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南海西南部海盆附近中尺度涡及其水文特征

发布时间:2018-04-30 07:50

  本文选题:南海海盆 + 地转流 ; 参考:《海洋湖沼通报》2016年04期


【摘要】:根据"东方红2"于2011年9月在南海西南部11°N~15°N、111°E~114°E海域测得的CTD资料及据此的地转流计算结果,结合南海的海流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南海西南部海盆附近水域中尺度涡的基本分布规律及其水文特征:(1)以12°N~13°N附近宽约100km的条带作为分界,其北部是气旋式运动,南部是反气旋式运动。(2)气旋涡中心产生上升流,底层水上升,中心密度大。表层表现为低温高盐高密特征;200m层表现为低温低盐高密特征;1 000m层则表现为低温高盐高密特征。(3)在反气旋涡中心产生下降流,海水密度小。表层表现为高温低盐低密特征;200m层表现为高温高盐低密特征;1 000m层则表现为高温低盐低密特征。(4)在8~9月,上述北气旋、南反气旋的分布流态基本不变;(5)季风的影响是因素之一,而地形影响更是调查区域双涡旋流动结构的重要动力机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TD data obtained from the "Dongfang red 2"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1 [N~15] N, 111 degree E~114 E, and the results of the geostrophic calculation, the basic distribution and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oscale vortices in the waters near the South China Sea are obtained by t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calculation of the sea current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1) with 12 degree N~13 degrees N The near width about 100km strip is the boundary, the north is cyclonic movement and the south is anti cyclone movement. (2) the cyclone center produces upwelling, the bottom water rises, the center density is large. The surface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t high density; the 200m laye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nd low salt high density; the 1 000m layer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temperature and high salt high density. (3) in anti gas. The vortex center produces descending flow, and the density of the sea water is small. The surface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low salt and low density, the 200m layer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high salt and low density, and the 1 000m layer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temperature, low salt and low density. (4) the distribution flow of the Northern Cyclones and the southern anticyclone is basically the same in 8~9 months; (5) the influence of the monsoon is one of the factors, and the effect of the terrain is more adjusted. Check the important dynamical mechanism of regional double vortex flow 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学院;国家海洋局北海海洋工程勘察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49902)资助
【分类号】:P73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兰健;洪洁莉;李丕学;;南海西部夏季冷涡的季节变化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11期

2 王东晓,陈举,陈荣裕,朱伯承,郭小刚,许金电,吴日升;2000年8月南海中部与南部海洋温、盐与环流特征[J];海洋与湖沼;2004年02期

3 刘勇刚,袁耀初,苏纪兰,姜景忠;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J];科学通报;2000年12期

4 俞慕耕,刘金芳;南海海流系统与环流形势[J];海洋预报;1993年02期

5 缪启龙,周家翔,董亚非;南海海面风应力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侍茂崇;江明顺;柴扉;薛惠洁;;中沙南反气旋涡及周边海流形成和演变机制研究[A];中国海洋学文集——南海海流数值计算及中尺度特征研究[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洋;南海次表层、中层水团结构及其运动学特征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淑贤;鲍献文;丁扬;万凯;;南海西南部海盆附近中尺度涡及其水文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2016年04期

2 陈符森;潘长明;薄文波;李佳讯;高飞;;南海涡动能比季节变化特征及机理分析[J];海洋通报;2016年04期

3 李亚芳;杜飞雁;王亮根;宁加佳;谷阳光;;南海中沙西沙海域海樽类群落结构特征研究[J];南方水产科学;2016年04期

4 丁昌玲;孙军;薛冰;;冬夏季南海西部固氮蓝藻[J];海洋学报;2016年04期

5 向荣;方文东;鲁远征;黄孝荣;周生启;;2014年9月南海西部冷涡及东向急流三维结构观测[J];热带海洋学报;2015年06期

6 刘萌;王永红;李三忠;;晚更新世以来南海冬季古海流分布格局和演化机制[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年05期

7 陈璇;游小宝;李训强;郑崇伟;;中尺度涡冷暖特征的理论推导[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5期

8 魏晓;高红芳;;南海中部海域夏季水团温盐分布特征[J];海洋地质前沿;2015年08期

9 万道静;李洪平;;南海海表盐度异常分布特征分析[J];地理空间信息;2015年02期

10 田永青;潘爱军;曾明章;;南海西边界流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ENSO循环的关系[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5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东晓,陈举,陈荣裕,朱伯承,郭小刚,许金电,吴日升;2000年8月南海中部与南部海洋温、盐与环流特征[J];海洋与湖沼;2004年02期

2 李立,许金电,靖春生,吴日升,郭小钢;南海海面高度、动力地形和环流的周年变化——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应用研究[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2期

3 王卫强,王东晓,施平,甘子钧,郭佩芳;南海季风性海流的建立与调整[J];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2年12期

4 王东晓,杜岩,施平;冬季南海温跃层通风的证据[J];科学通报;2001年09期

5 刘勇刚,袁耀初,苏纪兰,姜景忠;1998年夏季南海环流[J];科学通报;2000年12期

6 蔡树群,王文质;南海冬、夏季环流的三维数值模拟[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9年02期

7 杨海军,刘秦玉;南海上层水温分布的季节特征[J];海洋与湖沼;1998年05期

8 管秉贤;南海暖流研究回顾[J];海洋与湖沼;1998年03期

9 方文东,郭忠信,黄羽庭;南海南部海区的环流观测研究[J];科学通报;1997年21期

10 黄企洲,王文质,李毓湘,李志伟,毛明;南海海流和涡旋概况[J];地球科学进展;199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薛惠洁;柴扉;徐丹亚;侍茂崇;;南海海流数值计算[A];中国海洋学文集——南海海流数值计算及中尺度特征研究[C];2001年

2 柴扉;薛惠洁;许建平;侍茂崇;蒋松年;;南海中、北部海域主要环流及其季节演变[A];中国海洋学文集——南海海流数值计算及中尺度特征研究[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成学;吕宋岛西北海域气旋式涡旋的结构及其形成机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王桂华;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燕初,蔡文理,李立,徐德伟;南海东北部海域中尺度涡的季节和年际变化[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3期

2 王桂华,苏纪兰,齐义泉;南海中尺度涡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08期

3 林宏阳;胡建宇;郑全安;;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特征的统计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2012年01期

4 尚晓东;徐驰;陈桂英;练树民;;海洋中尺度涡的机械能及其源汇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2期

5 徐驰;陈桂英;尚晓东;黄瑞新;;海洋中尺度涡旋源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13年02期

6 顾玉荷;小知识——中尺度涡[J];海洋科学;1979年03期

7 程旭华;齐义泉;;基于卫星高度计观测的全球中尺度涡的分布和传播特征[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8 宋海斌;Luis Pinheiro;王东晓;董崇志;宋洋;拜阳;;海洋中尺度涡与内波的地震图像[J];地球物理学报;2009年11期

9 李熙泰;张钟哲;王喜风;;马里亚纳海沟东西两侧海域中尺度涡的海面高度计观测研究[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10 姬光荣,陈霞,霍玉臻,贾同军;一种海洋遥感图像中尺度涡的自动检测方法[J];海洋与湖沼;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黄兴辉;宋海斌;拜阳;刘伯然;陈江欣;;利用地震海洋学方法估算南海中尺度涡的地转流速[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13年度(第13届)学术论文汇编——油气资源研究室[C];2014年

2 金宝刚;张韧;王桂华;;吕宋海峡以东中尺度涡变化规律研究[A];“海洋动力过程与天气、气候变化”联合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林缅;姬莉莉;;深水环境下低频声波传播特性之探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刘磊;费建芳;程小平;黄小刚;马占宏;;海温及海浪对台风眼墙中尺度涡的影响[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13热带海洋气象[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李果;难定位的残骸:中科院详解卫星监测浮标[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正光;中尺度涡[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王世红;反向动能级串的全球分布特征,各向异性特征及其在涡平衡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6年

3 何忠杰;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区及其邻近海域中尺度涡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4 王桂华;南海中尺度涡的运动规律探讨[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5 陈更新;南海中尺度涡的时空特征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6 高劲松;南海北部中尺度涡及北部湾环流结构与生成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7 王大奎;南海中尺度涡涡动动能和涡致热量输运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垞永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统计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年

2 刘丽娜;基于高度计数据与数值模式的中尺度涡探测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赵越;中尺度涡环境下声传播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4 崔凤娟;南海中尺度涡的识别及统计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5 林鹏飞;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5年

6 毕经武;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太平洋中尺度涡克里金提取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郑聪聪;北太平洋中尺度涡现象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8 刘聪;中尺度涡对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的影响初探[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9 倪钦彪;吕宋海峡附近中尺度涡的统计特征和复合三维结构[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马文龙;黑潮延伸区中尺度涡与低频海流的相互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23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823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f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