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航空航天论文 >

基于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预拉伸板加工变形分析

发布时间:2017-10-14 09:36

  本文关键词:基于残余应力的铝合金预拉伸板加工变形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航空整体结构件 铝合金厚板 残余应力 加工变形 二次开发


【摘要】:加工变形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乃至世界机体制造的难题,每年因为加工变形问题造成的损失数以十亿记,其中航空整体结构件的加工变形问题尤为突出。虽然近些年我国铝合金厚板的生产能力快速增加,但是存在加工变形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致使我国在铝厚板生产过剩的同时需要进口航空级厚板。铝厚板材料去除引起的残余应力再平衡是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重要因素,且铝厚板中的残余应力在其生产过程中形成,不受制造过程控制。因此,本文从铝厚板生产和材料去除引起的加工变形两方面进行分析。基于铝合金厚板和航空整体结构件的研究现状,借助实验测试、力学建模、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铝厚板的淬火和预拉伸工艺,对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工件变形解析式进行推导,最后使用Python脚本语言在ABAQUS软件上对淬火和预拉伸仿真进行定制应用开发。主要的工作内容如下:1.将铝厚板假想的划分为若干层,以淬火残余应力为依据定义了等效塑性应变概念,并进行弹性模量和屈服应力不均匀求解式推导。对比解析式方法和实验测量方法得到的屈服应力分布曲线,两者误差在2%以内证明了等效塑性应变的可行性。此外,通过实验获得弹性模量-塑性应变数据并拟合成多项式曲线。进行了考虑屈服应力和弹性模量不均匀性的预拉伸率分别为1.8%、2.2%、2.5%的残余应力有限元仿真,改进后的仿真结果无论在趋势还是大小上相比于改进前结果均有很大提升。2.在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工件变形分析中,进行等效受力假设和等效轧制方向应力假设,以力学、几何和数学为基础对残余应力释放引起工件变形和再平衡后等效轧制方向应力的解析式进行推导。将解析式求得的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二者结果十分相近证明论文中推导解析式的正确性。3.针对有限元仿真建模过程繁杂和淬火仿真中输入参数量大的问题,在ABAQUS软件上进行了定制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淬火和预拉伸的有限元快速建模。并通过淬火和预拉伸仿真的实例操作,验证了定制应用程序的可靠性。
【关键词】:航空整体结构件 铝合金厚板 残余应力 加工变形 二次开发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航空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V2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8-9
  • 1.2 研究现状9-13
  • 1.2.1 铝厚板残余应力形成的研究9-11
  • 1.2.2 航空整体结构件加工变形的研究11-12
  • 1.2.3 基于Python的ABAQUS二次开发12-13
  • 1.3 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13-15
  • 1.3.1 研究目标13
  • 1.3.2 研究内容13-14
  • 1.3.3 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框架与章节安排15-17
  • 第2章 预拉伸消除淬火残余应力的仿真研究17-32
  • 2.1 引言17
  • 2.2 预拉伸降低残余应力的过程17-20
  • 2.2.1 加载过程内应力变化17-19
  • 2.2.2 卸载过程内应力变化19-20
  • 2.3 预拉伸过程材料非均匀性分析机理20-24
  • 2.3.1 等效淬火塑性应变20-21
  • 2.3.2 弹性模量的非均匀性21-22
  • 2.3.3 屈服极限的非均匀性22-23
  • 2.3.4 推导公式的验证23-24
  • 2.4 预拉伸的数值模拟24-31
  • 2.4.1 材料参数25
  • 2.4.2 弹性模量-塑性应变曲线测量试验25-27
  • 2.4.3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27-31
  • 2.5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残余应力释放引起的工件变形与应力再平衡32-49
  • 3.1 引言32
  • 3.2 推导过程中的基本假设32-36
  • 3.2.1 等效受力假设32-35
  • 3.2.2 等效轧制方向应力假设35-36
  • 3.3 变形计算解析式推导与验证36-43
  • 3.3.1 简单薄板类工件36-41
  • 3.3.2 简单隔框类工件41-43
  • 3.4 再平衡后等效轧制方向应力计算解析式推导与验证43-47
  • 3.4.1 简单薄板类工件43-45
  • 3.4.2 简单隔框类工件45-47
  • 3.5 本章小结47-49
  • 第4章 基于Python的ABAQUS淬火-预拉伸定制应用开发49-60
  • 4.1 引言49
  • 4.2 淬火仿真基本介绍49-50
  • 4.3 定制应用开发50-55
  • 4.3.1 内核部分51-52
  • 4.3.2 用户图形界面部分52-55
  • 4.4 定制应用操作实例55-59
  • 4.4.1 淬火仿真操作56-57
  • 4.4.2 预拉伸仿真操作57-58
  • 4.4.3 仿真结果58-59
  • 4.5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60-63
  • 5.1 总结60-62
  • 5.2 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68-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第1轮通知[J];电镀与环保;2009年03期

2 ;热烈祝贺残余应力专业委员会成立[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01期

3 周喜来;蒋士杰;刘瑞光;;石化在役设备的焊缝残余应力的消除与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02期

4 ;第17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会议暨国际残余应力研讨会(第1轮通知)[J];中国机械工程;2013年08期

5 刘助柏;;确定护环残余应力分OH的测量理娭与方法[J];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78年01期

6 李广铎;苏建新;王维容;刘柏梁;;鞲鞴涨圈残余应力的测试与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1982年05期

7 肖杰;;残余应力测定仪[J];国外内燃机车;1984年11期

8 杨百川;;残余应力对汽车零件疲劳寿命的影响[J];汽车配件;1984年03期

9 曾春华;;残余应力对疲劳的影响[J];机械强度;1984年03期

10 王家勇;;钻孔法测量残余应力时双向等应力下孔边塑性变形对残余应力分析的影响[J];哈尔滨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超;潘春旭;;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A];湖北省第九届热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中西南十省区(市)焊接学会联合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小勇;楚建新;叶军;陆艳杰;刘鑫;;铜应力缓解层对陶瓷-金属连接残余应力的影响[A];电子陶瓷,陶瓷,,金属封接与真空开头管用管壳的技术进步专辑[C];2006年

4 郑杰;张显程;;高温环境诱导的表面强化处理残余应力的释放[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朱丽娜;徐滨士;王海斗;王成彪;;相关技术在残余应力检测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青年表面工程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10年

6 潘勤学;栗勇;徐春广;肖定国;杨向臣;伍懿;;超声法焊缝残余应力检测技术研究[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任小平;刘怡;;一种无损测试焊接板件残余应力的方法[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8 游敏;郑小玲;;对接接头横向残余应力调控技术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焊接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2005年焊接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9 宇慧平;韩长录;;超高强钢电阻点焊残余应力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10 郑永男;左翼;周冬梅;范平;袁大庆;朱升云;;正电子湮没方法研究材料中残余应力[A];第四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实习记者 王恒;控制残余应力——寻找加工变形的解决之道[N];中国航空报;2014年

2 陶萍萍;中建钢构用新技术消除钢板墙残余应力[N];现代物流报;2013年

3 ;残余应力与加工变形控制技术[N];中国航空报;2013年

4 ;抗疲劳制造工艺优化方案[N];中国航空报;2013年

5 ;残余应力与变形控制整体解决方案在航空铝合金锻件中的应用[N];中国航空报;2013年

6 蔺军 谢艳花;央视新楼钢构制作特点与加工工艺[N];建筑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杰凤;高锁螺栓干涉安装及其对螺接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4年

2 宋文涛;残余应力超声无损检测与调控技术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6年

3 张峥;飞机弱刚性铝合金结构件的残余应力和加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4 李峰;基于定位强化感应加热技术的磨削表面残余应力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5 王军强;大型壳体结构焊接变形及残余应力调控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董亚波;2A14铝合金厚板残余应力表征及消减工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7 刘海涛;精密薄壁回转体零件加工残余应力及变形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曹江;2A02高强度铝合金热加工残余应力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9 朱丽娜;基于纳米压痕技术的涂层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陶波;热压玻璃透镜里的残余应力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喜强;热轧H700×300型钢残余应力的控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宋金潮;非调质钢棒材轧后冷却过程残余应力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翟紫阳;超高强钢厚板结构件MIG焊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4 康玲;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横肋焊接残余应力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5 孙彦文;Q345B钢等离子-MAG复合焊工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王晓臣;面向卫星零件工艺设计的拓扑优化技术研究[D];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5年

7 刘何亮;U肋与顶板连接焊缝残余应力的三维数值模拟[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余洋;轧辊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9 杨建华;考虑残余应力影响下轴压蜂窝构件稳定承载力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5年

10 宋晓梅;残余应力对不同几何和材料拘束试样蠕变裂纹起裂和扩展行为的影响[D];华东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030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30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a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