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中国东部陆架海泥质沉积区的物源识别及其环境记录

发布时间:2020-11-19 08:50
   中国东部陆架海(渤海、黄海和东海)是世界上最宽阔的陆架海之一。长江和黄河输入的巨量泥沙是其主要的物质来源,对本海区的物质通量、陆架泥质沉积体的形成以及海洋生态环境有着重大的影响。确定长江和黄河物质的可靠识别指标,对于确定两种物源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的时空分布,了解长江和黄河物质的“源-汇”作用、阐述陆架海区物质通量和认识东部陆架海区的演化过程等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近年来,长江、黄河物源识别工作已经取得巨大的进展,但迄今为止在长江和黄河物质可能的物源混合区进行长江与黄河物质的准确识别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同时,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泥质沉积体中蕴藏着全新世以来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其变化受到大陆、海洋两方面环境变化的影响。这些泥质沉积体中的沉积物和石英敏感粒级、磁性、地球化学以及UK37-古水温等参数已被广泛用于东亚季风等环境变化的替代指标,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目前在东部陆架海区关于东亚冬季风等环境因素的高分辨率长期记录比较缺乏。黄海暖流作为现代黄、东海环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报道了其形成年代,对其形成以后的可能变化未进行讨论。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末次冰消期以来东部陆架泥质区海洋环境演化的地质记录”和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我国陆架海生态环境演变过程、机制及未来变化趋势预测”为依托,研究了长江、黄河代表性表层样品23个,泥质区表层样品近150个、济州岛西南泥质区B3孔和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ZY-1、ZY-2、ZY-3孔4根柱样。利用沉积物粒度测试、X-衍射矿物分析、XRF地球化学分析、UK37-古水温测试、AMS 14C测年等多种分析手段,对中国东部陆架海区泥质区的物源识别和古环境记录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长江与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的矿物组合中,方解石与白云石含量的比例在细粒级部分(16μm)差异最大,是长江与黄河流域风化程度和沉积物物质源区不同的集中体现。同时白云石不是生源物质,因此,在东部陆架海区沉积物中,可以采用16μm粒级区间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比值的差异,作为识别长江与黄河物源的可靠指标。 2.利用16μm粒级中的方解石和白云石比值差异对各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长江与黄河物源识别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尤其在两者混合区域。结果表明,黄河物质的影响在整个东部陆架海区泥质区中均有反映,但在渤海和北黄海海域,主要是现代黄河物质的供应,而在35°N以南的黄河物质主要来自苏北老黄河口再悬浮物质。长江物质分布范围比较小,主要集中在东海内陆架和济州岛西南泥质区,最南界不超过26°N,最北界不超过35°N。长江和黄河物质的扩散模式与中国东部陆架海的海洋动力条件密切相关。 3.利用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的B3孔沉积物16μm粒级部分的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比例差异,揭示了全新世以来长江、黄河物质对此海区物源贡献的变化历史。结果表明,黄河物质分别在6.7~4.1和0.8~0 ka B.P期间对此海区有所贡献,可能显示了黄河在苏北入海的变迁史,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长江物质在6.0 ka B.P以来对此海区均有贡献,与全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从堆积转变为进积的时间一致。B3孔的物源、粒度及沉积速率的变化,与海洋环境及长江与黄河物质供应量的变化历史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4.利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3根柱样(ZY-1、ZY-2、ZY-3孔)的沉积物粒度和地球化学指标,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历史。结果表明,近7200年来东亚冬季风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7.2~4.2 ka B.P的东亚冬季风强盛期、4.2~1.8 ka B.P的东亚冬季风的稳定期和1.8~0 ka B.P的东亚冬季风转换期。轨道驱动的太阳辐射量(Solar insolation)变化的季节性差异使得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在整体上呈同步减弱趋势,而太阳活动(Solar irradiance)在十年、百年尺度上使得东亚冬、夏季风反相变化。 5.在6.2 ka B.P以来,南黄海中部ZY-2孔的海水表层温度(SST)的几次千年尺度降温事件与黑潮减弱事件和北大西洋浮冰(IRD)事件一一对应,表明低纬度边缘海区与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变化是同步发生的,有可能是对同一驱动力(Solar irradiance)的响应。通过多个钻孔海水表层温度之间比较,表明黄海暖流“前弱后强”,发现了10次黄海暖流减弱事件。黄海暖流的长期变化和短期的减弱事件与黑潮和西太平洋暖池区的SST变化基本一致,表明黑潮本身的强弱是影响黄海暖流的主要因子,而其他因素(如东亚冬季风)只在某些阶段会对黄海暖流产生显著的影响。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P736.2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黄、东海泥质沉积体系的研究进展
        0.2.2 长江和黄河的物源识别研究进展
        0.2.3 黄、东海陆架海区全新世以来古环境研究进展
    0.3 存在问题和选题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1.1 自然地理
    1.2 水文概况
    1.3 海洋流系
    1.4 周边河流
2 长江和黄河入海沉积物不同粒级中的矿物组合特征及其物源识别指标
    2.1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 研究结果
        2.2.1 矿物组成
        2.2.2 长石/石英比值
        2.2.3 白云石/方解石的差异
    2.3 讨论
    2.4 小结
3 现代长江、黄河物质在中国东部陆架海区的分布模式
    3.1 研究材料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细粒级碳酸盐矿物(方解石和白云石)的物源识别优势
        3.2.2 长江、黄河物质在东部陆架海区的扩散模式
    3.3 小结
4 全新世以来济州岛西南泥质区B3孔的物源变化
    4.1 研究材料和方法
    4.2 研究结果
        4.2.1 B3孔沉积速率和岩性特征
        4.2.2 B3孔碳酸盐矿物含量变化
    4.3 讨论
    4.4 小结
5 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季风的演变历史及其影响机制
    5.1 研究材料和方法
    5.2 研究结果
        5.2.1 岩性特征
        5.2.2 沉积速率
    5.3 讨论
        5.3.1 沉积历史
        5.3.2 敏感粒级的提取
        5.3.3 沉积物粒度反映的东亚冬季风的演化
        5.3.4 东亚冬季风的长期演变机制
        5.3.5 东亚冬季风、太阳活动和ENSO事件
    5.4 小结
6 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6.1 研究材料和方法
    6.2 研究结果
        6.2.1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布特征
        6.2.2 沉积物元素含量垂向变化特征
        6.2.3 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6.3 讨论
        6.3.1 物源识别
        6.3.2 元素比值的古环境意义
        6.3.3 沉积层段划分及古气候演化
    6.4 小结
7 6200年以来ZY-2孔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及其影响机制
    7.1 研究材料和方法
    7.2 研究结果
    7.3 讨论
        7.3.1 南黄海中部海水表层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
        7.3.2 6200年来黄海暖流的强弱变化
    7.4 小结
8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军;胡邦琦;窦衍光;赵京涛;李国刚;;中国东部海域泥质沉积区现代沉积速率及其物源控制效应初探[J];地质论评;201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军强;黄海西部近岸陆架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演化与物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杨茜;东、黄海泥质区沉积断面中古生产力的长期记录[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史晓宁;东海陆架沉积物中硫、铁形态分析及其早期成岩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2 郝晓晨;东海陆架泥质沉积物黄铁矿硫、有机硫及其硫同位素地球化学[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张现荣;辽东湾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百年来人类活动的元素记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9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2889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8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