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原甲藻对尿素的吸收与利用特征
发布时间:2021-09-17 21:37
为进一步了解海洋微藻对尿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揭示水体尿素浓度升高对近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及对有害藻类水华(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形成的作用,论文对大亚湾养殖海域尿素的时空分布与浮游植物群落演替进行了现场调查,同时,采用实验室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对尿素的吸收和生长动力学特征,并探讨了光照、温度、盐度以及氮源组成等对东海原甲藻生长与脲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大亚湾养殖海域的尿素平均浓度为28.2μgN/L,约占DON的20%。尿素浓度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其中秋季浓度最高,显著高于其他三个季节。温度是影响甲藻大量繁殖的重要因素。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较高浓度的尿素也有利于甲藻的生长。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的演替过程主要表现为硅藻和甲藻两大类群的竞争。其中,硅藻占据主导地位,全年的优势种类为翼根管藻(Rhizosolenia alata)和角毛藻(Chaetoceros spp.)。在4、5、11月份,甲藻数量明显增多,优势种类包括原甲藻(Prorocentrum spp.)、亚历...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全球尿素使用量与麻痹性贝毒(PSP)
各站位尿素浓度的变化(平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照在东海近海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中的作用[J]. 孙百晔,王修林,李雁宾,王长友,王爱军,梁生康,张传松. 环境科学. 2008(02)
[2]大亚湾澳头海域硅藻、甲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王朝晖,陈菊芳,徐宁,齐雨藻. 海洋与湖沼. 2005(02)
[3]大亚湾生态环境的退化现状与特征[J]. 王肇鼎,练健生,胡建兴,韦桂峰. 生态科学. 2003(04)
[4]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J]. 王金辉,黄秀清.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5]东海具齿原甲藻的扫描电子显微结构[J]. 吕颂辉,张玉宇,陈菊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6]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J]. 王先伟,温伟英,刘翠梅. 海洋科学. 2003(04)
[7]温度、光照、氮含量对微绿球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蒋霞敏. 海洋科学. 2002(08)
[8]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Ⅰ[J]. 郑爱榕,沈海维,刘景欣,李文权,陈清花. 海洋科学. 2001(11)
[9]温度、光照、pH值对后棘藻生长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 徐年军,张学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0]海水营养盐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J]. 王资生.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399540
【文章来源】:暨南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一l全球尿素使用量与麻痹性贝毒(PSP)
各站位尿素浓度的变化(平均值)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光照在东海近海东海原甲藻赤潮发生中的作用[J]. 孙百晔,王修林,李雁宾,王长友,王爱军,梁生康,张传松. 环境科学. 2008(02)
[2]大亚湾澳头海域硅藻、甲藻的数量变动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王朝晖,陈菊芳,徐宁,齐雨藻. 海洋与湖沼. 2005(02)
[3]大亚湾生态环境的退化现状与特征[J]. 王肇鼎,练健生,胡建兴,韦桂峰. 生态科学. 2003(04)
[4]具齿原甲藻的生态特征及赤潮成因浅析[J]. 王金辉,黄秀清.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5]东海具齿原甲藻的扫描电子显微结构[J]. 吕颂辉,张玉宇,陈菊芳. 应用生态学报. 2003(07)
[6]珠江口及附近海域夏季氮的化学形式分布研究[J]. 王先伟,温伟英,刘翠梅. 海洋科学. 2003(04)
[7]温度、光照、氮含量对微绿球藻生长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J]. 蒋霞敏. 海洋科学. 2002(08)
[8]大亚湾海域低营养盐维持高生产力的机制探讨Ⅰ[J]. 郑爱榕,沈海维,刘景欣,李文权,陈清花. 海洋科学. 2001(11)
[9]温度、光照、pH值对后棘藻生长及脂肪酸含量的影响[J]. 徐年军,张学成.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10]海水营养盐及其对浮游植物的影响[J]. 王资生. 盐城工学院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399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39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