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化物、重金属分布及风险评价
发布时间:2021-11-04 12:30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典型亚热带主要入海河口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毒性/生态风险现状,以2018年7月在该区域采集的10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为基础,采用冷扩散法提取样本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cid volatile sulfides,AVS),并同步提取重金属(simultaneously extracted heavy metals,SEM),采用碘量法测定AVS含量,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同步浸提的Cr、Cu、Zn、Cd、Pb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同步提取的5种重金属含量之和用∑SEM表示),并利用∑SEM/AVS比值法和∑SEM-AVS差值法进行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AVS含量范围在0. 33~9. 30μmol/g之间,平均值为(3. 63±2. 76)μmol/g,AVS含量呈现由河流向入海河口区域递减的趋势;∑SEM范围在2. 12~27. 08μmol/g之间,平均值为(7. 61±7. 32)μmol/g,∑SEM呈由河流向开阔海域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相比于其他海区,大风江口海域沉积物中AVS含量和∑SEM均较高....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0,3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SEM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主成分分析Fig.5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ffive
响因素,并根据∑SEM?AVS比值法和∑SEM-AVS差值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效性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及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根据大风江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特征,结合不同环境功能区划进行站位布设,于2018年7月对大风江口海域进行现场采样调查,调查区域地理位置为108.80°E~108.94°E、21.55°N~21.72°N,共布设了10个采样点,包括河流段的D1~D3采样点,河口区的D4采样点以及外海开阔海域的D5~D10采样点(见图1).现场采用抓斗式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鲜样,装入干净的聚乙烯袋中排出空气后放入有冰的保温箱内低温保存,样品运抵实验室后冷冻,一部分样品于10d内完成AVS和SEM含量测定,另一部分用于pH、盐度、粒度、总有机碳和粒度测定.图1大风江口海域调查海区采样点分布Fig.1SamplingstationsintheDafengjiangRiverEstuary1.2样品测定1.2.1AVS含量测定1351
?牒N廴疚锱欧帕看?548759.2t[40],另一方面与Zn、Cu、Pb的化学形态活泼[41]和Cr的环境背景值(67.73μg?g)[17]较高有关;而Cd在主成分2上表现出较高的正载荷,这可能是由于广西北部湾海洋沉积物Cd的环境背景值(0.09μg?g)远低于沿岸土壤环境背景值[42],或是因为以前某些污染源排放经沉积物长期岩石风化造成Cd变得稳定[41].图5SEM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主成分分析Fig.5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ffiveheavymetalsinSEM图6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的重金属单组分对∑SEM的贡献率Fig.6ContributionrateofasingleSEMto∑SEMfrominsurfacesedimentsoftheDafengjiangRiverEstuary大风江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的5种重金属对∑SEM的贡献率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5种重金属组分贡献率差异较大,表现为Pb>Cu>Cr>Cd>Zn,其中Pb、Cu对ΣSEM的贡献率接近90%,是SEM的主要存在形式.由表3可见,w(Pb)、w(Cu)、53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广西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J]. 林俊良,黎秋荣,黄荟霖,黄大珍,黎树式. 钦州学院学报. 2018(10)
[2]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J]. 张际标,杨波,陈涛,陈春亮. 热带海洋学报. 2016(06)
[3]九龙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J]. 林承奇,胡恭任,于瑞莲,韩璐. 环境科学. 2017(03)
[4]珠江口和北部湾附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比较[J]. 唐博,龙江平,金路,许冬,李团结. 热带海洋学报. 2015(03)
[5]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J]. 李力,王小静,刘季花. 海洋与湖沼. 2015(01)
[6]淡水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毒性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J]. 沈洪艳,张红燕,刘丽,张彦峰,周煜,郑军,祝凌燕.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1)
[7]2010年冬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J]. 姜发军,尹闯,张荣灿,许铭本,庄军莲,雷富.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6)
[8]北部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初探[J]. 张志锋,王燕,韩庚辰,宗虎民,张哲.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2)
[9]湛江湾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和重金属含量分布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J]. 施玉珍,张际标,李雪英,柯盛,孙省利,陈春亮. 台湾海峡. 2012(04)
[10]西南涌酸挥发硫化物浓度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 刘晓冰,温琰茂,利锋,吴昌华,段志鹏. 环境科学. 2012(07)
本文编号:3475730
【文章来源】:环境科学研究. 2020,33(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SEM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主成分分析Fig.5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ffive
响因素,并根据∑SEM?AVS比值法和∑SEM-AVS差值法对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效性生态风险进行评价,以期为该区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评价及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样品采集根据大风江及其邻近海域的水文特征,结合不同环境功能区划进行站位布设,于2018年7月对大风江口海域进行现场采样调查,调查区域地理位置为108.80°E~108.94°E、21.55°N~21.72°N,共布设了10个采样点,包括河流段的D1~D3采样点,河口区的D4采样点以及外海开阔海域的D5~D10采样点(见图1).现场采用抓斗式采泥器采集表层(0~5cm)沉积物鲜样,装入干净的聚乙烯袋中排出空气后放入有冰的保温箱内低温保存,样品运抵实验室后冷冻,一部分样品于10d内完成AVS和SEM含量测定,另一部分用于pH、盐度、粒度、总有机碳和粒度测定.图1大风江口海域调查海区采样点分布Fig.1SamplingstationsintheDafengjiangRiverEstuary1.2样品测定1.2.1AVS含量测定1351
?牒N廴疚锱欧帕看?548759.2t[40],另一方面与Zn、Cu、Pb的化学形态活泼[41]和Cr的环境背景值(67.73μg?g)[17]较高有关;而Cd在主成分2上表现出较高的正载荷,这可能是由于广西北部湾海洋沉积物Cd的环境背景值(0.09μg?g)远低于沿岸土壤环境背景值[42],或是因为以前某些污染源排放经沉积物长期岩石风化造成Cd变得稳定[41].图5SEM中5种重金属含量的主成分分析Fig.5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ffiveheavymetalsinSEM图6大风江口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的重金属单组分对∑SEM的贡献率Fig.6ContributionrateofasingleSEMto∑SEMfrominsurfacesedimentsoftheDafengjiangRiverEstuary大风江海域表层沉积物中同步提取的5种重金属对∑SEM的贡献率如图6所示.由图6可见,5种重金属组分贡献率差异较大,表现为Pb>Cu>Cr>Cd>Zn,其中Pb、Cu对ΣSEM的贡献率接近90%,是SEM的主要存在形式.由表3可见,w(Pb)、w(Cu)、535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十年广西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通量变化研究[J]. 林俊良,黎秋荣,黄荟霖,黄大珍,黎树式. 钦州学院学报. 2018(10)
[2]深圳西部海域河流入海口沉积物酸可挥发性硫、同步提取重金属分布特征与生物毒性评价[J]. 张际标,杨波,陈涛,陈春亮. 热带海洋学报. 2016(06)
[3]九龙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赋存形态及生态风险[J]. 林承奇,胡恭任,于瑞莲,韩璐. 环境科学. 2017(03)
[4]珠江口和北部湾附近海域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比较[J]. 唐博,龙江平,金路,许冬,李团结. 热带海洋学报. 2015(03)
[5]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分析方法研究[J]. 李力,王小静,刘季花. 海洋与湖沼. 2015(01)
[6]淡水沉积物中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毒性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J]. 沈洪艳,张红燕,刘丽,张彦峰,周煜,郑军,祝凌燕. 环境科学学报. 2014(01)
[7]2010年冬季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表层海水和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及评价[J]. 姜发军,尹闯,张荣灿,许铭本,庄军莲,雷富. 海洋环境科学. 2013(06)
[8]北部湾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初探[J]. 张志锋,王燕,韩庚辰,宗虎民,张哲.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3(02)
[9]湛江湾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和重金属含量分布及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J]. 施玉珍,张际标,李雪英,柯盛,孙省利,陈春亮. 台湾海峡. 2012(04)
[10]西南涌酸挥发硫化物浓度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 刘晓冰,温琰茂,利锋,吴昌华,段志鹏. 环境科学. 2012(07)
本文编号:3475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iyang/3475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