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珠江河口拉格朗日拟序结构及其在浊度锋识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4-22 12:07

  本文选题:浊度锋 + 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s) ; 参考:《海洋工程》2017年02期


【摘要】:基于珠江河口水文实测资料和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利用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提取分析了流场中的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s),并结合卫星遥感图像探讨珠江河口LCSs时空分布与其浊度锋的关系。结果显示,河口浊度锋与LCSs在时空上存在很好的契合,LCSs所形成的输运通道与壁垒对河口浊度锋的位置、形态及变化过程有显著影响。落潮时,泥沙随蕉门、洪奇门和横门的落潮射流注入伶仃洋,与虎门下泄的冲淡水对峙形成了一条明显的FTLE脊线,制约着浊度锋的形成和分布形态。涨潮时,来自西北三口门的淡水径流受口门外涨潮流的顶托作用,强烈的水平速度与密度梯度在此处形成LCS,阻碍径流挟带悬浮泥沙的输运而产生浊度锋。由于LCSs很好地勾画了不同动力性质的水体边界,因此可以用来对河口浊度锋进行识别、追踪和动力解释。
[Abstract]:Based on the hydrological data of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hydrodynamic numerical model, The Lagrangian pseudo-sequence structure in the flow field is extracted and analyzed by using the finite time Lyapunov expon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LCSs in the Pearl River estuary and its turbidity front is discussed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stuarine turbidity front and LCSs in time and space. The transport channels and barriers formed by LCS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location, morphology and variation process of estuarine turbidity front. During the ebb tide, sediment was injected into Lingdingyang with the falling tide jet of Jiaomen, Hongqimen and Hengmen, which formed an obvious FTLE ridge line with the fresh water discharged from Humen, which restricted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urbidity front. At high tide, the fresh water runoff from the third entrance of the northwest is supported by the rising tide outside the entrance. The strong horizontal velocity and density gradient form LCSs here, which hinders the transport of suspended sediment by runoff and produces turbidity front. LCSs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race and explain the turbidity front in estuaries because of its good delineation of the boundary of water body with different dynamic properties.
【作者单位】: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07020042) 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LTOZZ1503)
【分类号】:P73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小龙;王贤平;黎开志;林焕新;;珠江河口水沙情势变化及响应对策研究[J];人民珠江;2010年06期

2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珠江河口铜、铅、锌、铬和镉对单细胞藻类生长的影响[J];热带海洋;1992年02期

3 彭云辉,陈玲娣;珠江河口水体有机物与盐度和氮、磷营养盐的关系[J];海洋通报;1993年05期

4 朱卓洪,李飞永,陈金斯;珠江河口微表层营养盐和有机物的含量分布特征[J];海洋环境科学;1993年Z1期

5 方神光;马腾蛟;;珠江河口盐水入侵对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概述[J];海洋环境科学;2013年05期

6 许炜铭;包芸;;珠江河口网河与河口湾二维水动力整体模拟计算[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4期

7 赵焕庭;;珠江河口的水文和泥沙特征[J];热带地理;1989年03期

8 罗朝林;陈若舟;王磊;丘瑾炜;;珠江河口整体物理模型流场测量系统研发[J];人民珠江;2013年06期

9 陈小文;张蔚;赵慧;徐辉荣;易雯;;近30年来珠江河口岸线演变时空特征及效应[J];热带地理;2010年06期

10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中心、广东新经济杂志社课题组;杨明;;珠江河口河海分界与河口海域管理研究报告[J];新经济;201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炜铭;包芸;;珠江河口二维整体数值模拟及其西北江主要分流比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易小兵;王世俊;李春初;;珠江河口界面特征与河口管理理念[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3 王世俊;李春初;;珠江河口界面特征与河口管理理念[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包芸;黄涛;;珠江河口二维水动力整体数值模拟计算[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彭静;廖文根;张世奇;;珠江河口资源开发的水环境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春熠;许征;;珠江河口桥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编制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3学术年会论文集——S3防汛抗旱减灾[C];2013年

7 许炜铭;陈祖辉;包芸;;珠江河口整体数值模拟及潮波传播特征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春初;何为;王世俊;;珠江河口阴阳论[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包芸;刘欢;;珠江河口一维/三维水动力连接计算方法研究[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春初;何为;王世俊;;珠江河口陆海互动论[A];第八届全国海岸河口学术研讨会暨海岸河口理事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虹 通讯员 袁建国;科学统筹珠江河口未来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7年

2 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主任 薛建枫;依法加强管理 促进珠江河口治理开发[N];中国水利报;2001年

3 张虹;加快珠江河口治理步伐[N];中国水利报;2003年

4 记者 陈先锋;珠江河口咸潮上溯[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记者 谢庆裕 通讯员 易越涛 吴怡蓉 袁建国;国务院通过珠江河口规划[N];南方日报;2010年

6 珠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珠江河口管理办法》[N];中国水利报;2001年

7 记者黄建华 通讯员易越涛、吴怡蓉;《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通过国务院审批[N];广州日报;2010年

8 蔡尚途;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全面展开[N];广东科技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李平 单晓东 易越涛 吴怡蓉 黄猛 通讯员 袁建国;珠江:用河口健康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中国水利报;2010年

10 记者 朱涛;珠江河口治理要坚持五项原则[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彪;珠江河口盐水入侵[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崔伟中;珠江河口水环境的时空变异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金佳滨;珠江河口海洋水生生物中有机紫外线吸收剂的富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6年

2 陈茹;珠江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壬基酚和辛基酚的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D];暨南大学;2014年

3 李婷;珠江河口水体和沉积物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污染及初步风险评价[D];暨南大学;2014年

4 杨璇;珠江河口水体常见有机磷农药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5 穆三妞;珠江河口滴滴涕、六六六的残留水平及污染特征[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871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7871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