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ndsat遥感数据的长岛南部岛群景观格局演化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landscape pattern and future change trend of the southern island group of long Is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6 Landsat TM5,TM7 and OLI8 image data sources were used from 1990 to 2015. Based on (GIS) platform, decision tree classific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classify the landscape types of the island group in the south of long Island, and seven different landscape pattern indexes were extracted by using Frag-stats software.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andscape pattern of the island group in the south of long Island are analyzed systematic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man-made activity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of the island group in the south of Changdao in recent years. The landscape type change of the island group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increase of construction land, the increase of aquaculture land and the decrease of forest land. The patch aggregation index of construction land is higher and the patch aggregation index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The aggregation degree and connectivity of patch are good on the whole. ), PAFRAC (perimeter area fractal dimension), PD (patch density index), LSI (patch shape index), CA (patch area index), AI (landscape aggregation index) with different landscape indices (SHDI (landscape diversity), PAFRAC (perimeter area fractal dimension), PD (patch density index), LSI (patch shape index), CA (patch area index), AI (landscape aggregation index. COHESION (patch binding index) is a good indicator of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 The relevant research conclusions can provide an effective basis for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and ecological red line delineation of the island group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long Island.
【作者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6190)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DOMEP(MEA)-01-05)—201505012-3)~~
【分类号】:P715.7;P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槐文;孟庆香;宋二红;贺鹏飞;别乾龙;;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研究进展[J];湖北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2 韩翠玲;谷晓梅;卢德宝;雷琳;;巴江流域近20年来景观格局变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2年02期
3 宋豫秦,曹淑艳,张力小;试探景观格局在荒漠化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沙漠;2000年S1期
4 甘淑,何大明,党承林;澜沧江流域上、中、下游典型案例区景观格局对比分析[J];山地学报;2002年05期
5 王根绪,卢玲,程国栋;干旱内陆流域景观格局变化下的景观土壤有机碳与氮源汇变化[J];第四纪研究;2003年03期
6 贾宝全,孙鹏森,王国柱,慈龙骏;鄂尔多斯高原景观格局变化分析——以伊金霍洛旗为例[J];干旱区地理;2003年03期
7 万鲁河,王芳,藏淑英;二龙山水库流域景观格局研究[J];植物研究;2003年01期
8 郭跃东,何岩,邓伟;洮儿河中下游流域景观格局的形成及水环境效应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年06期
9 李秀珍,布仁仓,常禹,胡远满,问青春,王绪高,徐崇刚,李月辉,贺红仕;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应[J];生态学报;2004年01期
10 陈士银,周志翔;小尺度下湛江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明达;蒙吉军;;鄂尔多斯近20年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孟丹;宫辉力;李小娟;;北京地区热力景观格局及热环境效应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战金艳;;区域城市化进程中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分析[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刘毅华;叶长盛;;华南快速发展地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典型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A];《自然地理学与生态建设》论文集[C];2006年
5 宫恩田;;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番禺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沈竞;;利用马尔科夫链模型预测区域近期景观格局变化——以江苏省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陈寅;李阳兵;;岩溶地区土地利用对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的影响—以贵州茂兰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沈竞;王国俊;王浩;;驱动因子与景观格局综合指数的相关分析——以江苏省为例[A];第九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第五届中国智能计算大会、第十三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倪永明;欧阳志云;;新疆荒漠植被景观格局对比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10 秦向东;闵庆文;;景观格局优化研究进展[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鹏;植被恢复对洪雅县景观格局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2 刘轩;充填复垦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6年
3 赵军;平原河网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多尺度环境响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高凯;多尺度的景观空间关系及景观格局与生态效应的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汪雪格;吉林西部生态景观格局变化与空间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乔志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演化与模拟[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胡文英;元阳哈尼梯田景观格局及其稳定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仇恒佳;环太湖地区景观格局变化与优化设计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娜;洞庭湖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调蓄功能影响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10 贾丹;延庆风沙区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及景观格局优化[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晓玲;江苏东台围垦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尺度效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夏鸽;景观格局对鸟类群落多样性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金子文;马堵山水电站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樊相宁;2000-2010陕西省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5 张茜_g;城区经济发展与景观格局变化的动态模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罗艳;基于ANN模型的元江干热河谷生态脆弱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7 方仁建;滩涂围垦对海滨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斯日古楞;基于遥感的道路网对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9 周梅;基于MODIS和OLI数据源的艾比湖流域景观格局尺度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15年
10 孙世宏;基于RS与GIS技术的什邡市景观格局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05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470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