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海洋学论文 >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对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和机制

发布时间:2021-10-15 06:54
  利用海-气耦合模式CCSM3和CM2.1,在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条件下,描述了北太平洋大气与海洋在淡水强迫下所产生的区域性变化,并具体分析了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STCC)的流场、模态水、混合层深度(MLD)等海洋要素的月平均数据,以及同一模式不同程度淡水强迫下,冬季STCC在不同段的流速流量异常的响应变化。探讨了STCC的响应机制以及对淡水强迫响应的季节性差异,提出了淡水强迫造成的气候突变,影响STCC的可能途径和冬季对淡水通量增长的非线性变化过程,并系统分析了冬季在不同断面上STCC流速异常和流量异常随淡水通量增加的变化趋势,所得结论有:两个模式的1.0 Sv淡水试验中,北太平洋的SST的响应在空间分布上基本相似,但响应程度有所不同。在中高纬地区,CCSM3中的降温尺度更大,CM2.1中由于STCC增强引起的异常增暖现象,体现得并不明显。风应力场的响应,在空间分布上差距较大,还出现截然相反的区域。CCSM3模拟的海洋上层流场,响应更为强烈,特别是STCC和赤道流系。在淡水强迫下,不但STCC的流速和流量有所改变,其位置在180°断面(国际日期变更线)上也偏北,同时影响深度增加。根...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北太平洋副热带逆流对北大西洋高纬度淡水强迫的响应过程和机制


太平洋环流系统(引自:Tomczak和Godfrey,2002[22]

示意图,水产,模态,原理


并非涡分辨(Non-eddy resolving),会产生过强的模态水[ing)模式模拟出的模态水则更接近实际情况[29, 30]。TCC 的成因,最早认为 STCC 是风应力旋度的经向运[23],这也是 Yoshida 和 Kidokoro 在命名 STCC 时提有东、西风之间的表层 Ekman 辐合作用[31, 32]。但单纯应力场特征,并不能直接得到这支逆流,因此用海表风制的理论基本被推翻[33]。研究中,Kubokawa 和 Inui 利用一个理想化的海洋模式时,Kubokawa 还给出这样的理论:STCC 主要是由于层海洋的密度梯度引起的。楔入的低位涡水向四周挤压的水平密度梯度加强。通过热成风关系可知,在海表附位置,密度异常导致的压力梯度驱动了 STCC[33, 35-37](图

示意图,斜压,低位,示意图


下标的 E 东边界(x = xE), 和 度的变化率, 是埃克曼泵速率。位涡水的入侵,这会导致第二层的深度增长至 风和东边界的层化都没有改变,将 1-1 线性化可代表背景状态,撇号代表扰动。又由于 并且 ,代入 1-3 和 1-4 可得: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北大西洋淡水扰动试验中东亚夏季风气候的响应及其机制[J]. 于雷,郜永祺,王会军,郭栋,李双林.  科学通报. 2010(09)
[2]我国近海和邻近海的海洋环境对最近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J]. 蔡榕硕,陈际龙,黄荣辉.  大气科学. 2006(05)
[3]北太平洋副热带潜沉率及其变化中海面风的作用[J]. 刘秦玉,胡海波,刘海龙,刘伟.  海洋与湖沼. 2006(02)
[4]北太平洋副热带模态水形成区潜沉率的年际变化及其机制[J]. 胡海波,刘秦玉,刘伟.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6(02)
[5]西北太平洋表面风应力分布和周期特征分析[J]. 杨清华,张林.  海洋预报. 2005(04)
[6]北太平洋副热带西部模态水形成区海洋涡旋对冬季垂直混合过程的影响[J]. 潘爱军,刘秦玉.  科学通报. 2005(14)
[7]一个气候系统模式中大洋热盐环流对全球增暖的响应[J]. 周天军,宇如聪,刘喜迎,郭裕福,俞永强,张学洪.  科学通报. 2005(03)
[8]北太平洋副热带海洋环流气候变化研究[J]. 刘秦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5)
[9]Subtropical Mode Water in the Northwestern Pacific[J]. PAN Aijun, LIU QinyuPhysical Oceanography Lab. & Ocean-Atmosphere Interaction and Climate Lab.,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P.R.China.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Qingdao. 2003(02)
[10]北太平洋副热带海区的两支东向逆流[J]. 李薇,刘海龙,刘秦玉.  大气科学. 2003(05)



本文编号:34376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376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c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