析了动态余热回收系统的优势。
【关键词】:余热回收 可利用余热量 允许余热回收温度 动态余热回收系统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K229.8;TK11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8
  • 1 绪论8-18
  • 1.1 课题背景8-10
  • 1.1.1 能源背景8-9
  • 1.1.2 燃气锅炉应用9-10
  • 1.2 研究现状及课题提出10-14
  • 1.2.1 烟气余热回收潜力分析10-11
  • 1.2.2 研究现状11-14
  • 1.2.3 课题提出14
  • 1.3 课题研究内容14-15
  • 1.3.1 研究内容14-15
  • 1.3.2 技术路线15
  • 1.4 本章小结15-18
  • 2 可利用余热量计算18-40
  • 2.1 可利用余热量基本理论18-21
  • 2.1.1 燃烧理论18
  • 2.1.2 传热理论18-19
  • 2.1.3 流动理论19-21
  • 2.2 烟气基本参数计算21-25
  • 2.2.1 烟气量计算21-23
  • 2.2.2 烟气密度计算23-24
  • 2.2.3 烟气粘度计算24
  • 2.2.4 烟气比热容计算24-25
  • 2.3 可利用余热量计算模型25-36
  • 2.3.1 烟道阻力计算25-33
  • 2.3.2 烟道抽力计算33
  • 2.3.3 校核计算33-35
  • 2.3.4 可利用余热量计算35-36
  • 2.4 计算应用36-37
  • 2.4.1 计算模块36-37
  • 2.4.2 计算思路37
  • 2.5 本章小结37-40
  • 3 余热回收系统应用方案40-64
  • 3.1 余热回收系统综合应用40-46
  • 3.1.1 余热回收应用40-41
  • 3.1.2 余热回收器选择41-42
  • 3.1.3 余热回收系统方案设计42-46
  • 3.2 动态余热回收系统46-62
  • 3.2.1 系统设计分析46-49
  • 3.2.2 系统设计49-62
  • 3.4 本章小结62-64
  • 4 工程案例64-76
  • 4.1 工程简介64-67
  • 4.1.1 工程概况64-66
  • 4.1.2 项目地简介66-67
  • 4.2 可利用余热量67-72
  • 4.2.1 烟气量计算67-68
  • 4.2.2 烟气物性参数计算68-69
  • 4.2.3 烟气回收热量计算69
  • 4.2.4 阻力计算69-70
  • 4.2.5 抽力计算70
  • 4.2.6 可利用余热量校核70-71
  • 4.2.7 动态可利用余热量71-72
  • 4.3 动态余热回收系统72-75
  • 4.3.1 动态余热回收系统设计72-74
  • 4.3.2 对比分析74-75
  • 4.4 本章小结75-76
  • 5 结论与展望76-80
  • 5.1 结论76-77
  • 5.2 创新点77
  • 5.3 展望77-80
  • 致谢80-82
  • 参考文献82-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耀东;李之光;刘峰;徐甫;刘立波;;冷凝燃气锅炉评价与热效率计算[J];工业锅炉;2015年04期

2 成晓平;;对燃气锅炉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分析[J];知识经济;2015年03期

3 杨石;顾中煊;罗淑湘;钟衍;;我国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J];建筑技术;2014年11期

4 田靖;肖益民;;浅谈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及其工程应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13年06期

5 姜巍;高卫东;;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3年03期

6 祝侃;夏建军;谢晓云;江亿;;吸收式热泵及直接接触换热在燃气锅炉全热回收中的应用[J];暖通空调;2013年09期

7 赵钦新;苟远波;;凝结换热与冷凝式锅炉原理及应用(待续)[J];工业锅炉;2013年01期

8 丛晓蓉;汪洋;;燃煤电站锅炉烟气余热与水分联合回收技术展望与分析[J];发电与空调;2012年02期

9 张德义;;世界能源消费形势刍议[J];中外能源;2012年03期

10 曹卫东;刘稳;;中小型燃气锅炉的应用前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09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融;高炉煤气余热锅炉内的传热计算及分析[D];江苏科技大学;2014年

2 周帅;燃气锅炉烟气余热冷凝回收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2年

3 张世军;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的理论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6年

4 王丽;冷凝式燃气热水器换热器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71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dongligc/971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a0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