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船载超声风速仪数据计算摩擦速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P71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文俊,朱汶,逄勇,陶立英;天津市郊近地面层湍流特征量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2 王述礼,朱廷曜,关德新;农田林网化地区近地面层廓线特征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4年02期
3 曹文俊,刘吉成,陶立英;不同气象条件下湍流通量的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王存忠;牛生杰;周悦;;中国风蚀起沙研究进展[J];气象;2009年11期
5 季顺迎,王瑞学,毕祥军,岳前进;海冰拖曳系数的确定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6 史剑;赵栋梁;;风浪状态对海面拖曳系数的影响[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2期
7 虞旭日,汪景庸;三维数值模式用于海底摩擦系数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1年06期
8 李建东,陈希,蒋国荣,刘庭杰;海洋边界层内风、浪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海洋预报;2005年01期
9 纪飞,秦瑜;东亚沙尘暴的数值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0 周朦,方国洪;"#U"#U的Fourier展开和渤海海底拖曳系数C_D[J];海洋与湖沼;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政;赵栋梁;;基于涡相关法和惯性耗散法的海面拖曳系数比较[A];第二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两岸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8年
2 史剑;赵栋梁;梅婵娟;;海面拖曳系数对风海雷诺数的依赖性[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3 周秀骥;徐祥德;颜鹏;翁永辉;王建林;;2000年春季沙尘暴动力学特征[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韩晓明;高飞;符蓉;宋宝韫;农万华;;铜基粉末冶金材料摩擦第三体的特征[A];2009年全国青年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王成刚;孙鉴泞;蒋维楣;;Pleim地表通量参数化方案的验证与改进[A];第四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吴振玲;赵宏;张长春;孙扬;孙玫玲;吴彬贵;刘宝强;;天津气象铁塔PM_(2.5)垂直观测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大气成分观测、研究与预报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沙文钰;潘玉萍;葛苏放;尹志军;;不同海况条件下海面粗糙度方案比较[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何广利;丁信伟;由宏新;Abuliti Abudula;;交趾型流场下阴、阳极加湿程度对PEMFC内部传质的影响[A];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4年
9 张艳武;黄静;;极端干旱区绿洲与戈壁地表气象特征对比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10 赵中阔;刘春霞;廖菲;周明煜;黄健;黄辉军;毛伟康;;强风条件下近海海气动量交换参数的观测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王绍文;静电放电控制与经济效益[N];中国电子报;2002年
2 张红普;墨层耐磨性检测的应用及其现状[N];中国包装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祥;近岸海洋动力要素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及其对物质输运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2年
2 白乙拉;非光滑分布参数系统参数辨识及其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卢鹏;基于图像分析的海冰几何参数和拖曳系数参数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4 季顺迎;渤海海冰数值模拟及其工程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刘斌;大气—海浪耦合模式的物理基础及数值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李惠君;大气边界层特性的风洞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樊星;典型养殖海区潮动力结构特征的初步研究—观测与数值模拟[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原野;基于声学方法的中国近海沉积物和悬浮颗粒物动力过程观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周松青;碳化硅及其复相陶瓷高温摩擦学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刘志宇;强潮驱陆架海中的湍流与混合[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曜;由船载超声风速仪数据计算摩擦速度[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2 蒋迪;华南海岸带近地层湍流参数特征观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杨德周;渤海海浪数值预报模式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4 谢汉波;新型摩擦缓冲器性能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7年
5 贾园;声发射技术在金属塑性成形过程中的应用及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09年
6 张强;PIV技术在实验室模拟冰下流场测试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赵钊;非匀速摩擦磨损试验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8 殷实;西北太平洋海面粗糙度分布与变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沈洪娟;铁在铜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中的作用[D];大连交通大学;2009年
10 姚巍;表面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688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768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