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西北部陆架泥质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24-06-29 15:02
陆架泥质沉积具有较好的连续性和较高的地层分辨率,是进行气候演变和环境演化研究的理想记录之一,因而备受地质学、沉积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领域学者的重视。在中国,黄河、长江各形成了一个近端河口三角洲体系和一个远端陆架泥沉积体系,并且对其已有较深入的研究。珠江在南海西北部陆架亦形成了一个远端泥质沉积体,但对其了解较少。本文利用在2009年从南海西北部陆架(少量采自2005年)、2010年珠江及华南沿海河流采集到的样品和2009年在南海西北部陆架上进行的潮周期水文观测资料,从表层沉积物的空间分布和粒径趋势分析、柱状样的环境敏感组分(ESGC)和现代沉积速率、浅地层地震剖面、潮周期流速和悬沙数据分析和潮周期悬移质与推移质输运量等多个方面对珠江远端泥的沉积特征和可能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不仅可以加深对有着不同类型河口、不同充填历史和不同入海通量的大河远端泥的认识,而且还有助于增强全新世陆架泥形成过程的定量模拟能力。 在沉积分布特征方面,本研究显示了以下特征。(1)南海西北部陆架表面被现代泥质和砂质沉积物覆盖。其中,泥质沉积物分布广泛,泥区面积约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0%。沉积物组分与珠江和漠阳江的...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符号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陆架泥的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海岸陆架泥的研究进展
1.3.1 海岸泥
1.3.2 内陆架或近岸堆积
1.3.3 中陆架泥
1.3.4 中国近海陆架泥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风场
2.2 波浪
2.3 潮汐和潮流
2.4 余流
2.5 沿岸河流
2.6 地质构造演化
2.7 底质类型分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现场采样与观测
3.2 粒度分析
3.3 210Pb测年
3.4 物质输运
3.5 浅地层剖面探测与数据解译
3.5.1 浅地层剖面探测原理
3.5.2 浅地层剖面的解译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表层沉积物特征
4.2 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3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4 沉积物敏感组分
4.5 现代沉积速率
4.6 沉积相
4.7 温盐剖面
4.8 悬沙输运率
4.9 推移质输运率
第五章 讨论
5.1 南海北部陆架的物质供给
5.2 珠江入海物质扩散
5.3 珠江河口演化与珠江远端泥的形成
5.4 东亚季风型泥质沉积体的对比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本文编号:3997731
【文章页数】:13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图目录
表目录
符号表
第一章 引言
1.1 陆架泥的研究意义
1.2 本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海岸陆架泥的研究进展
1.3.1 海岸泥
1.3.2 内陆架或近岸堆积
1.3.3 中陆架泥
1.3.4 中国近海陆架泥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风场
2.2 波浪
2.3 潮汐和潮流
2.4 余流
2.5 沿岸河流
2.6 地质构造演化
2.7 底质类型分布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现场采样与观测
3.2 粒度分析
3.3 210Pb测年
3.4 物质输运
3.5 浅地层剖面探测与数据解译
3.5.1 浅地层剖面探测原理
3.5.2 浅地层剖面的解译方法
第四章 研究结果
4.1 表层沉积物特征
4.2 沉积物净输运趋势
4.3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4.4 沉积物敏感组分
4.5 现代沉积速率
4.6 沉积相
4.7 温盐剖面
4.8 悬沙输运率
4.9 推移质输运率
第五章 讨论
5.1 南海北部陆架的物质供给
5.2 珠江入海物质扩散
5.3 珠江河口演化与珠江远端泥的形成
5.4 东亚季风型泥质沉积体的对比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
本文编号:3997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997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