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及三维仿真研究
本文关键词: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及三维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空中交通管理 A-SMGCS 滑行路由规划 实时路由调整 三维仿真 多Agent系统 Petri网
【摘要】:随着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发展,机场场面交通量不断增大,机场规模更加庞大、结构更加复杂,雨雾等低能见度天气对场面运行的影响也日益增大,场面运行不安全事故频发和运行效率低下问题逐渐突出,机场越来越成为制约航空运输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传统依靠管制员人工管理场面运行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大型机场的运行要求,为了解决场面运行安全与效率问题,国际民航组织提出先进场面活动引导与控制系统(Advanced Surface Movement Guidance and Control System,A-SMGCS)概念,利用各种场面监视新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手段实现对场面运行的自动化管理。路由规划作为A-SMGCS定义的四项基本功能之一,是保障航空器在场面进行安全、高效和有序活动的重要手段。同时,A-SMGCS作为一个与安全直接相关的大型复杂系统,在投入实际运行前必须进行大量的三维仿真测试和验证,并且路由规划结果的合理性也可以通过三维仿真得到直观验证。本文主要针对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问题和A-SMGCS三维仿真问题(包括三维航迹仿真和三维场面活动仿真)展开研究。深入分析了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问题和A-SMGCS三维仿真问题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A-SMGCS研究基础,对A-SMGCS概念、发展历史、功能需求、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了详细介绍。研究了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NP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空闲时间窗的路由规划方法,解决滑行路由优化性和计算量之间的矛盾。首先,提出一种滑行资源图模型对场面滑行区进行建模,解决了现有的有向图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充分刻画场面运行过程、Petri网模型过于复杂增大了路由规划计算量问题。其次,按飞行计划为航空器设置滑行优先级,按优先级顺序依次规划路由,后规划的路由不破坏已有路由,利用滑行路段的空闲时间窗进行规划。每次只需为一架航空器规划滑行路由,降低了问题求解难度;通过搜索空闲时间窗获得路由使得场面交通均衡分布,保证了路由规划的整体优化性。分析了空闲时间窗特性,指出空闲时间窗可达性条件和避免同步资源交换冲突条件。其次,应用多Agent系统方法,设计了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多Agent系统,把建立、维护和搜索空闲时间窗图的复杂集中式求解过程,简化为通过路由管理Agent、航空器Agent和资源节点Agent相互协作,实现对场面路由规划问题的分布式求解。最后,利用Anylogic开发了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多Agent系统,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固定预选滑行路径算法相比,航空器平均滑行时间显著减少且规划的航空器越多节省平均滑行时间效果越明显。研究了航空器滑行路由实时优化调整策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滑行路由调整方法,解决运行阶段路由计划调整实时性和优化性之间的矛盾。首先,把航空器按规划时间窗通过路段抽象成航空器对各个路段的访问优先级,通过对延迟航空器进行惩罚降低其访问优先级避免延迟传播,减少对路由计划整体优化性的影响;只需要调整航空器访问滑行路段的优先级次序,不需要重新计算航空器访问滑行路段的时间窗,减少了计算量,保证了路由调整的实时性。其次,分析了通过改变优先级调整路由计划可能导致的两类场面滑行冲突:对头冲突和循环等待冲突。提出一种面向机场滑行资源的着色Petri网模型对场面运行过程进行建模,通过分析模型中链路和回路等特殊结构的状态特性,判断改变优先级是否会导致滑行冲突。只在不导致冲突的情况下才能调整优先级,否则保持优先级不变,等待延迟的高优先级航空器先通过滑行路段。最后,给出航空器无冲突滑行充分条件及优先级调整策略,并通过算例仿真对调整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算法控制规则简单,适于实时控制。研究了三维航迹仿真问题,提出以Google Earth为航迹仿真平台,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COM API接口进行嵌入式二次开发,利用KML语言描述航空器三维航迹,并与Google Earth免费提供的地形数据、卫图数据和航图数据等GIS数据进行集成显示,实现航空器在全球任意位置的三维航迹仿真,简化了开发难度,节约了开发费用。为解决COM API开放接口有限,不能在嵌入的三维地图窗口中控制鼠标和键盘的问题,提出利用钩子编程技术截获鼠标、键盘消息进行处理,实现对三维航迹的操作控制功能。以ADS-B为监视数据源对仿真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开发的三维航迹仿真系统能直观有效仿真航空器三维航迹。研究了三维场面活动仿真问题,提出以开源模拟飞行器Flight Gear为场景仿真平台,以实时ADS-B监视数据为驱动,设计了一个Linux平台下的机场场面活动三维仿真系统。系统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原型进行机场布局设计,航空器、航站楼、塔台三维建模,地形数据生成,对真实机场环境进行了完整建模。由于ADS-B监视数据缺少航空器姿态信息,提出了一种根据位置数据推算出姿态信息的新方法。首先把ADS-B监视数据进行航迹卡尔曼滤波,然后根据航空器前后两个位置的空间连线矢量计算飞行姿态。通过Flight Gear多机网络数据接口导入航空器位置数据与姿态数据驱动航空器模型运动,实现了对航空器运动的六自由度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逼真、准确仿真机场场面三维活动情况。由于完全基于开源软件设计,低成本实现了对场面活动的实时三维仿真。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理 A-SMGCS 滑行路由规划 实时路由调整 三维仿真 多Agent系统 Petri网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V35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7
- 第一章 绪论17-28
-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来源17-18
- 1.1.1 研究背景17-18
- 1.1.2 课题来源18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8-19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9-24
- 1.3.1 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研究现状19-22
- 1.3.2 航空器活动三维仿真研究现状22-24
- 1.4 研究方案24-27
- 1.4.1 研究内容24
- 1.4.2 技术路线24-25
- 1.4.3 章节安排25-27
- 1.5 本章小结27-28
- 第二章 A-SMGCS研究基础28-49
- 2.1 概述28
- 2.2 A-SMGCS发展历史28-30
- 2.3 SMGCS介绍30-32
- 2.3.1 运行介绍30-31
- 2.3.2 提高目标31-32
- 2.4 A-SMGCS概念32-33
- 2.5 A-SMGCS总体目标33-34
- 2.6 A-SMGCS需求分析34-41
- 2.6.1 应用需求34-35
- 2.6.2 功能需求35-38
- 2.6.3 性能需求38-41
- 2.7 A-SMGCS分级实施41-44
- 2.8 A-SMGCS研究现状44-45
- 2.9 A-SMGCS研究层面45-48
- 2.10 本章小结48-49
- 第三章 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方法49-70
- 3.1 概述49
- 3.2 问题描述49-50
- 3.3 基于空闲时间窗的路由规划方法50
- 3.4 场面滑行区建模50-53
- 3.4.1“节点-边”模型50-51
- 3.4.2 滑行资源图模型51-53
- 3.5 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模型53-56
- 3.5.1 路由计划53
- 3.5.2 空闲时间窗53-55
- 3.5.3 空闲时间窗图55-56
- 3.6 基于多Agent的路由规划算法56-65
- 3.6.1 多Agent系统介绍57-61
- 3.6.2 多Agent系统开发工具61-62
- 3.6.3 多Agent系统结构设计62-63
- 3.6.4 Agent设计63-64
- 3.6.5 多Agent系统运行过程64-65
- 3.7 实验验证65-69
- 3.7.1 实验设计65-68
- 3.7.2 结果分析68-69
- 3.8 本章小结69-70
- 第四章 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实时优化策略70-89
- 4.1 概述70
- 4.2 问题描述70-71
- 4.3 基于优先级的路由优化调整方法71-72
- 4.4 路由优先级实时优化调整建模72-83
- 4.4.1 Petri网介绍72-79
- 4.4.2 航空器场面滑行冲突79-81
- 4.4.3 面向场面滑行资源的着色Petri网建模81-83
- 4.5 航空器无冲突滑行充分条件83-86
- 4.5.1 无对头冲突的场面航空器滑行充分条件83
- 4.5.2 无循环等待冲突的航空器滑行充分条件83-86
- 4.5.3 无冲突的航空器滑行充分条件86
- 4.6 无冲突滑行路由实时优化策略86
- 4.7 算例分析86-88
- 4.7.1 算例 186-87
- 4.7.2 算例 287-88
- 4.8 本章小结88-89
- 第五章 A-SMGCS三维仿真研究89-110
- 5.1 概述89
- 5.2 航空器三维航迹仿真89-100
- 5.2.1 Google Earth介绍90-92
- 5.2.2 钩子编程介绍92-93
- 5.2.3 系统设计93-97
- 5.2.4 系统实现97-100
- 5.3 航空器三维场面活动仿真100-109
- 5.3.1 Flight Gear介绍100-102
- 5.3.2 系统方案102-104
- 5.3.3 姿态计算104-106
- 5.3.4 系统实现106-109
- 5.4 本章小结109-110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10-112
- 6.1 主要结论及创新110-111
- 6.2 未来工作展望111-112
- 参考文献112-121
- 致谢121-123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123-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品,朱根兴;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机械与电子;2003年02期
2 刘强,白云峭;三维仿真设计在9mm枪械上的应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4年02期
3 张海东;包装盒型的三维仿真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年03期
4 杨玲;;城市三维仿真系统:无处不在的立体城市[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04期
5 崔春升;陈彬;陈震;秦硕;;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系统的三维仿真[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0年02期
6 曾航;周宏文;张敏;罗波;;特大山地城市三维仿真规划管理应用与实践——以重庆市三维仿真规划应用为例[J];规划师;2011年10期
7 余潇;陈清华;马龙;;新型搅拌设备中粒子运动与碰撞的三维仿真[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年27期
8 邹世伟;仝瑞振;;布局三维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年12期
9 陈锦昌;许有源;姜立军;李哲林;;生产线三维仿真系统中驱动模块的研究[J];工程图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陈永红;詹平;密新武;;鄂州体育中心规划设计的计算机三维仿真[J];图学学报;201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武军;;三维仿真系统在培训中的应用与研究[A];2011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入选部分)[C];2011年
2 周新贵;张长瑞;龚国辉;曹英斌;;三维编织物的真三维仿真[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魏建平;李大超;;城市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4 王彦;尹福荣;李红军;张志生;;220kV景洪变电站三维仿真系统的应用研究[A];2010年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优秀论文部分)[C];2010年
5 庞前聪;詹庆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规划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阮望;王勇;丁耀根;阮存军;;Ka波段模式变换链的三维仿真设计和特性研究[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何超杰;;三维仿真在数控系统上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A];《IT时代周刊》论文专版(第296期)[C];2014年
8 宋增来;陈振华;;基于Pro/E与ANSYS系统的拆包机械手的三维仿真分析[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制造业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晓春;茅明睿;王碧辉;;三维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颜声远;陈玉;王艳淑;陈文龙;;核动力控制室工效学三维仿真设计与评价[A];中国核学会核能动力分会2013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陈力波 通讯员 刘洋;布尔津网上三维仿真县城面世[N];阿勒泰日报;2008年
2 郑持辉邋蓝图;重庆沙坪坝疏缓交通拥堵 三维仿真平台派上大用场[N];中国测绘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雷耀 李耀;三维仿真地图,,居民身边的“百事通”[N];中国社会报;2012年
4 贾静懿 毛焱 胡清炼;三维仿真 掀起线路设计变革[N];国家电网报;2014年
5 牛卫华;三维仿真系统将提升西线规划设计科技含量[N];中国水利报;2006年
6 赵辉;“数字宜兴”城市三维仿真系统建立[N];宜兴日报;2010年
7 记者 李安利;唐山地籍管理用上三维仿真系统[N];中国测绘报;2008年
8 陈立民;镇江:三维仿真系统展现城市风貌[N];中国测绘报;2010年
9 陈娟华邋周瑾亮;中心城区建筑物实现三维仿真[N];常州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王媛;搜索冰城大街小巷 轻点鼠标全景呈现[N];哈尔滨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勇;A-SMGCS航空器滑行路由规划及三维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周小勇;基于二次开发的PC桥梁三维仿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力行;单足跳跃机器人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2 洪玮博;高炮三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鬲文娟;电子设备三维仿真平台开发[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4 余金婷;基于API技术的网络三维仿真电子地图系统开发与实现[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5 林雄;汕头三维仿真网络城市系统的设计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南;城市三维仿真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7 刘屹林;数字三维仿真城市的研究与设计[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8 崔春升;基于北京西直门枢纽站的三维仿真技术研究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0年
9 谢成;基于虚拟实境技术的变电站三维仿真培训平台的研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王艳芳;变电站事故三维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3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hangkongsky/1043302.html