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
【摘要】:中国空间站旨在进行大量在轨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研究,在轨保障是支持空间站在全寿命周期内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重要途径.传统地面制造及上行补给方式难以满足较大规模应用的需求,亟需一种创新性的保障模式突破资源瓶颈,空间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极大的潜力实现即造即用的资源保障模式.本文根据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空间站和载人深空探测任务需求,对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在轨应用模式进行分析,提出了中国空间增材制造技术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关键词】: 空间增材制造 在轨保障 应用模式
【分类号】:V476.1;V46
【正文快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廖文俊;胡捷;;增材制造技术的现状和产业前景[J];装备机械;2015年01期
2 巩水利;锁红波;李怀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发展与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13期
3 王华明;;高性能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 开启国防制造新篇章[J];国防制造技术;2013年03期
4 齐乃明;张文辉;高九州;霍明英;;空间微重力环境地面模拟试验方法综述[J];航天控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功;刘亦飞;程天锦;刘鸣;;空间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J];空间科学学报;2016年04期
2 杜宇雷;欧园园;卢晓阳;廖文和;;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增材制造研究进展[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2期
3 苏亚东;吴斌;王向明;;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装备深化应用中的研究[J];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12期
4 李鹏;焦飞飞;刘郢;刘晓兵;果春焕;姜风春;;金属超声波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J];航空制造技术;2016年12期
5 杨宏亮;;基于先进制造技术的工程训练中心建设[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年09期
6 姜康;郭磊;张腾;凌飞阳;;基于绿色设计理念的增材制造技术研究[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年04期
7 高德鹏;杜庆安;吴锐;;月球六分之一微重力环境模拟装置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6年02期
8 赵飞云;贺小明;王煦嘉;刘勇胜;;3D打印技术对核电设计与制造影响的基本思考[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年01期
9 张学军;唐思熠;肇恒跃;郭绍庆;李能;孙兵兵;陈冰清;;3D打印技术研究现状和关键技术[J];材料工程;2016年02期
10 熊进辉;李士凯;耿永亮;高福洋;张建欣;;电子束熔丝沉积快速制造技术研究现状[J];电焊机;2016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业胜;韩品连;胡寿丰;柴象海;曹源;;金属材料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及在航空发动机上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4年10期
2 古良玲;全晓莉;;3D打印技术在电子元器件研制中的应用展望[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4年01期
3 祁萌;李晓红;胡晓睿;苟桂枝;黄秋实;王召阳;;增材制造技术在国外国防领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国防制造技术;2013年05期
4 巩水利;锁红波;李怀学;;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领域的发展与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3年13期
5 卢秉恒;;3D打印应兼顾工业与消费[J];资源环境与发展;2013年02期
6 尹国辉;;3D打印:制造业的新技术革命[J];中国城市金融;2013年02期
7 张冬云;冯青华;李志波;赵志英;;激光直接制造金属零件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11年09期
8 史士财;吴剑威;崔平远;刘宏;;空间机械臂全局反作用优化及其地面试验研究[J];机器人;2009年03期
9 姚燕生;梅涛;;空间操作的地面模拟方法——水浮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8年03期
10 屈斌;王启;王海平;贾晓鹏;;失重飞机飞行方法研究[J];飞行力学;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开发海洋建筑用砖块制造技术[J];中国建材科技;2004年01期
2 ;《国防制造技术》杂志正式出版[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5期
3 李志明;;关于制造技术的投入[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2年05期
4 丁培;要提高对制造技术重要性的认识[J];学会;1994年09期
5 姚小群,陈统坚;展望新世纪的制造技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晨光工艺制造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航天制造技术;2002年01期
7 ;现代光制造技术方兴未艾[J];工具技术;2003年08期
8 王先逵;制造技术的历史回顾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3年11期
9 王先逵,刘成颖,吴丹,赵彤;论制造技术的永恒性(上)[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02期
10 卢凤英;浅谈制造技术的未来发展[J];机电工程技术;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至尧;;制造技术革命[A];推进节能环保,,给力绿色崛起——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2年海南机械科技学术报告会特邀专题报告集[C];2012年
2 王治富;张凤晓;;制造技术管理在解放汽车生产中的应用[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黄普庆;;雷达发展与制造技术[A];2003中国电子制造技术论坛暨展会暨第七届SMT、SMD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方今;;叠加制造技术在科学与艺术领域中的应用[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5 左铁钏;;现代光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A];制造业与未来中国——2002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钟康民;郭培全;王德云;;基于材料形态变化的制造技术的逻辑分类体系[A];面向制造业的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创新设计的基础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谭李孟清;周丽;杨旭静;周志雄;李传乾;雷泽勇;;制造技术可持续发展之路[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八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范道东;陈渝中;施庆华;;信息技术带动制造技术的创新[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李涤尘;卢秉恒;王臻;;生物制造工程——21世纪崛起的新兴制造技术[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涤尘;田小永;王永信;卢秉恒;;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A];第14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薛严;韩向欧美输出地效翼船制造技术[N];科技日报;2013年
2 ;加强增材制造技术多学科研究[N];中国电子报;2013年
3 记者 李雁争;两项数控制造技术获突破[N];上海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胡启林;立嘉展扩容 革命性制造技术受追捧[N];中国工业报;2013年
5 赵 华 傅兴宇;我国制造技术存在三大差距[N];中国质量报;2004年
6 肖文;149项鼓励引进技术可享税收优惠[N];中国税务报;2007年
7 ;让人类灵魂融入工业文明[N];辽宁日报;2003年
8 张小亮;民用飞机制造技术及装备高层论坛成功举办[N];机电商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一萍;二十一世纪制造技术创新策略[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10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宾鸿赞;数字化是制造技术创新的手段[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慧;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无模铸型工艺优化[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峰;制造企业信息化制造技术效果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3 张英杰;我国制造技术转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0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00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