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海岸带古河道分布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01:22
根据收集到的日照市海岸带浅地层剖面测量调查资料,把多条浅地层剖面中出露的古河道断面推测性地连接起来,重建了以往的古河道体系,综合分析了日照市海岸带古河道的分布特征。日照近海区域存在一个主干河道呈SW—NE走向的梳状河道网,古河道形成于距今约4.4万a的末次冰期。古河道的形成是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及后期的海平面上升、潮汐改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末次冰期,研究区内气候湿润,河流流速较大,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较强,长期侵蚀作用形成下切古河道,在古河道中容易形成淤积较多河流携带的砂体。古河道断面形态主要呈U形、V形、W形、箱形和倒梯形。主干河道北西侧,分支河道较密,南东侧分支河道较稀疏。主河道长约40km,横截面由南西向北东逐渐变宽,最宽处达4km。分支河道多数以NW向为主,少数为NE向,长度介于8~20km之间,宽度约为1~3km。古河道主要位于16~24m水深的闭合深度以外区域,对其中的砂体经过粒度筛选可作为将来进行人工抛沙的砂源。
【文章来源】:山东国土资源. 2020,36(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浅地层剖面测线分布图(据文献[19,22,24]修改)
由古河道断面图可以看出(图2、图3),古河道主要分布在U2地层单元中,顶部被U1地层不整合覆盖。由于河道冲刷对下伏U3和U4地层造成了截切,U3地层全部被侵蚀掉,U4地层未被切穿,底部还有部分地层残留。图3 RZ05浅地层剖面中推测主干古河道断面图
RZ05浅地层剖面中推测主干古河道断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威海市近海海域浅地层结构及灾害地质特征[J]. 吴振,李岩,王松涛,印萍,刘金庆.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9)
[2]东营市近海海域灾害地质类型及特征分析[J]. 赵景蒲,贺淼,张建英,宋委,张玉彦.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7)
[3]海滩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应用——以山东半岛南部海滩为例[J]. 王永红,孙静,褚智慧. 海洋通报. 2017(03)
[4]山东半岛砂质海滩动力地貌演化特征[J]. 岳保静,廖晶,高茂生,周良勇,白伟明. 海洋科学. 2017(04)
[5]南黄海西部陆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谷体系地貌形态特征[J]. 孔祥淮,毕世普,刘健,宋晓帅,徐承芬,马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6)
[6]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J]. 宋红瑛,刘金庆,印萍,王松涛,吴振,衣伟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山东滨海沙滩侵蚀状态与保护对策[J]. 李广雪,宫立新,杨继超,丁咚,李兵,曹立华,王永红,刘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05)
[8]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埋藏古河道研究[J]. 孔祥淮,刘健,张勇,陈斌,徐刚.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3)
[9]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岳淑红,杨文达,韩喜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03)
[10]鲁南沙质海岸的侵蚀量及其影响因素[J]. 庄振业,印萍,吴建政,庄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03)
博士论文
[1]山东半岛东部海滩侵蚀现状与保护研究[D]. 宫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冬季大风事件下渤黄海环流及泥沙输运过程研究[D]. 乔璐璐.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6156
【文章来源】:山东国土资源. 2020,36(05)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研究区浅地层剖面测线分布图(据文献[19,22,24]修改)
由古河道断面图可以看出(图2、图3),古河道主要分布在U2地层单元中,顶部被U1地层不整合覆盖。由于河道冲刷对下伏U3和U4地层造成了截切,U3地层全部被侵蚀掉,U4地层未被切穿,底部还有部分地层残留。图3 RZ05浅地层剖面中推测主干古河道断面图
RZ05浅地层剖面中推测主干古河道断面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威海市近海海域浅地层结构及灾害地质特征[J]. 吴振,李岩,王松涛,印萍,刘金庆.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9)
[2]东营市近海海域灾害地质类型及特征分析[J]. 赵景蒲,贺淼,张建英,宋委,张玉彦. 山东国土资源. 2018(07)
[3]海滩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应用——以山东半岛南部海滩为例[J]. 王永红,孙静,褚智慧. 海洋通报. 2017(03)
[4]山东半岛砂质海滩动力地貌演化特征[J]. 岳保静,廖晶,高茂生,周良勇,白伟明. 海洋科学. 2017(04)
[5]南黄海西部陆架区末次盛冰期古河谷体系地貌形态特征[J]. 孔祥淮,毕世普,刘健,宋晓帅,徐承芬,马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6(06)
[6]日照近海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沉积环境[J]. 宋红瑛,刘金庆,印萍,王松涛,吴振,衣伟虹.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7]山东滨海沙滩侵蚀状态与保护对策[J]. 李广雪,宫立新,杨继超,丁咚,李兵,曹立华,王永红,刘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3(05)
[8]南黄海西部滨浅海区埋藏古河道研究[J]. 孔祥淮,刘健,张勇,陈斌,徐刚. 海洋科学进展. 2013(03)
[9]末次冰期东海陆架平原上的长江古河道[J]. 李广雪,刘勇,杨子赓,岳淑红,杨文达,韩喜彬.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03)
[10]鲁南沙质海岸的侵蚀量及其影响因素[J]. 庄振业,印萍,吴建政,庄丽华.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03)
博士论文
[1]山东半岛东部海滩侵蚀现状与保护研究[D]. 宫立新.中国海洋大学 2014
[2]冬季大风事件下渤黄海环流及泥沙输运过程研究[D]. 乔璐璐.中国海洋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961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296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