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岸带咸淡水界面特征及溶质运移规律室内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4 07:23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沿海地区对土地的开发强度呈膨胀性发展。沿海城市为了满足土地资源的需求,掀起了一股围海造陆的热潮。围海造陆形成的人工岸带区域,改变了原有天然海岸线的自然风貌,同时改变了海水与近岸陆地地下水相互作用的平衡状态,由于这种人为活动可能促使近岸地下水水位降低形成海水入侵或者由于陆地上大量的工业活动形成潜在的陆源污染物,通过海陆水交互作用进入近海海洋,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等严峻问题,因此研究围海造陆后人工岸带咸淡水界面的动态特征以及界面溶质的迁移规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现场样品测试与室内补充实验相结合对临港经济区的吹填土进行了粒度、结构成分、渗透性等多方面的详细测试,并综合上述多种因素分析了研究区人工岸带潜在内源污染物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在获取了研究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后,在实验室内以大型砂槽为基础装置,构建近似的海岸带地下水系统模型,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通过改变海水水头的边界条件,测定模拟装置内不同状态下各监测孔垂向上的水头及盐溶液电导率,并将电导率转化成相应的盐浓度,测定咸淡水混合带的位置。通过对室内物理模型及边界条件进行概化,并获得相应的水文地质参数及其源...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滨海新区在天津市位置
天津临港经济区在滨海新区的位置
天津临港经济区分区规划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氨氮在弱透水层中的渗透迁移规律研究[J]. 李绪谦,朱雅宁,于光,谢雪,宋爽. 水文. 2011(03)
[2]纳氏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氮[J]. 陆守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03)
[3]填海造陆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朱高儒,许学工.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4)
[4]天津吹填软土沉积特性及其微观结构研究[J]. 杨爱武,杜东菊,卢力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5]饱水过程中松散土体渗透性变化研究[J]. 单慧媚,梁合诚,刘佳伟,蔡鹤生,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6]我国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应用进展[J]. 郭晓东,田辉,张梅桂,朱威,崔健. 地下水. 2010(04)
[7]海水入侵室内着色示踪剂干扰试验[J]. 何丽,李福林,陈学群,张克峰,黄海东. 水资源研究. 2010(02)
[8]中国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现状与展望[J]. 薛禹群. 高校地质学报. 2010(01)
[9]含感潮河流的海岸带海水入侵特性的调查研究[J]. 唐心强,左风华,吴守林,大年邦雄.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1)
[10]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对地下水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 刘青勇,万力,张保祥,曹国亮,张欣.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9(02)
博士论文
[1]西辽河平原三维地质建模及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段青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河口海岸带附近地下水运移规律研究[D]. 陈静.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Visual MODFLOW的沈阳中心城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闫冬.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多Agent的天津市水资源系统仿真优化研究[D]. 张克浩.天津大学 2009
[3]地下水石油污染原位修复三维中试模拟研究[D]. 王林.清华大学 2009
[4]天津临港产业区围海造陆工程吹填法研究[D]. 查恩尧.天津大学 2007
[5]砂土中海水入侵速度的实验研究[D]. 刘晓红.大连海事大学 2007
[6]天津海岸流浪潮特征与新型海堤结构探讨[D]. 闫海新.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9553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滨海新区在天津市位置
天津临港经济区在滨海新区的位置
天津临港经济区分区规划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氨氮在弱透水层中的渗透迁移规律研究[J]. 李绪谦,朱雅宁,于光,谢雪,宋爽. 水文. 2011(03)
[2]纳氏比色法测定土壤中的总氮[J]. 陆守平.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1(03)
[3]填海造陆的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 朱高儒,许学工. 生态环境学报. 2011(04)
[4]天津吹填软土沉积特性及其微观结构研究[J]. 杨爱武,杜东菊,卢力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5]饱水过程中松散土体渗透性变化研究[J]. 单慧媚,梁合诚,刘佳伟,蔡鹤生,周爱国.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0(05)
[6]我国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应用进展[J]. 郭晓东,田辉,张梅桂,朱威,崔健. 地下水. 2010(04)
[7]海水入侵室内着色示踪剂干扰试验[J]. 何丽,李福林,陈学群,张克峰,黄海东. 水资源研究. 2010(02)
[8]中国地下水数值模拟的现状与展望[J]. 薛禹群. 高校地质学报. 2010(01)
[9]含感潮河流的海岸带海水入侵特性的调查研究[J]. 唐心强,左风华,吴守林,大年邦雄. 海洋环境科学. 2010(01)
[10]地下水封石洞油库对地下水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J]. 刘青勇,万力,张保祥,曹国亮,张欣.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9(02)
博士论文
[1]西辽河平原三维地质建模及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段青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2]河口海岸带附近地下水运移规律研究[D]. 陈静.河海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基于Visual MODFLOW的沈阳中心城区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D]. 闫冬.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基于多Agent的天津市水资源系统仿真优化研究[D]. 张克浩.天津大学 2009
[3]地下水石油污染原位修复三维中试模拟研究[D]. 王林.清华大学 2009
[4]天津临港产业区围海造陆工程吹填法研究[D]. 查恩尧.天津大学 2007
[5]砂土中海水入侵速度的实验研究[D]. 刘晓红.大连海事大学 2007
[6]天津海岸流浪潮特征与新型海堤结构探讨[D]. 闫海新.天津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9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5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