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诱导高光谱成像的海洋溢油及乳化探测方法
本文选题:光谱学 + 海洋溢油 ; 参考:《光学学报》2016年01期
【摘要】:针对夜间溢油探测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紫外(UV)LED诱导并基于高光谱波段差辐射指数的探测方法。通过高光谱成像仪,同步采集了紫外LED和卤素灯两种照明方式下的原油、乳化油和本底海水的高光谱图像。基于33个波段(400~720 nm)辐射值构建了波段差指数作为溢油鉴别特征。特征优化方面,通过增L减R法、Fisher法进行了有效波长的选择,通过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独立分量分析进行了波段特征提取,通过径向基函数-支持向量机模型对结果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基于紫外LED的高光谱波段差指数的溢油探测模式,比卤素灯的波段均值识别率分别提高了6.01%和8.17%,因此紫外LED光源更适合夜间溢油及乳化的准确探测。并且,通过Fisher有效波长选择和通过PCA得到的特征组合两种方法识别效果相当,优选的3波段特征的紫外识别率分别达到了85.89%和87.02%,12特征的溢油准确率均达到了100%,通过Fisher法提取的有效波长(400~420 nm),更适合于实际在线溢油探测。紫外诱导下高光谱的成像的海洋溢油鉴别模型,为夜间海洋溢油探测提供了一种快速鉴别方法。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il spill detection at night, a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hyperspectral band difference radiation index (HSDI) induced by UV LED is proposed. The hyperspectral images of crude oil, emulsified oil and background seawater under two illumination modes, ultraviolet LED and halogen lamp, were simultaneously collected by hyperspectral imager. Based on the radiation values of 33 bands, the spectral difference index is used as th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oil spill. In the aspect of feature optimization, the effective wavelength is selected by increasing L minus R method and Fisher method. Through multidimensional scale analysi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 (ICA), band feature extraction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are identified by radial basis function-support vector machin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oil spill based on the hyperspectral difference index of ultraviolet LED is 6.01% and 8.17% higher than that of halogen lamp,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ultraviolet LED light source is more suitable for the accurate detection of oil spills and emulsification at night. In addition, the effective wavelength selection by Fisher and the feature combination obtained by PCA are equivalent to each other. The UV recognition rates of the selected three band features are 85.89% and 87.02%, respectively, and the oil spill accuracy is 100. The effective wavelength extracted by Fisher method is 400 nm ~ 420nm, which is more suitable for on-line oil spill detection. Ultraviolet-induced hyperspectral imaging model of ocean oil spill identification provides a rapi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nocturnal ocean oil spill detection.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学院;青岛农业大学理学与信息科学学院;中国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01133) 青岛市民生科技计划(14-2-3-52-nsh)
【分类号】:X87;X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涛;;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于占国;日本海洋溢油迁移与转化研究概况——Ⅱ.海洋溢油的乳化[J];海洋环境科学;1988年03期
3 陈涛;;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J];中国海洋社会学研究;2013年00期
4 娄安刚,王学昌,于宜法,奚盘根,俞光耀;蒙特卡罗方法在海洋溢油扩展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海洋科学;2000年05期
5 张铁铸,何树君;胜利油田海洋溢油回收装置与回收方法研究[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2年01期
6 杨红;洪波;陈莎;;海洋溢油模型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2期
7 韩彬;蒋凤华;徐晓琴;杨黄浩;王小如;黎先春;;海洋溢油鉴别前处理技术比较研究[J];海岸工程;2008年04期
8 赵蓓;唐伟;;提高突发性海洋溢油事故应急水平对策浅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年01期
9 方四安;黄小仙;尹达一;徐冲;冯鑫;冯旗;;海洋溢油模拟目标的紫外反射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3期
10 李大鸣;刘江川;吴丹;白玲;;渤海海洋溢油的数学模型[J];天津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建强;高振会;张爱君;张继民;;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技术导则编制的程序及内容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2 王春艳;栾小宁;张登英;李文;郑荣儿;;基于浓度参量辅助荧光光谱海洋溢油油种鉴别技术[A];第五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摘要集[C];2009年
3 段岩燕;黄凤荣;高超;付玉慧;;海洋溢油卫星监测系统[A];2000年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4 阎殿武;;海洋溢油遥感影像信息提取研究[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陈涛;;美国海洋溢油事件的社会学研究[A];2012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三届中国海洋社会学论坛:海洋社会学与海洋管理论文集[C];2012年
6 李栖筠;段岩燕;张崇耀;;中国沿海油污染卫星监测系统研究[A];第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1年
7 杨秀峰;刘谋斌;;波流环境下海洋溢油拦截的SPH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8 孙健;黄小芳;彭仲仁;;基于SAR雷达回波信号的海洋溢油监测方法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14分会场海洋装备与海洋开发保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9 朱晓勤;;我国海洋溢油生态损害的法律救济问题——以《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0条第2款为中心[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栖筠;张永宁;丁倩;阎殿武;;海洋溢油波谱分析[A];2000年大连国际海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李一冬;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召开学委会会议[N];中国海洋报;2008年
2 记者肖立;中国建设海洋溢油应急体系[N];中国化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刘向群;热烈祝贺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成立[N];中国海洋报;2007年
4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项目二处 黄金丽 唐艳冬;意大利分级管理应对海洋溢油[N];中国环境报;2013年
5 田东霖;必须科学评估海洋溢油生态损害[N];中国海洋报;2007年
6 记者 李青滨 通讯员 郑立;海委会西太分会举办首次西太国家海洋溢油应急培训班[N];中国海洋报;2009年
7 ;抓住契机推进我国环境法医学发展[N];中国海洋报;2008年
8 刘向群;一项达国内领先水平 两项达国际先进水平[N];中国海洋报;2010年
9 李明春;加强技术研究 追踪海上溢油[N];中国海洋报;2007年
10 王秋蓉;执著追求 永不止步[N];中国海洋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丹;渤海海洋溢油数学模型基本理论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秋艳;海洋溢油生态损害快速预评估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荣占东;海洋溢油模拟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4 张雯;我国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赔偿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5 夏婷;我国海洋溢油污染责任保险赔偿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6 张楠;海洋溢油运动轨迹预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7 杨寅;基于NRDA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法探讨及案例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8 张乐;消油剂作用下海洋溢油的数值模拟[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赵晓溪;我国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10 胡冠华;基于合成孔径雷达海洋溢油图像的油膜提取和边缘检测[D];天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8894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1889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