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TS模糊理论的微小型航天器群的协同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3:39

  本文关键词:基于TS模糊理论的微小型航天器群的协同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小型航天器群 构型保持 TS模糊 零空间


【摘要】:近年来随着空间任务复杂性的日益增加,对航天器的多功能性、稳定性以及自主智能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应对这些需求,科学家们提出了航天器群的概念,与传统的单个航天器相比,航天器群系统具有灵活性高、鲁棒性强、自主能力强、研发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种种优势,目前航天器群飞行的模式仍处在理论验证和实验探索阶段,一旦该技术能够发展到一定的成熟度,其必然会成为未来空间应用领域的主流。本文以微小型航天器群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为核心展开,研究了航天器群初始构型的设计、基于TS模糊理论的群构型保持控制以及航天器群的任务协同管理,并结合MATLAB与STK互联仿真平台对相关的理论研究进行仿真验证。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结合轨道动力学理论,分析空间摄动对航天器轨道的影响,设计投影圆轨道构型,将摄动对构型的影响降到最小;(2)设计TS模糊控制器,将整个非线性系统分解成多个线性的子系统,并对局部子系统进行线性渐稳定近控制器的设计,实现群构型的保持控制;(3)结合零空间理论,实现了航天器群系统各任务间的协调分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初期对航天器群初始构型的设计,能够有效地减轻摄动对航天器群构型的影响,而与传统的LQR方法相比,采用TS模糊控制能够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并节省部分燃料,结合零空间理论,基于行为方式实现各任务间的协同,保证了航天器间的公平性,从而能够解决传统主从模式中单点失效的问题。
【关键词】:微小型航天器群 构型保持 TS模糊 零空间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448.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2
  • 第一章 绪论12-23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12-14
  • 1.2 航天器群关键技术分析14-15
  • 1.3 航天器群国内外研究现状15-19
  • 1.4 航天器群协同控制技术发展综述19-21
  • 1.4.1 协同方法概述19
  • 1.4.2 燃料消耗因素分析19-20
  • 1.4.3 控制方法概述20-21
  • 1.5 课题研究内容简介21-23
  • 第二章 航天器相对动力学基础23-35
  • 2.1 引言23
  • 2.2 空间坐标系的定义23-24
  • 2.3 基于运动状态相对动力学方程24-27
  • 2.4 基于轨道根数的高斯变分方程27-28
  • 2.5 能量匹配条件28-30
  • 2.6 J_2摄动和大气阻力对轨道的影响30-32
  • 2.7 基于哈密顿理论的轨道描述32-33
  • 2.8 本章总结33-35
  • 第三章 微小型航天器群系统初始构型设计35-53
  • 3.1 引言35
  • 3.2 基于CW方程的投影圆轨道(PCO)设计35-38
  • 3.3 基于轨道根数的圆轨道PCO设计38-39
  • 3.4 用于消除轨道漂移的初始条件约束39-41
  • 3.5 近圆轨道PCO初始条件约束41-42
  • 3.6 近圆轨道PCO初始构型设计、分析及其改进42-48
  • 3.7 基于燃料最省的PCO初始构型设计48-52
  • 3.8 本章总结52-53
  • 第四章 基于TS模糊的构型保持控制53-69
  • 4.1 引言53
  • 4.2 模糊及TS模糊原理概述53-55
  • 4.2.1 模糊理论概述53-54
  • 4.2.2 TS模糊原理概述54-55
  • 4.3 采用TS模糊的必要性分析55-59
  • 4.3.1 基于轨道根数的航天器相对动力学方程线性化55-57
  • 4.3.2 参考航天器轨道受摄动影响分析57-59
  • 4.4 TS模糊控制器设计59-63
  • 4.4.1 论域设置、工作点选取以及隶属度函数设置59-60
  • 4.4.2 模糊规则的确定60
  • 4.4.3 局部渐近稳定控制器设计60-62
  • 4.4.4 全局稳定性证明62-63
  • 4.5 仿真验证及分析63-68
  • 4.6 本章总结68-69
  • 第五章 基于零空间理论的航天器群任务协同管理69-79
  • 5.1 引言69
  • 5.2 零空间理论简介69-70
  • 5.3 基于行为的运动速度指令计算70-74
  • 5.3.1 中心整体平移速度指令计算71
  • 5.3.2 构型保持速度指令计算71-73
  • 5.3.3 避障速度指令计算73-74
  • 5.3.4 基于NSB的多任务协同管理74
  • 5.4 仿真验证与分析74-78
  • 5.5 本章总结78-7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79-81
  • 参考文献81-85
  • 致谢85-86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申民;郑重;董艳;;椭圆轨道编队构型保持控制方法研究[J];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2 王兆魁;张育林;;推力方向受限条件下的编队构型变结构控制[J];宇航学报;2009年02期

3 杨晓龙;刘忠汉;;基于覆盖性能的Walker-δ星座构型保持[J];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2012年02期

4 于萍;张洪华;吴宏鑫;;椭圆轨道编队飞行的典型模态与构型保持控制方法[J];控制工程;2003年03期

5 于萍,张洪华;椭圆轨道编队飞行的典型模态与构型保持控制方法[J];宇航学报;2005年01期

6 张跃东;孟云鹤;陈琪锋;戴金海;;Halo轨道编队保持控制方法及仿真分析[J];计算机仿真;2011年04期

7 吕月仙,方莉;某些有机分子的双重反应性能的理论解释[J];华北工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J];;年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兆魁;分布式卫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萌萌;卫星编队分布式协同跟踪与构型保持控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2 张业鑫;基于TS模糊理论的微小型航天器群的协同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226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226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3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